建筑与庭院“共舞”—以清华大学八家附小建筑设计为例
2018-06-29严雨王丽方
严雨 王丽方
1 引言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心理、生理发育最快的时期。因此小学校园环境设计尤为重要。小学校园的建设重点普遍聚焦在功能性的建筑物上,而相对忽视校园内的外部空间设计;由“建筑之内”扩展到“建筑之外”,由有形的教学扩展到无形的熏陶,这是素质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庭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1]。“院”是中国古代建筑所必需的主要形式[2]。层层庭院空间连续、相互渗透,形成连绵不绝的画卷般效果;而现代建筑以单体造型为关注重点,大多丧失了建筑环境的融合之美。学科的细化与专业的分工导致建筑与庭院(景观)设计分离,丧失了创造环境整体的机会。
本文作者分析了清华大学八家附属小学迁建项目①中建筑与庭院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提倡建筑与庭院整体共生的设计,使建筑和庭院可以“共舞”。设计的目标不仅仅是建筑物自身的形式或功能,更是扩展到外部空间环境的整体营造上。创造整体美的校园环境,是笔者从事校园设计的核心原则,也是本文思考的重点②。
2 在密集建筑群中设计9个庭院
清华大学八家附属小学(后简称为“八家附小”)属于6年全日制小学,共计52班。项目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八家清华建设用地的东南侧。用地面积约2.6万m2;总建筑面积36 550 m2;建筑容积率0.92;建筑密度30%;生均用地面积12.22 m2;生均建筑面积17.57 m2(图1)。建筑设计条件非常苛刻,但是我们仍然希望做出庭院丰富美丽的小学校园。
在综合考虑甲方任务书的功能配置要求,以及相应法律法规、日照间距、校园交通流线、建筑密度、绿化率等因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利用一切手段和元素来设计庭院,最终形成八家附小9个庭院的布局方案。
9个庭院按照空间尺度,从大到小排列,第一个庭院是中央庭院,主要由四号楼、五号楼南楼以及东西两侧的廊架围合而成;第二个庭院是北院,即五号楼内院;第三个庭院是南院,由三号楼、四号楼、二号楼以及西侧连廊共同围合而成;第四个庭院是校前区花园,由一号楼、二号楼、廊架等围合而成;第五个庭院是下沉活动场地,位于五号楼东楼和操场看台之间;第六个庭院是一号小花园,位于一号楼西侧山墙外;第七个庭院是二号小花园,位于三号楼东侧山墙外;第八个庭院是三号小花园,位于二号楼北侧山墙外;第九个庭院是四号小花园,由四号楼北立面内凹后与拱洞片墙围合而成(图2、3)。
3 建筑与庭院交织的隔、连、穿模式
八家附小庭院格局的形成,总结了3种设计模式,分别为“隔”“连”和“穿”,这3种模式是传统中国建筑和园林里常用的一些手法。“隔”,对应建筑中分隔庭院的墙、屏等;园林中游廊、竹径等是“连”;各种漏窗、门洞是“穿”。
3.1 模式1:隔
“隔”有多种不同含义③,本文作者主要研究的含义为“遮断、隔开”。
一般而言,围合空间需用到“隔”。“隔”最大的功效是分隔空间,其次是阻隔视线。
“隔”是八家附小设计中最基本设计模式之一。一共有9处运用。因其所分隔的对象类型不同,“隔”可以分为3类:1)组团之间的“隔”,如“拱廊”—校前区与中央庭院区之间的分隔、一号廊架—操场区与校前区的分隔;2)组团内部的“隔”,如校前区的一号连廊—一号小花园和西式花园的分隔、南院区二号连廊—南院与二号小花园的分隔、操场区的看台—下沉活动场地与体育场的分隔;3)校内组团与校外环境的分隔,如三号连廊—南院与校外之间的分隔、二号连廊—中央庭院区与校外之间的分隔(图4)。
1 八家附小鸟瞰效果图Aerial view of Bajia Primary School
2 9个庭院示意图Site plan of 9 courtyards
3 9个庭院透视效果图Aerial view of 9 courtyards
4 “隔”模式示意图“Separate” pattern diagram
八家附小用来做“隔”的元素主要是廊架类构筑物,同时还有树木,当然 5栋建筑物也是“隔”。“隔”并不是完全隔断、互不来往,而是将大校园划分为宜人尺度的以庭院为单元的空间。
“隔”模式举例:一号廊架。
