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德”教与孔子论“仁”之译解
2018-06-29
(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无锡 214122)
《诗经》“德”教与孔子论“仁”之译解
朱云会 王金安
(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无锡 214122)
【摘要】作为中华典籍的精华,《诗经》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诗经》中的“德”字联通天、人,既包含内在心性道德,又包含外在行为举止,对西周乃至后世思想道德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孔子“仁”学是《诗经》“德”教的继承和发展,通过探究两者之间的关联,分析“德”的文化内涵以及“仁”英译的范例,发现“仁”“德”现有数种翻译的利弊。通过借鉴“阴”“阳”“功夫”“道”等对外译介的成功经验,分析音译的发展及独特优势,“德”和“仁”的音译分别应为De和Ren。
【关键词】《诗经》;德;仁;音译
历来,有关孔子与《诗经》的关系众说纷纭。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仁学”观点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包含了先秦时期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社会风貌。《诗经》的核心思想上承先秦先民们的神学观,下启孔子的“仁学”思想,在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司马迁提出“孔子删诗”说之后,“删诗”问题成了《诗经》学史上的一大公案,相继得到了王充等学者的呼应。到目前为止,最可靠的史料记载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季札观乐,当时“诗”的总体面貌、编排次序和现今版本大体相仿,孔子时年不足十岁,不足以“删诗”。但从《论语》观之,孔子确实对《诗经》做出了修正,如《论语·子罕》:“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认为孔子不曾“删诗”,而是秉承“述而不作”的原则,对《诗经》进行编排和修订。
孔子对《诗经》的整理过程是其“仁”学理念的形成过程。“《论语》载孔子引《诗》3条,论诗11条(包括与弟子论诗2条),又言诗、订诗各一条。[1]151”《论语·述而》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即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六艺的范围之中。孔子“仁”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深受《诗经》的影响。
《诗经》是西周时期的一部“德”史,记载了周人“德”观念的发展与演变。《诗经》“德”观念对孔子“仁”学理念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孔子同样重视君子品德的培养,尤其注重统治者的高尚品德。《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强调了先祖功德对后世的感化。《小雅·鹿鸣》“我有嘉宾,德音孔昭。”体现了天子之德扩散,庶民百姓皆道德高尚。孔子沿袭了《诗经》中“德”的思想,同样认为这是一种人人都应该具有的道德观念。《论语·里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由此可见,孔子已经把提升个人修为,争做仁人、君子看做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毕生目标。
孔子的“仁”学思想同样把“德治”当做君王治朝理政的重要法宝。《诗经》强调“殷周之兴亡,乃有德与无德之兴亡。[2]479”孔子同样认为“德”在治理朝政、巩固国家政治统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论语·为政》中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诗经》“德”观念与孔子“仁”学一脉相承。在道德范畴中,孔子“仁”学思想是在继承《诗经》“德”观念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3]38。
尽管“德”“仁”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它却没有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如今,许多学者对“阴”“阳”“道”等核心概念词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提出了详细的翻译策略,却鲜有学者对“德”“仁”等儒家核心概念词的翻译做出评析。本文将探析“德” “仁”的解读和英译现状,尝试提出“德” “仁”的英文翻译。
