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计算机动画制作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018-06-29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动画教学内容课堂教学

周 凯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2)

由移动互联网技术催生的“翻转课堂”(“Inverted Classroom” 或“Flipped Classroom”),其核心特征是使得学生由被动接收翻转为主动学习。它实现了课堂内外的时间与任务的对调,把学习的进程交由学生把控[1]。在该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内从传统的知识技能讲授中解脱出来,把宝贵时间用于引导学生更专注地进行主动的基础性与拓展性的学习。通过激发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与交互式的讨论,使学生能对教学项目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掌握[2]。

1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动画制作》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选修课程,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动画的原理,掌握动画的元件设计和绘制、各种类型动画实现、ActionScript脚本运用、计算机动画发布等职业能力。本课程以《图形、图像制作》为前导课程,以《专业综合实训》为后续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受课时的限制,学生的主要精力主要集中在听讲与实践操作上,对于项目中涉及的知识与技能技巧很少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思考与总结。而教师对项目内容的讲解则面临两难的选择:在课程开始时进行完整讲解,会占用较多时间且学生难以完整记住;把项目分解后分段进行讲解则缺少连续性和直观性,学生容易盲目地跟进节奏,却不知各个分阶段的重点与难点。同时,受非艺术专业的艺术欣赏和创作能力的局限,学生在绘制动画角色和场景时往往缺少美感,容易产生挫败感,进而进行自我否定,影响教学效果。

2 解决方法的思路

针对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设计一个翻转式的教学模型:把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环节设计与构建,使学生在每个环节的任务完成过程中得到全面的提升。

2.1 课前环节

课前利用校内的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组织与发布PPT、视频、动画等学习内容,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发布学习任务,并利用平台的统计功能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自由选择时间登录平台进行打卡签到,学习文字、视频及其他学习资源,完成学习任务并记录遇到的问题与困惑。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完成课程教学项目内容的自主吸收。

2.2 课中环节

课程中,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小组讨论、整理与展示成果等活动。这些形式灵活多样,并能多方面展现出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中适当进行讲解,并适时为学生提供指引,有针对性地进行解惑及评价,实现知识的内化。

2.3 课后环节

课后组织学生分享个人或小组作品,通过互相鉴赏、互相评定来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法。教师可布置拓展任务,在平台通过互动促进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在实现知识深化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在该教学模型中,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传授知识,而是通过对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维护,把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并组织成课堂项目进行发布,在发布项目的同时也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课前完成预习与初步学习[3]。课堂上教师可以检查学生预习和学习效果,并据此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发散性思考。这种教学方式的优势十分明显,强化了课堂内的师生互动,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促进了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师通过对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与维护,提高了教学设计水平,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和教学项目的设计能力都大有提升。另外,教学内容和形式得到了拓展,教学资源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类型,教师可以根据项目内教学内容的特点来录制教学视频、引用其他视频资源、置入更多的拓展阅读文档、推荐优秀的动画作品供学生赏析。教学形式也不再单一,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交替使用,这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热情,对知识点产生进一步的探究欲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也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

3 实施过程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课程教学资源以爆发性的态势涌现。课程教学网络化也成了衡量高职院校软实力的一把标尺。这些教学资源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才能在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上得到合理而又充分的利用。翻转课堂不仅改变了以往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也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因为在翻转课堂上是以学生的讲解、讨论,教师的答疑等为主,教师更要考虑如何建设好网络平台、设计好课堂教学过程。

3.1 翻转课堂的课程设计和课前准备

3.1.1 翻转课堂的课程设计

对翻转课堂的设计应该是在深入研究翻转课堂的基本模式和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课程特征及现状,才能开展的。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基础上,实现现有教学资源的转化和增减。教师应该在设计时对课堂上每个环节的时间设置进行合理安排,对其中的答疑、引导、交流、总结进行合理的时间分配,并据此来制定科学合理的课后互动活动安排表。这里以课程的第一个教学项目计算机动画基础为例进行说明:

表1 “计算机动画基础”教学设计

3.1.2 课前准备

●做好课程的教学常规文档修订工作,形成新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考核方案等;

●优化课程课件,使其更适合网络发布与在线阅读;

●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师发展中心的软硬件资源,录制新的教学视频;

●整理每个教学项目的拓展教学视频资料,上传平台后确定学生的浏览时间考核节点及相应的考核分数;