校前区与操场区毗邻,有2个问题需要解决。1)功能分区需明确。操场区属于闹区,而校前区主要有教职工办公楼(一号楼)以及图书馆(二号楼),属于静区,两者应该分隔;2)空间尺度应适宜。操场区举行体育活动,应空旷。而校前区主要是办公活动,应具有小庭院的宁静感。在设计中,选用一号廊架来做“隔”(图5、6)。
一号廊架宽6.9m,高3.9m,作为一个立体的“腔”体结构,其分隔效果优于片墙。因其两侧活动的两极化—一侧是热闹的体育活动,另一侧是宁静的办公活动,其隔断声音的力度还不够,所以在一号廊架两侧又分别种植了2列银杏树,强化其立体隔断的效果;同时,一号廊架作为活动交往的场所,将其引入到操场区和校前区,丰富了空间层次。
本设计中,“隔”所发挥的作用可以总结为2点:1)分隔物理空间,化大为小;2)限制人的行为,如行走路径、视野范围等,创造别样的空间体验。因此,“隔”可以创造出大小不一、性格各异的空间环境。
3.2 模式2:连
“连”字有丰富的含义④,本文主要研究“连”的本义,即“相连、连接”之意。
顾名思义,“连”是将2个或多个不相邻的事物通过媒介形成联系。在八家附小校园中,“连”将分隔的庭院单元编成网状结构,连通起来,形成连续的校园空间。
在八家附小设计中,根据各种因素将校园大致分为5个大功能组团,分别是中央庭院、北院、南院、校前区和操场区。各个组团相对彼此分隔,自成小系统,但彼此之间需要互通联系,使学校活动得以正常开展,校园形态也不会丧失整体性。因此要“连”。在整个校园环境中一共有5处典型体现(图7)。
“连”模式举例:拱廊。
拱廊既是“隔”,分隔校前区和中央庭院区;也是“连”,连接北院组团和南院组团,本处主要阐述其“连”之意。
北院组团是高年级教学区,南院组团是低年级教学区和部分教师办公区,两者之间既相对独立,又有教学和交往上的内在联系。因此需要“连”。以拱廊来“连”,有3点考虑。1)连接交通。拱廊的首层和屋顶分别连通2个组团首层和二层的交通。2)增加交往。拱廊净宽3.8m,廊柱两侧都设计有座椅,为各年级学生提供一个半室外的交流活动场所。3)联系造型。北院组团建筑体量大,均为平屋顶造型,南院组团建筑体量小,均为坡屋顶造型,2个组团造型各异,采用与2种造型相异的米黄色敦厚的拱廊来做联系,为场地添加新的元素,使整体丰富而多变(图8、9)。
本设计中,“连”所起的作用,从建筑学的意义上将可以总结为:1)交通作用,串联不同建筑;2)分隔空间,“连”的载体是一条划分空间场地的“线”,将空间场地区分为内外或左右;3)休憩交往,若“连”本身即是一个可以停顿交流的场所,将具有此功能。
3.3 模式3:穿
“穿”字有多种不同的含义⑤,本文作者主要研究“穿”作为穿通、通过的含义。
“穿”透建筑物,使其两侧的空间(庭院)相互连通,发生联系,从而营造空间的层次。
5 一号廊架“隔”示意图 ”“Separate” pattern diagram of No. 1 corridor
6 一号廊架透视图Aerial view of No. 1 corridor
7 “连”模式示意图“Connect” pattern diagram
8 拱廊“连”示意图“Connect” pattern diagram of arcade
9 拱廊透视图Aerial view of arcade
八家附小经过前期建筑和庭院的构思设计,以及“隔”“连”模式的运用,已经形成一个多院落的网状布局空间。一方面,因室外交通的必要性,需要穿透某些建筑物或构筑物,来实现校园交通的合理性;另一方面,须满足消防规范的系列问题,能使消防车进校扑救;再者,穿透建筑物和构筑物,可以使相邻的院落互相连通,创造多层次的庭院空间效果。
在八家附小建筑和庭院的设计中,“穿”可分为3个层次:1)组团与校外空间的“穿”;2)组团与组团之间的“穿”;3)组团内部之间的“穿”。在整个校园设计中,一共有6处典型的“穿”(图10)。
根据“穿”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2种,一种是穿通建筑物,主要体现是各种过街楼,如一号楼、 五号楼;另一种是穿通构筑物,如拱廊、一号廊架。
“穿”的基本模型是在主体分隔物(场地上起分隔作用的事物)上做小范围内的穿通(如开门),从而使两侧空间连通起来,相互渗透,形成2个层次的空间效果。 “穿”的奇妙之处是创造了空间的层次感。多个“穿”的基本模型按照一定的组织方式来组合,将可以创造层次更加丰富的空间效果。
“穿”模式举例:一号楼校门。
一号楼是八家附小的主入口大门,同时还是教职工办公楼。位于八家附小校园东南侧,毗邻双清路。在一号楼做“穿”,有诸多考虑。1)交通功能。一号楼兼做校门,故需以“穿”造“门”。2)“穿”形成隔而不塞的空间形态。通过一号楼的围合,使校前区与校外环境保持隔离的状态,而经过大门洞的穿透,使校前区和校外环境在“隔”的基础上又有了一定程度的“通”。3)校园内部展示的窗口。从校外透过大门洞的视角,由近而远可以看到西式花园、一号廊架、拱廊、中央花园。大门洞起“取景”“框景”的作用。4)消防通道功能。特殊时期消防车要进入西式花园对二号楼进行消防扑救(图11、12)。
