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基于被引频次与引用内容的学术译著影响力研究
2018-06-29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论《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基于被引频次与引用内容的学术译著影响力研究
胡志国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摘要】由于数据库编制方法及统计数据来源等原因,中国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被引频次数据,不能完全反映文献的引用情况,其数据一般小于实际引用频次,若据此进行文献分析可能影响对文献影响力的判断。为获得更确切的引用频次数据,以中国知网为基础,在“文献”板块以“全文”含有文献全名为参数进行查询,整理得到了《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更真实的被引频次数据,弄清了詹姆逊讲演录《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的传播趋势和接受情况,由此可了解此文献早期(1986-1992年)传播阶段对中国学界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译著影响力;《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被引频次;引文阅读
1985年,詹姆逊在北京大学开设了一门为期4个月的当代西方文化理论课程,讲课录音由唐小兵翻译整理后,以《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为题于1986年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一事件对当代学术史影响深远。王宁认为,詹姆逊的演讲“对中国的后现代主义讨论和中国后现代主义的转型都产生了奠基性的影响”[1];陶东风则将此书的出版视为后现代主义理论在中国开始正式传播的标志[2]。其后多年,《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一直是唯一的詹姆逊汉译专著,是中国知识界赖以认识詹姆逊的最重要的作品①。分析这本书的译介与传播,可以呈现詹姆逊思想进入中国的轨迹,理解后现代主义如何重塑了中国当代学术话语。
近年来,人们利用引文数据库对学术译著的影响力进行实证研究,在研究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上取得了进步,如论文《<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学术影响力分析》[3]《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著出版影响力研究》。[4]。但这些研究只对引文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运用,没有注意到这些数据一般小于实际引用数据的问题。本文结合实例,改进引文数据库的使用方法,以更准确深入地描述学术译著的影响力和传播过程,采用的研究法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一般方法:在大型学术数据库中搜集译著的引用数据,掌握译著的宏观接受趋势。第二个阶段是本研究所要增加的环节:下载、阅读引用文献,考察译著中的何种具体观点得到了引用,引用者的褒贬态度如何,以更细致地判断本土的学术状况以及译著的历史作用。这种基于被引频次与引文阅读的方法,旨在既利用现代科技的高效与便利,又通过传统阅读进入译著内部,使微观辨认与宏观数据互相补充。
鉴于引用了此译作的论文太多、阅读这些论文的工作量很大,所以本文在实施第二阶段研究中,对《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的传播过程进行具体描述时,仅限于该译作的早期传播阶段。
一、《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的翻译与修订
詹姆逊在北京大学的课程为每周6小时,英语系硕士生唐小兵每周用3小时对英语较差的同学进行辅助性翻译讲述,《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就是当时的翻译工作的延续和深化。此书前后连贯,流畅可读,虽然没有英语原文作对比,但基于詹姆逊一贯的学术思想可知,唐小兵的翻译是忠实而准确的,书中的观点与《政治无意识》《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等著作高度一致。
詹姆逊的书面著述表达晦涩,难于理解,口头授课的方式对一般读者无疑大有帮助。其授课的口语特征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附录《意识形态诸理论》除外,其原文当是书面材料)。他的口语特征主要体现在:(1)指涉话题前后关系的语句很多,在话题之间形成互文,引导读者紧跟授课者的思路;(2)句式短小,符合汉语的流散句特征;(3)术语少,倾向于使用日常词汇解释理论,信息密度低。《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一书之所以通俗易懂,深受中国读者欢迎,除课堂语境和詹姆逊本人的努力外,也蕴含了译者在可接受性上的追求。
1987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再版了此书。199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接手出版了修订本;2005年又出了精校本②。1997年的修订非常全面:(1)给更多术语、人名、作品名标出了外语原文。(2)修改了一些术语和人名的译法,如political hegemony,原译“政治支配权”,改译“政治主导权”;T.W.Adorno,原译“阿多那”,改译“阿多诺”。(3)修改了错误、繁冗、不准确的表述,例如(例中a表示1986版译文,b表示1997版译文):
1. a:我介绍一下我的专业,我是搞法国文学的;我不是个美国主义者……(第1页)
b:我介绍一下我的专业,我是搞法国文学的;我不是研究美国的专家……(第1页)
2.a:在我的引论中我曾说过我将要阐述一种新马克思主义,人们称之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我不喜欢这个说法,……(第8页)