一、《诗经》中“德”字解读
在《诗经》中,“德”字共出现了70次,其中《国风》9次、《小雅》18次、《大雅》34次、《周颂》5次、《鲁颂》4次。《诗经》共305首诗,其中《国风》160首,占一半以上,而包含“德”字的诗歌却只有9首。“德”大多出现在《雅》和《颂》两部分,尤其是《大雅》之中,可见周王朝对“德”观念的重视。
《诗经》中的“德”字或以单音节的形式出现,或以双音节的形式出现。其中,以双音节的形式出现了33次,以单音节的形式出现了37次。双音节各形式出现的次数分别为:“明德”1次,“世德”1次,“令德”4次,“懿德”1次,“文德”1次,“大德”1次,“滔德”1次,“伐德”1次,“失德”1次,“顺德”2次,“怀德”1次,“德心”1次,“德行”3次,“德音”12次。《诗经》中“德音”之多,起初被学者们误认为是周朝时期人们常用的“熟套语”。北京大学于省吾教授认为:“言与音初本同文,后来才分化为两个字,但在金文和金文偏旁中往往互用无别。自来说诗者,不识言、音二字同源异流,竟把本应作‘德言’者也一概释为‘德音’。[4]134”基于此,他对十二个“德音”进行细分,认为只有三处为“德音”,其余九处应做“德言”讲。吉林大学李德龙认为“‘德音’应当视为并列式词语而非偏正式词语,‘德音’即为‘德言’。……而在西周的文献典籍中,个体内在的心性道德不是‘德’字的主要意蕴,外在的‘行为’义才是其强调的主要用法,‘德音’可以理解为‘言行’。[5]121”
《诗经》中的“德”观念大致分为四种。一、帝王配天之德。如:《周颂·维天之命》“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记载了后代周王祭祀文王时,歌颂文王显赫光明、品德纯正的美德。此处的“德”观念与殷商之德一脉相承,是周天子才有资格拥有的“德”。当时,帝王配天之德多为称赞文王之德。二、大臣之德。西周时期,“德”的神学色彩慢慢褪去,人的色彩慢慢增强,帝王之德慢慢转换成大臣之德。《大雅·烝民》“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一首尹吉甫送别申伯的诗,赞扬了仲山甫的美德和他辅佐宣王的政绩。三、德泽恩惠。这里既指王民之间,也指父子之间。《小雅·天保》“群黎百姓,遍为尔德。”讲述了全国百姓,不管是官还是民,人人都感受到了帝王的恩情,描述了统治者“敬天保民”的思想。《小雅·蓼莪》“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描述了儿子苦于服役,悼念父母之情。四、个人道德修养。随着人德观念的逐步增强,“德”已不仅仅是贵族的“专享”,而成为了人类普遍精神品质的概括。《卫风·氓》“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小雅·白华》“之子无良,二三其德”均指代个人道德修养。
《说文解字注》解:“德,升也。升当作登。辵部曰。迁,登也。此当同之。德训登者。……登读言得。得来之者,齐人语。齐人名求得为得来。……千水千山得得来。得即德也。……从彳声。……[6]76”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肖雁指出:“《诗经》‘德’论的特点是在天德和人德相统一的基础上,把‘德’视为联通天、人的中介和桥梁,明确提出‘明德’‘怀德’‘顺德’等概念,从而把天道落实于人道。[7]102”因此,“德”并不仅仅指代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个内外兼顾的概念,既包含内在心性道德也包含外在行为举止,是内在性与外在性的统一。北京大学张岱年教授指出:“道德包括‘知’与‘行’两个方面的意义,一层意义是行为的准则,一层意义是这一准则在实际行为上的体现。[8]29”
通过上文的论述可知,“德”是《诗经》时期一个重要的文化关键词,“德”观念是西周社会一项重要的行为准则。然而在《诗经》英译史上,“德”的翻译比较混乱,缺乏一个适当的译词。下文将分析“德”字英译的现状,指出现有各种译法的优劣,尝试给出恰当的翻译。
二、现存译本对《诗经》“德”意蕴的遮蔽
在《诗经》翻译史上大概出现了15个《诗经》英译本,其中理雅各1871年译本,许渊冲译本和汪榕培译本最具代表性,本文将结合这三个译本,对译本中“德”字的翻译做简要分析。
理雅各1871年译本对《诗经》中“德”字的翻译主要有9种,分别为:
Virtuous conductKindness Virtue wordVirtuous fameVirtueVirtuousIntelligentGood deedGood name6次4次2次8次42次5次2次1次1次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理雅各的译文中,virtue及其形容词virtuous出现的频率最高。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Hornby, 2246)《韦氏词典》(Merriam-Webster, 814)记载,virtue的释译主要有:高尚的道德,正直的品性,德行;美德,德行;优点,长处等。尽管virtue的词义非常丰富,但也不足以包含上文描述的“德”的含义。如《小雅·蓼萧》“其德不爽,寿考不忘。”程俊英认为这是一首描写诸侯在宴会中祝颂周王的诗。诗中的“德”指代周王对诸侯的恩德[9]181。《毛诗序》同样认为这是一首描述周天子泽及四海的诗,赞美周王对诸侯的恩德。理雅各在译文中将此处的“德”译为virtue。显然virtue 并不包含“恩德”之义。《小雅·谷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此处“大德”与“小怨”相对,“小怨”意为小的恩怨,“大德”则意为“好处、恩惠”,因此,把“大德”翻译成virtue实为不妥。