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解读本设计,“穿”的作用可以总结为3条。1)连接交通。“穿”创造了新的路径能让人来往通过。2)连通视线。在分隔物上所形成的“穿”的截面即是一个取景框,延展视线,框景取景。3)连续空间。
“隔”,形成庭院;“连”,将不同的庭院组团联系起来,使校园环境具有连绵不断画卷般展开效果;“穿”,使相邻的庭院连通,创造空间层次。3种模式共同作用,形成了八家附小的庭院格局,创造出多层次的以庭院为核心的校园总体环境。
4 建筑以庭院为中心的向、凸、凹模式
八家附小的设计中有3种设计模式的应用,分别是“向”“凸”“凹”。这3种模式是传统中国建筑和园林里常用的一些手法。譬如,中国传统建筑四合院内的院周边建筑都面向庭院,这种“向”的重要性超过了建筑南向的重要性;“凸”可对应游廊上停留休息的半亭、徽州民居入口上的雕饰门楼;“凹”常见于各种建筑入口“凹空间”,或者立面上的“凹阳台”。
4.1 模式1:向
“向”有 5种以上的不同含义⑥,本文作者主要研究“向”作为朝向、面向的含义。“向”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解读,是指建筑立面具有方向性,立面带有表情的处理,因其朝向的对象不同而呈现不一样的立面形式。建筑物的各个立面被拆解到其朝向的庭院等外部环境中,各个立面不再追求形式的统一,但最终形成庭院空间统一的“立面”。
在八家附小建筑和庭院的设计当中,“向”模式在庭院周边各建筑的立面上均有体现,其中以一号楼各个立面和校园内多个山墙立面为典型(图13)。
“向”模式举例:一号楼西立面。
一号楼西立面面向校前区的西式花园和一号廊架。西立面“向”设计的关键词有2个:“拱廊”和“坡屋顶造型洞口”。1)拱廊是西式花园对西立面的作用而产生的。西式花园设有一座喷泉,以喷泉为中心点向东南西北4个方向辐射形成小径,其中一条小径直通一号楼主入口门廊。我们将门廊设计成拱廊,其与喷泉形成对景,二者因“向”连为一体。2)一号楼西立面上的坡屋顶造型洞口是一号廊架在建筑立面上的反映,其使一号楼和一号廊架之间相互“匹配”,两者彼此延伸,密不可分(图14、15)。
10 “穿”模式示意图“Through” pattern diagram
11 一号楼“穿”示意图“Through” pattern diagram of No.1 building
12 一号楼透视效果图Aerial view of No.1 building
13 “向”模式示意图“Toward” pattern diagram
14 一号楼西立面“向”模式示意图“Toward” pattern diagram of the west façade of No.1 building
15 一号楼西立面透视效果图Aerial view of the west façade of No.1 building
16 “凸”模式示意图“Protrude” pattern diagram
17 五号楼一号楼梯“凸”模式示意图“Protrude” pattern diagram of No. 1 staircase of No.1 building
18 五号楼一号楼梯透视效果图Aerial view of No. 1 staircase of No.1 building
“向”在设计立面形式的时候提倡打破建筑物各个立面的绝对统一处理,将各自立面放到其所朝向的对象环境中,针对对象环境的特点,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地进行设计。这种暂且称之为“向”的设计方法不再追求建筑自身形式或风格的完整性。与之相反,建筑自身因“拆解”而不完整,从而获得其对象环境—庭院(本文特指)的完整性。
因此,“向”的作用可以简单归纳为3点:1)挖掘和赋予了建筑立面的方向性特征,使每个建筑立面形式的设计都有自身特点;2)努力实现庭院作为主体空间界面的完整性;3)改变庭院与建筑彼此分离的关系,使其达到“共舞”的效果。
4.2 模式二:凸
“凸”字含义明确,“周围低,中间高”⑦。“中间”的参考系是其所在的“周围”,“中间”与“周围”分别对应“高”与“低”,两者组成一个整体。
“凸”对庭院有着丰富视觉形象和空间层次的作用。
在八家附小建筑和庭院的设计中,较典型的“凸”有四号楼电梯塔,位于中央庭院内;还有五号楼的一号楼梯,位于北院组团内;二号楼北侧山墙“悬山阁”,位于校前区组团;五号楼的四号电梯塔,位于操场区(图16)。