b:在引论中我曾说过我将要阐述一种新马克思主义,即所谓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我不喜欢这个名词,……(第9-10页)
3.a:结构主义是对新出现的问题的新的解决。(第2页)
b:结构主义是对新出现的问题的新的解释办法。(第2页)
例1修改了不贴切的名词“美国主义者”;例2是为了让语言练达准确;例3的1986年译本误解了詹姆逊关于学术的根本思想,以为理论意在解决现实问题。事实上,詹姆逊认为,理论是特定文化产生的符号系统,是言说世界的方式——书中多次强调的基本观点。因此,例3的修改关系到对全书的整体理解。
二、数据来源的选择与加工:宏观描述传播趋势
正如学术译著影响力描述的通常状况一样,关于《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及詹姆逊在中国的早期接受,人们依靠的往往是个人经验,其描述难免笼统、模糊。译者唐小兵认为,中国学者对詹姆逊的接受迅速而热切,此书“一版再版,实在是个令著者和译者都很兴奋的现象”[5]。而王一川则认为,中国学界最初对詹姆逊的理论很不适应,“只是经过1989-1990年间的巨变,即大约5年以后、进入90年代以来,后现代和杰姆逊一道才逐渐地在中国升温。他的热销,其实不是即卖即火,而只属于‘慢热’”[6]。王宁在一次接受采访时也无意间印证了这一说法:这本书销售不佳,第一次出版的3000册中(应为5000册),“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就买了一千本”“中国当时的学术界明显地滞后,不能跟他直接对话”“有点茫然”[1]。这两种说法迥然不同,而3位先生都亲历了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发生与发展历程,孰是孰非,似乎难以断言。今天,学术数据库对讨论这个话题提供了较为直接的视角,借助中国知网,从文献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引用”着手,去探讨这本书的传播情况。
(一)引文数据库的被引频次不够准确
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和中国知网的子库“中国引文数据库”(CCD)提供了学术著述的引用情况。但出于数据库编制方法及统计数据来源等原因,二者提供的被引频次都大大少于实际次数。例如,詹姆逊著、王逢振译《黑格尔的变奏》,CSSCI显示,截至2014年,只有3篇论文引用了该著作,而实际上有杜智芳、张海燕、张文喜、朱羽、李佃来等5人分别撰写的6篇;在中国引文数据库中,1986-1988年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的年被引频次分别为0次、0次、0次,而采用改进后的方式进行检索,并逐一下载论文阅读核查,发现这3年的被引频次为0次、2次、11次。因此,以引文数据库中的数据判断译著的影响力是不够准确的,有时甚至会严重偏离实际。
(二) 本研究采用的统计方法
鉴于引文数据库被引频次误差大的情况,数据比中国引文数据库的数据全面得多,这一点在后续的引文具体阅读阶段得到了证实。用这种方法获得引证文献的线索也是展开第二阶段研究的基础。
虽然“中国引文数据库”提供的数据不准确,在比较《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3个版本的接受广泛性时,依然采用了引文数据库的数据,因为其历年数据的相互比较关系还是可靠的,而且这个数据库提供了著作在不同年份的版本的被引数据,这是全文检索无法获知的。通过这个功能,我们可以比较《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各个版本的引用数量的多少,从而了解引用的年份。这些数据也可以用来验证改进后的检索方法的可靠性。
(三) 统计数据与分析
下面是用改进后的方法查询中国知网得到的相关数据(查询日期:2016-2-28):
表1 以“全文”含有“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为参数查询得到的数据
根据表1,检索结果合计6692条,可见《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影响巨大。将这本书在中国的传播分为6个时期: (1 )1986-1988,萌发期。这一时期詹姆逊得到的回音较少(通过核查,确认真正的引用1986年0次,1987年2次,1988年11次)。(2)1989-1992,徘徊期。引用数量有所上升,但不稳定,略有波动(四年真正的引用分别为22次、18次、22次、15次)。(3)1993-1995,稳定期。引用数量再次上升,表现平稳。(4)1996-1998,经典化时期。自此詹姆逊的这本书进入经典行列。(5)1999-2010,巅峰期。连续10年上升,2008年达到顶点并徘徊两年。(6)2011至今,回落期。不再处于学术前沿,引用下降,热潮退去。在这些时段中,1989年、1993年、1996年、2008年特别值得注意,分别为《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在中国从少有人知到接受顶峰的重要时点。
在“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的引用数据只包括3个版本:1986版、1997版、2005版,没有1987版。1987版的数据是与1986版合在一起的,写错了该书出版时间的论文(如写成1985年、1988年的),以及没有写出版时间的论文,也计入了1986版的数据。原因大概是1987版没有对1986版进行内容修订,只进行了重排。以下为3个版本的引用数据(查询时间:2016-2-28):
表2 CCD中《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各版本的被引频次
版本被引频次年份1986版1997版2005版版本被引频次年份1986版1997版2005版版本被引频次年份1986版1997版2005版1986019965200682122211987019978200711614536198801998472008181306521989119994820091481996019900200016182010154238631991220013241201116116664199212002436820121511825919931200352104201315020061199412004448520141331444419951200566902015868539总计16432208499