“德音”是“德”字双音节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指代“言”又指代“行”,既包含个体内在的心性道德又包含外在的“行为”义。《诗经》中“德音”共出现12次,理雅各把其中8处翻译成virtuous fame。Fame意为声誉,名望;名声。把“德音”翻译成virtuous fame,以偏概全,是对“德音”的片面理解,不足以涵盖“德音”的全意。《小雅·隰桑》“既见君子,德音孔胶”中的“德音”指代互诉衷情的好话[9]255。表现了“德音”之“言”义。理雅各在译文中将其译为virtuous fame,遮盖了词语本来的意义,仅仅翻译出了“德音”所包含的道德、美名意味。《邶风·谷风》“德音莫违,及而同死”中的“德音”指善言[10]50。理雅各对此句的解读恰到好处,将其译为my good name,并在注释中进一步解释为:admirable praise, good character or name.
译文中,理雅各还将“德”字翻译成kindness, intelligent。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Hornby, 1114)《英汉大词典》(陆谷孙, 1048)记载,kindness意为:仁慈,好意,体贴;亲切的态度;仁慈的行为。Intelligent意为:有才智的,理解力强的,明智的,有灵性的。因此这两个词均指代有德之人的一个特性,而不能涵盖全部。《大雅·皇矣》“帝迁明德”中的“明德”谓明德之君,即太王也[11]184。理雅各在译文中将“明德君”译为this intelligent ruler,实为不妥。“明德”指品德光明,intelligent难释其意。
许渊冲译本对“德”的翻译比较灵活,没有给出确定的翻译,而是根据语境和题旨,译出了诗句的主旨大意。如:《邶风·雄雉》“百尔君子,不知德行” 。程俊英认为此处的“德行”指“道德修养”。许译本为:if he is really good, he will do what he should。许渊冲在翻译的过程中并没有对词义进行表面化的解释,而是在加入自己解读的基础上,对原词的词义进行还原。在翻译过程中,许译本也会和其它译本一样,将“德”翻译为“virtue”“virtuous”“good”及“intelligent”,但和其它译本相比并不明显。如:《大雅·泮水》“穆穆鲁侯,敬明其德”“明明鲁侯,克明其德”分别被译为“the Marquis’ virtue high, is well-know far and night”“the Marquis of Lu bright, sheds his virtuous light”。又如,《大雅·皇矣》“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许译本将这句话译为“with intelligence great, he could lead the whole state”。许渊冲把“三美论”视为诗歌翻译的本体论,即意美、音美和形美。意美指译诗要像原诗一样打动读者;音美指译诗要像原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形美指译诗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在三美论翻译策略的指导下,许译本会在译文中通过转化等翻译策略力求再现原文的美。
汪榕培尊崇“传神达意”的翻译标准和“译可译,非常译”的翻译思想,在这样的翻译标准和翻译思想的指引下,汪榕培的译文重在译介中国传统文化。汪榕培《诗经》英译本是以程俊英和蒋见元的今译本为底本翻译而成的,并被收入《大中华文库》。前文提到,“德”在《国风》中共出现了9次,汪榕培对这9处的翻译各不相同,如:sweet word、virtue等,还有些地方采用意译的翻译策略,没有给出具体的翻译。汪榕培对《颂》中出现的9处“德”的翻译比较统一。全部译为virtue或它的同源词virtuous。尽管如此,“德”在《风》《大雅》《小雅》中译名的不统一也会给读者造成困惑,使读者难解“德”之真义。
由此可见,尽管作为中华文化负载词的“德”在《诗经》中处于核心地位,但由于“德”的含义广阔,内容丰富,难以捕捉,各位译者没能给出一个确切合理的翻译。《诗经》“德”观念与孔子“仁”学一脉相承,近几年来,“仁”的翻译一直受到海内外学者的青睐。因此,分析 “仁”的翻译,归纳海内外学者对“仁”翻译的尝试,探究儒家核心概念词翻译的现状,有利于促进“德”“仁”翻译的规范化。
三、孔子论“仁”之英译解析
“仁”是《论语》中的核心概念词,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孔子“天人合一”的哲学体系中,“仁”学是核心内容。“仁”在《论语》中共出现了109次[12]16,含义丰富,寓意深广。从词源学角度分析,“仁”的左边为“人”,右边为“二”,即两者或两者以上的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在孔子的伦理观念中,实现理想人格、成为仁人君子是重中之重。然而,在《论语》当中,孔子很少谈论“仁”,也不轻易许“仁”,他甚至认为自己也不足以称“仁”。孔子始终把“仁”当成道德完善的最高境界。