在八家附小“凸”的设计应用中,一般情况皆是以电梯间、楼梯间作为“凸”来设计的,这样一来节约了室内的空间,二来丰富了平面形式和立面形式,三来改变了庭院的布局。
“凸”模式举例:五号楼一号楼梯。
一个伞铺,大门敞开,做伞时十几个学徒一起工作,尽人欣赏。又可见皮靴店,大胖子皮匠,天热时总腆出一个大而黑的肚皮。我还必须经过一个豆粉作坊,远远地就可听到骡子推磨隆隆的声音,屋顶棚架上晾满白粉条。
五号楼呈一不规则的口字形,四面围合形成北院组团。北院长约75m,宽26m,高17m(南楼高13.2m)。设计将一号楼梯从五号楼内部抽离,通向庭院(图17、18)。用一号楼梯来做“凸”,首先,丰富建筑形态。五号楼北立面是灰砖砌筑,满墙开窗,是典型的教学楼形式,一号楼梯以凸出楼外的造型打破五号楼面向内院的平直工整的立面造型;一号楼梯长9.9m,宽4.65m,高12m,其立面开窗形式迥异于围合北院的4个立面形式,但保持颜色一致。其次,丰富庭院空间。北院尺度大而空旷,一号楼梯凸出,伸向北院6.5m(内院总宽26m的1/4),在不影响北院布局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了适度的微分隔,有效解决了北院尺度大的问题,同时使大而空的北院获得了主题景物, 其偏于一侧而不是位于庭院中央,体现了活泼自由的特点。
本设计中,“凸”的作用可以总结为以下3条。1)营造视觉焦点。“凸”是要创造出区别于周围环境的事物,即从周围环境中突出,脱颖而出。在庭院中,其能形成一个视觉焦点。2)丰富建筑造型。在建筑造型上,直线边界因凸起而转折,从而丰富形态。3)丰富庭院空间。建筑和庭院是紧密相关的,建筑的“凸”表现在庭院上即是“凹”,两者边界互动产生变化。
4.3 模式3:凹
“凹”字含义⑧明确,“中间低”“周围高”之意,正好与“凸”相反。
“凹”在庭院中形成的凹空间也称为灰空间。在八家附小设计当中,较典型的“凹”有一号楼主入口门廊、一号楼北山墙入口、一号楼南侧小阳台、 五号楼北楼东侧山墙小阳台、五号楼拱廊入口等。“凹”设计有2种情况,一种是以“凹”来做建筑入口空间,包括一号楼主入口门廊、一号楼北山墙入口等;另一种是丰富建筑立面,包括两处内凹小阳台和三号楼南立面凹槽等(图19)。
“凹”模式举例:一号楼主入口门廊。
一号楼的主要人流是经其西侧西式花园由西往东进入建筑内部,我们以“凹”的方式设计了一号楼主入口,建筑内凹1.6m,形成门廊。
19 “凹”模式示意图“Concave” pattern diagram
20 一号楼主入口门廊“凹”示意图“Concave” pattern diagram of main entrance of No. 1 building
21 一号楼主入口门廊“凹”透视效果图Aerial view of main entrance of No. 1 building
一号楼主入口做“凹”,形成门廊,有3点缘由:1)使入口交通获得缓冲空间,不与庭院交通发生交叉冲突;2)创造室内外之间的灰空间,提供交往活动的场所。消融边界,使庭院与建筑交织渗透;3)表现建筑入口(图20、21)。
“向”“凸”“凹”3种模式的组织运用皆是以庭院为中心协调周边各建筑的立面和形体,拆散单体的统一性来形成庭院的统一性。任何一个模式的作用,建筑和庭院皆随之而动,体现了建筑和庭院“共舞”的关系。
5 结语
清华大学八家附小建筑与景观设计从方案初期到施工图设计,始终在坚持一条原则—试图创造富有庭院美的校园环境。庭院美比单体建筑造型的美,更加有意义,且代表着校园环境整体的美。
何谓“美”?朱光潜先生提到“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3]。 孙筱祥先生分析江南文人写意园林,总结了4种理想美的境界类型[4],美离不开物的创造。八家附小9个不同的庭院空间单元是我们努力尝试所营造之 “物”,希冀以丰富多样的庭院来影响学生,经由学生的心灵来创造美。
庭院和建筑两者“共舞”的理念,与老子的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4]、“有无相生”的思想相一致。庭院和建筑 “共舞”,形成良好的“围合感”,是建筑艺术最大的魅力之一[5]。庭院是没有屋顶的建筑空间[6],庭院和建筑同样重要,两者共同作用,才能营造出宜人的小“人居环境”。在建筑的具体实践当中,庭院设计不应被忽略。建筑与庭院“共舞”设计的丰富传统,还有众多精彩有待挖掘。
注释:
① 本文部分改自严雨硕士论文《建筑以为“利”,庭院以为“用”》。
②“清华大学八家附属小学迁建项目”在后文简称为“八家附小”。王丽方和姚红梅主持设计,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2014年7月完成施工图设计,目前处于施工阶段。