●完成学生数据的添加,做好课程平台的推广工作;

●研究、确定更适合翻转课堂的语速、节奏等教学基本技巧;

●设计课程中研讨活动的记录表格、展示PPT的模板、总结的书写格式等;

●确定课后互动的平台,对每堂课的课后深化设计教学任务和考核方式。

摸索新的课程考核办法,力求对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量化和记录。

3.2 把课程的学习过程“翻转”到课前,由学生通过互联网完成自学

学生通过分配的账号登陆课程学习平台,在平台内根据学习指引自学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料。依次做好签到、课件浏览、视频观看等各项学习任务,并完成对应的自学作业。明确本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汇报的重点、讨论的主题等,并做好充分的准备。

3.3 课中交流、研讨与实践,实现教学内容的内化

具体来说,步骤如下:首先,在课堂内,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学体会,分享学习收获,提炼重点难点,并由小组代表依次汇报。教师对课前学习的汇报进行简短的点评,并对全班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提出存在问题与不足,要求学生思考解决方法。其次,教师给学生布置研讨的主题,让学生在研讨过程中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总结研讨结果,形成汇报PPT并依次进行汇报。第三,教师以任务驱动、问题导向为基本思路,布置实践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第四,学生展示实践成果,教师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鼓励学生寻求突破的办法。最后,由小组长主持进行小组总结,再由教师主持进行全班总结。

3.4 课后拓展与互动,实现教学深化

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平台对学生的课后拓展学习进行跟踪与记录,结合学生反馈的学习心得与体会,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做出合理评估,并记录评估结果作为考核的原始数据。另外,教师也要及时对学生在平台中的提问进行解答,对于学生在拓展学习中碰到的难点进行适当的辅导,保持必要的交流与督促,以保障拓展学习的效果,切实实现教学内容的深化。

3.5 课程考核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程网络平台的检测与记录功能,在网站导出的原始数据的基础上,结合课堂内的汇报研讨与实践、展示等过程中的表现,完成课程的平时与阶段考核。期末考核采用“综合作品+答辩”的方式,知识考核和技能考核分别在答辩和作品制作中进行。教师在答辩前一周告知作品制作要求,由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具体分值组成为:

总评价(100%)=平时(10%)+ 阶段成绩(40%)+期末考试评价(50%)

期末考试评价(100%)=作品评价(60%)+答辩评价(40%)。

4 效果分析

随着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师对课程教学项目的设计也必须要有新的思路。这里以课程的一个教学项目为例来进行分析和对比。该项目为“柔体动画制作”,主要包含了力的传导、运动关键形态分解、辅助方法运用、动画制作等内容。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只能枯燥地进行讲解,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容易分心,很难真正理解教学的理论知识。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教学项目设计:

表2 “柔体动画制作”教学项目设计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面对这样一个教学项目,在视频的帮助下对柔体运动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其中的文字分析可以帮助他掌握运动的规律,之后的动手实践任务则可以加深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视频则能辅助他完成项目的制作实现。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与学习能力各不同,在课前学习视频与课件的过程中,可以对自己不明白的内容反复学习,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延伸学习。

学生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普遍达到了较高的掌握程度。对于柔体运动的特征有了自己的理解,在课堂分析中提出了较为完整和正确的见解。他们在动手实践任务中展示的作品大多能完整、较好地反映出柔体运动的特征。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一知半解就动手做动画不同,学生首先完整地对动画进行了分析和规划,结合视频介绍的辅助方法,完成的动画作品的质量有明显提高。在随后的平台互动中,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先进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综上所述,这种教学模式结合了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的优势,注重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间接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管理时间、自主思考等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4]。“计算机动画制作”课程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实现学生由被动接收翻转为主动学习的转变,更能不断促进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同时网络平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与统计,使得学生的学习完成度可以更细致地量化,结合过程性评价为主的考核方式,可以更为科学、公平、精确地进行课程考核。

[1]王鉴.论翻转课堂的本质[J].高等教育研究,2016,(8):53-59.

[2]郝兴伟,张强.翻转课堂教学:经验与趋势[J].中国大学教育,2015,(10):65-67.

[3]杨春梅.高等教育翻转课堂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16,(1):59-63.

[4]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电化教学研究,2014,(7):5-16.

猜你喜欢

动画教学内容课堂教学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我的动画梦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