《论语》的译本众多,加之“仁”的含义极其丰富,常随着上下文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仁”的翻译也多种多样,难以用一个固定的词语翻译出来。如,理雅各将“仁”翻译成virtue,the good, benevolent action, the excellence等;庞德译为humanity, in the sense of the word, real people, the real man等;韦利则认为“仁”是一种“神秘的统一体”,只能翻译为The Good;刘殿爵则通篇把“仁”译为benevolence;安乐哲和罗思文从哲学角度出发,认为“仁”指代一个完整的人,将“仁”翻译为authoritative conduct, to act authoritatively, authoritative person。
各位译者给出的“仁”的翻译均有其存在的道理,但相对于孔子立“仁”的深刻内涵,这些翻译只是从某个角度出发对“仁”做出译解,以偏概全,不具代表性。在《论语》中,“仁”即指一种普遍的、无所不包的道德价值体系,也指一种具体的道德品质。下面我们将对“仁”的几个主要译法做简要分析。
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Hornby, 170)《韦氏词典》(Merriam-Webster, 83)《英汉大词典》(陆谷孙, 165)记载,benevolence主要指人乐善好施、心地善良,与“忠恕”相对。而孔子的仁学主要是从伦理学、哲学、美学出发,突出礼节。“仁”中所包含的博大的中华文化传统远非benevolence一词可以涵盖。“仁”的无所不包性不仅指“仁”的意义丰富、变幻多样,也暗含了“仁”的适用性广泛。《论语》中的“仁”不仅适用于王公贵族,更是一个全民性的词汇,所有有教养的人所独有的道德品质都可以包含在内。而benevolence常常带有利他主义的情感色彩,表达了对乐善好施者的称赞,并不能展现个体的道德品质。
庞德等几位译者都将“仁” 翻译成humane 或humanity。humane 或humanity多指人本身应该具有的优良品质,如“善良、关爱他人”,符合西方人道主义的思想。尽管孔子的仁爱精神包含着人本主义的观念,但是孔子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仁人志士,用以维护长幼尊卑的社会等级秩序,从而达到理想中的大同社会。这一点要比西方人道主义思想以及humane 或humanity包含的含义丰富、深刻得多。
韦利在译文中将“仁”翻译成The Good,这是从哲学角度出发对“仁”的译介,其中体现的哲学翻译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西方哲学价值体系的影响。The Good一词含义广泛,大而笼统,远不及“仁”深刻具体。
由上文可见,对于“仁”字的翻译可谓见仁见智、异彩纷呈。近年来,不断有学者着手探索专有名词的标准化翻译。在“仁”的翻译方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杨平教授指出:“仁”最好是不译,即用音译[13]61。山东工商学院刘玉白教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翻译,应该在中国和平崛起的大视野下,采取“和谐法”的翻译策略[14]96,即采用汉语拼音加注的译法。多数学者都赞同音译加注的翻译策略。
四、译De和Ren之理据
音译是指用一种语言文化中发音相似的文字符号来替代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文字符号。如:用ginseng译介“人参”,用“香槟”译介champagne等。顾名思义,音译就是“译音代义”,它可以把原语中的文化概念意义完好地传递到目标语中,达到文化和意义的传达。
音译在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早在玄奘翻译佛经时提出“五不翻”的原则,集中细致地讨论了五种不用意译,而用音译的情形,堪称音译史上的开篇之作。在近现代翻译实践中,许多学者也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如:鲁迅倡导人地名翻译应当采用音译;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中探讨了“非文言”翻译,并认可采用音译法翻译古文中的“安琪儿”“密司脱”等;谭载喜认为在翻译本族语中不存在的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时采用音译的翻译策略;刘宓庆认为音译应当用于翻译无汉语对应词的外来词语。由各位学者的阐述可知,当译语中缺乏与原语相对应的文化词,难以用简洁的译语表述时,可采用音译的方法进行翻译。
典籍翻译中,音译的翻译方法有以下几种优势:
第一、有利于保持含义的准确性。在“德”和“仁”的翻译过程中,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出不同的翻译,然而他们的翻译往往以偏概全,不能完整地涵盖原语的语言文化信息。“德”字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概念词,既可以指帝王配天之德,又可以指大臣之德、德泽恩惠。因此,“德”不仅仅指代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个内外兼顾的概念,既包含内在心性道德也包含外在行为举止,是内在性与外在性的统一。将其译为virtue,kindness,intelligent,power等,只是从某一侧面对“德”进行阐释,遮蔽了“德”丰富的文化内涵。“仁”学观念是孔子借鉴《诗经》中“德”理念发展而来的。在孔子的伦理观念中,实现理想人格、成为仁人君子是重中之重。《论语》中,孔子很少谈论“仁”,把“仁”当成道德完善的最高境界。所以,“仁”同样含义丰富,寓意广泛,难以精确把握。译者在译文中给出的virtue,the Good,benevolent action,authoritative conduct等翻译也在不同程度上遮蔽了“仁”的含义。相比之下,后世学者提出的Ren的译法更具规范性。在必要时为音译加注,可有效地避免“不和谐”翻译的产生。
在翻译“德”字的过程中,将“德”翻译成De,不仅有利于准确保持“德”字原有的内涵,还能通过音译完美地再现“德”字所传达出的中国特有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内涵。
第二、有利于保证译名的统一性。林纾在为《中华大字典》作序时指出:“中国则一字但有一义,非联合之,不能成文。故翻译西文,往往词费,由无一定之名词故与西文左也。[15]127”中国文字简短凝练,固定统一,意味深沉。相比之下,西方文字却往往拖沓冗杂,含义精确。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不对应现象。在“德”和“仁”的英译过程中,为了化解这一矛盾,许多译者根据不同的语境对同一个汉字采用了不同的翻译形式,这或许会给译文读者造成一定的困惑。辜正坤先生在谈论术语翻译时指出“译文不当容易导致不解、费解、曲解,甚至误导中国学术研究。[16]45”确保译名的统一性和唯一性对中国文化外传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符合文化外传的传播规律,有利于扩大中国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影响力。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的影响力逐渐增强,中华文化也不断迈向国际市场。近年来,已有一些核心文化概念词以音译的形式被西方读者接受,如“阴”译为Yin,“阳”译为Yang,“功夫”译为Kong fu,《道德经》中的“道”译为Dao。这些词语译介的成功告诉我们,以音译的形式对外译介中国传统文化概念词,有利于实现中国文化的精准传播。
意象对象是译文的主人。辜正坤先生在谈论“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时,对意象对象进行粗略的划分,包括:①外语盲层次;②外语通层次;③语言专家及一般语言工作者;④纯学术工作者;⑤一般业务性需要意向对象群体;⑥一般娱乐性意向对象群体;⑦获取新知的意向对象群体。[17]368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以推广中国文化为目的,不仅要打入专家内部,还要吸引普通读者的眼球。这就需要译者在兼顾读者接受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意象。在这种背景下,音译因其明显的身份优势,成为译者的不二之选。笔者认为,在对外译介过程中,儒家核心概念词“德”“仁”也应该采取音译的翻译方法。译介之初,可以采用“音译加注”的形式,音译文本之后的文字注释能够帮助读者迅速了解该词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最大限度地促进中国文化在西方世界的传播。随着“德”“仁”内涵被越来越多的西方读者接受,De和Ren也就无需借助注释,转变成“约定俗成”的概念了。
结语
通过对“德”“仁”英译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对外译介儒家核心概念词方面,音译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恰当的音译可以解决译名不统一的翻译难题,保持原语文化的真实性。音译的翻译策略兼顾了西方读者的接受水平,使不同层次的西方读者最大限度地感受中国文化的原貌。因此,对外译介儒家核心概念词的过程中,译者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还需考虑译文读者对此做出的反应,即采用“音译”的翻译策略。此策略的适用性,需要在以后的翻译实践中进一步验证。
[1] 王妍.经学以前的《诗经》[M].东方出版社,2007:151.