③1.阻塞,隔开。2.不合、不同。3.窗格。4.通“膈”,横膈膜。—《王力古汉语字典》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北京,2000。
④1.古代一种人拉的车;2.连接,连续;3.连获,兼得;4.联姻关系;5.古代行政单位;6.介词;7.量词。—《王力古汉语字典》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北京,2000。
⑤1.穿孔,打洞;2.破旧;3.坟墓;4.水道。—《王力古汉语字典》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北京,2000。
⑥1.北窗。2.朝向、面向。引申为方向。3.从前、旧事。与“今”相对。4.……。—《王力古汉语字典》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北京,2000。
⑦ 中间高出。—《王力古汉语字典》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北京,2000。
⑧中间低,周围高。—《王力古汉语字典》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北京,2000。
⑨ 图1来自项目设计图纸;图2~21由严雨根据项目图纸绘制。
:
[1]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第6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9.PAN Guxi. A his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e[M]. 6th ed.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Building Press, 2009: 9.
[2] 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141.LI Yunhe. Cathay’s idea—Design Theory of Classical Chinese Architecture[M]. Tianjin:Tianjin University Press, 2004: 141.
[3] 朱光潜.朱光潜谈美[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6:14.ZHU Guangqian. On beauty[M]. Beijing: Gold Wall Press, 2006: 14.
[4] 孙筱祥. 生境·画境·意境—文人写意山水园林的艺术境界及其表现手法[J]. 风景园林,2013(6):31-33.SUN Xiao-xiang. Life Conception, Picturesque Conception, Artistic Conception—on The Artistic Stages and Expressions of Literati’s Enjoyable Landscape Gardens[J]. Architectaral Journal, 2013(6): 31-33.
[5]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102.CHEN Guying. The annotation and comment of Lao Tzu[M].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84: 102.
[6]关肇邺.从伦敦看北京[J] .建筑学报,1990(11):53.GUAN Zhaoye. See Beijing from London[J]. Architectaral Journal, 1990(11): 53.
[7]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2;12.ASHIHARA Y. Exterior Design in Architecture[M].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1985: 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