如前文解释,表2相应年份的数字比表1小了许多,明显不够准确,但由于笔者只关注各年份的数字相对比较,故关系不大。在表2中,1986-1988年没有一次引用;1989-1995年,每年引用1到2次,甚至完全没有引用;1996年后,引用次数逐渐增多,2008年达到顶峰,徘徊两年后渐渐回落。这与前文所说的总体传播趋势是一致的。1986-1995年的传播,虽然因表2数据过于粗略,看不出趋势特征,但至少证明了这时的传播处于起步阶段,引用次数少,有波动。1996年引用量的突破和2008年引用的巅峰与表1是完全吻合的。1997版刚一面市就得到7次引用,说明这时詹姆逊在中国基本上完成了经典化过程,得到了普遍认可。对2005版的引用波澜不惊,预示着属于这本书的时代即将过去。
从表中可以看出,阅读、思考这本书的研究者,持1997版的最多,1986版次之,2005版最少③。据此可以再得出一个结论:本书影响的最大群体是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进入学术界的研究者,或在此前已经进入学术界的研究者。
三、引用内容的具体阅读:早期传播过程的细致描述
在制作表1的过程中,获得了每年引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的论文数量。这是一些宏观数据,只能说明这本书在总体上受关注的程度,所以,我们还需要进入具体阅读引文阶段。利用前一阶段得到的引用这本译著的论文的线索,下载论文并逐一阅读,就可以弄清当时人们对这本书的评价、接受程度、使用方式等更为详细的情况。1993年以后引用该书的论文大幅增长,阅读量太大,以下只考察发表于1987-1992年的论文。这段时期引用较少,可以称作这本书及詹姆逊理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阶段。
(一) 最初3年的理解困难与盲目崇拜
从表1的数据及核查的结果可知,这本书在出版后的前3年(1986-1988年)得到了13次引用。鉴于这本书出版时已是当年8月,而那时的知识传播很慢,因此这个数字虽然不大,但似乎依然说明詹姆逊在中国的确得到了迅速回应。1987年的2篇引用论文,一篇是转引拉康关于所指和能指无联系的观点;另一篇机械罗列詹姆逊总结的后现代文化的平面感、主体非中心化等特征,没有论证,行文生硬,存在为引用而引用的问题。1988年的11篇引用论文中,2篇转引他人理论;2篇与詹姆逊理论无密切联系;1篇错误理解了詹姆逊(5篇论文的题目分别是:《作为艺术内构的原始精神》《关于叙事语法》《中国文化特征形成的文化学机制》《对戏剧的文化学透视》《文学形态层次论》)。所以,1986-1988年,较为深入地理解了詹姆逊思想的论文只有6篇。到了1989年,人们对詹姆逊的理解水平明显提高。这一年有22篇论文引用了《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除转引他人理论的3篇外,所有引用都相当完整、准确,不仅引用次数多,而且与詹姆逊核心理论相关的引用比例占据了绝对优势,且有较为深入的阐述和运用。
这些情况说明:(1)1986-1988年,人们没有把詹姆逊读懂,对外国学者有盲目的崇拜现象。(2)1989年是中国学界大范围理解詹姆逊的开始,人们对詹姆逊的理论旨趣渐渐有所领悟。1989这个年份的确立,当是中国文学、文化、学术发展的自然结果。
(二)从引用内容看詹姆逊理论对中国学界的影响
通过阅读、辨析中国学者论文对詹姆逊书中具体观点的引用及态度可以发现,《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分析后现代文学与文化的特征,包括理论意义上的分析,以及对具体文本或文化形态的批评。被引用的特征有“类象是没有原本的摹本”、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距离的消失、主体的零散化、时间集中于现时、理论的商品化、文本的普遍化等。二是从文化角度拓宽文学研究的范围,被引内容涉及意识形态视角、文化革命视角、传播媒介视角、商业视角等。文学批评的文化视角有助于将文学视为社会运行机制的一个环节,为文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三是加深对当代西方其他文艺理论的认识。在宏观上认识到了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语言学转向;转引西方文艺理论家的理论及观点,弥补本土资料的不足。这些理论家有拉康、格雷马斯、里斯曼、马塞尔、比格尔等。四是加深对现实主义及现代主义文学的认识。詹姆逊从后现代文艺理论出发,对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提出了独到的看法。相似的研究对象、新颖的观点让人们重新审视现实主义,也弥补了对现代主义认识的不足,因此引用甚多④。五是重建对后现代文化发展方向及第三世界文化的反思。上述几种方式重在学习和借鉴,1991年有4篇论文思考后现代文化的利弊,或者利用詹姆逊的理论思索如何反抗西方霸权,其中还有对詹姆逊理论的质疑和反思(作者分别为王岳川、韩斌、许汝祉、戴锦华)。
上述影响的第一、二、五和第三中的语言学转向给本土研究带来了全新的认识,第四则是对本土已有研究的补益。通过这些借鉴和补充,人们不仅理解了后现代文化这一特定话题,更在学术精神上进行了全面更新。由此,在面对女性主义、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文艺思潮时,人们能很快就跟上国外学者的思路,并与之直接对话。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为中国学界开启了接受西方文艺理论的新阶段。
结语
通过上述研究与分析,《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一书在中国的传播及受众的接受情况变得清晰,尤其清楚地呈现了1986-1992年间的初期传播情况。本次研究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引用数据。而之所以能获得对初期传播的较清晰的认识,则是在采纳引用数据之后,通过阅读引文,掌握了译著中哪些具体内容得到了引用,哪些没有引用,引用的目的是什么;是赞同的引用还是批评的引用,等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就人们对该译著的态度进行了综合思考。
鉴于被引频次数据远远小于实际引用频次,如有研究者需要对某部专著的被引频次与引用内容作详细了解,以书名为关键词(若为译著可另加译者或原作者名字)、以“全文”为检索范围进行检索,可得到更为准确的引文数据。这种检索方法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已在本次研究中得到了证实。
注释