[2]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林堂集(附别集)[M].中华书局,2004:479.
[3] 王刚.《诗经》与孔子之天命观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38.
[4] 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 [M].中华书局,2003:134.
[5] 李德龙.《诗经》所见“德音”考论 [J].北方论丛,2013:121.
[6]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894:76.
[7] 肖雁.《诗经》“德”范畴的形上义蕴 [J].中国哲学史,2007:102.
[8] 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29.
[9] 程俊英.《诗经》译注 [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181,255.
[10] 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50.
[11] 朱熹.诗集传[M].中华书局出版社,1958:184.
[12] 杨伯峻.论语译注[C].中华书局,1980:16.
[13] 杨平.《论语》核心概念“仁”的英译分析 [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2):61.
[14] 刘玉白,扈珺,刘夏青.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翻译策略探讨——以《论语》核心念“仁”英译为例 [J].山东外语教学,2011(1):96.
[15]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27.
[16] 辜正坤.外来术语翻译和中国学术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45.
[17] 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68-369.
TranslationandExplanationofDeinShijingandReninConfucianism
ZHU Yun-hui, WANG Jin-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214122,Jiangsu,China)
Abstract:As the essence part of Chinese classics,Shijing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ese history. De inShijinglinks heaven and people. It is the unity of moral self-cultivation and behavior, which has exerted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system 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and the following dynasties. Ren in Confucianism i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De inShijing. By analyzing the connection of De inShijingand Ren in Confucianism, studying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De, pointing out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existing translation of De as well as Ren, and learning from the successful translation of Yin, Yang, Kong fu and Dao,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it is better to translate De and Ren in transliteration.
Keywords:Shijing;De; Ren;Transliteration
【中图分类号】H315.9
A
1672-4860(2018)03-0021-6
2018-01-25
朱云会(1992-),女,汉族,河北沧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典籍翻译,翻译批评。
王金安(1965-),男,汉族,河南鲁山人,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经典翻译、翻译批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