① 较早的詹姆逊汉译有行远译《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艺研究》,1986年第3期)、张京媛译《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当代电影》1989年第6期)、张旭东译《雅克·拉康的“幻想”、“符号”与意识形态批评的主体位置》(《当代电影》1990年第6期)。在九十年代,詹姆逊的汉译专著及选本有《马克思主义与形式》和《语言的牢笼》(分别由钱佼汝、李自修译,1995年)、《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1997年)、《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1998)、《布莱希特与方法》(陈永国译,1998)、《政治无意识》(王逢振、陈永国译,1999年)。傅铿1992年春译出《政治无意识》,但始终未能出版(见傅铿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1cd0100100l1go.html)。
② 1986版除讲演正文外,还有乐黛云“序”、唐小兵“译后记”。1987版与1986版完全相同。1997版在1986版基础上增加了詹姆逊“自序”、唐小兵“台湾版译者后记”和“再版琐记”,2005版再增加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说明”一篇。
③ 1997版作了不少修订,但引用1986版的仍然很多,这不仅忽视了译者的辛勤劳动,还有误解詹姆逊的危险。另外,超星数字图书馆和许多普通网站都可以下载这本书不同年份的电子扫描版,如果作者在引用时依据的是这本书的电子版本,作者年龄就很难判断(不可能打开每一篇文档查看作者简介,而且许多论文没有作者简介)。但电子扫描书的普及是近几年的事,因此本文假定所有论文引用的都是纸质书。
④ 来中国前,詹姆逊与王逢振等学者有较多接触,且学了近三年的汉语,熟悉当时中国的学术状况。詹姆逊此次讲演的主要观点来自他一年前在《新左派评论》上发表的论文《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在讲演中,他没有继续深入讨论后现代主义(如六年后在同名专著中所做的),反而增加了许多关于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的内容,这是考虑到中国学界当时的接受能力做出的调整。这些内容得到大量引用,说明他的调整是明智的。
[1] 陈晨,尹星.一场演讲与新时期学术转型——王宁,王逢振访谈录[J].中国图书评论, 2007(1):76-79.
[2] 陶东风.后现代主义在中国[J].战略与管理, 1995(4):90-95.
[3] 课题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学术影响力分析——基于CSSCI数据( 2002—2012)的实证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3):13-18.
[4] 肖超,张志强.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著出版影响力研究[J].出版科学,2013(5):58-62.
[5] 唐小兵.再版琐记[C]//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6] 王一川.读一本书,行万里路[J].中国教师, 2003(7):11-13.
OnReceptionofPostmodernismandCulturalTheoriesinChina——StudyoftheInfluenceofTranslatedScholarlyBooksthroughCitationFrequencyandCitationContent
HU Zhi-guo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 621010, Sichuan,China)
Abstract:Owing to the compilation method of databases and the choice of sources, the citation frequency provided by CCD and CSSCI does not accurately reflect the reality, with figures usually smaller than the fact. This may mislead researchers in their working on the influence of translated scholarly works. To make the study speedy and precise, this research improved the searching method by inquiring the citation with parameters of the full name of the translated book in the part of literature, and obtained the more accurate figure of citations ofPostmodernismandCulturalTheories, a book written by Fredric Jameson, which helped to clarify its reception and spread in China and to know its influence on Chinese academy during the early spread stage (from 1986 to 1992).
Keywords:influence of translated scholarly works;PostmodernismandCulturalTheories; citation frequency; citation reading
【中图分类号】I106
A
1672-4860(2018)03-0027-6
2017-12-25
胡志国(1975-),男,四川蓬溪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文学理论与批评。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西方哲学经典著作在中国的翻译研究”( 12XZX01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西方哲学经典著作翻译史”( 11YJAZH028) 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