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实验音乐作品创作与表演研究
2018-06-29蒋睿青
蒋睿青
(合肥师范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实验音乐诞生于20世纪的欧美国家,以约翰·凯奇为代表的先锋派作曲家彻底放弃传统音乐的情感元素,将声音本身作为创作核心,掀起了一场音乐领域的“革新运动”。凯奇认为世间存在的一切声音都可以成为音乐,无论是大自然的花鸟虫鱼,还是火车轰鸣,甚至婴儿啼哭,这些声音本身就是音乐,音乐无需表达人类情感。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实验音乐与科学、哲学、美学等其它学科联系日益紧密,包含的音乐种类不断扩充,噪音音乐、电子音乐、计算机音乐、偶然音乐、微分音音乐、简约音乐等均被纳入实验音乐范畴[1]。
20世纪对西方音乐而言是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这一时期的西方音乐流派种类繁多,如印象主义音乐、表现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序列音乐、拼贴音乐等。突破与创新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传统的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音乐家们纷纷开始了对新钢琴技法的探究,比如著名的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在大小调音阶基础上发明了全音音阶,每相邻的两个音之间均为大二度关系,这种音阶体系在德彪西创作的钢琴曲中随处可见,成为作曲家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手段。此外,勋伯格发明的十二音技法也对现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将八度范围内的十二个音符设计成序列,循环往复的进行演奏,创造出与传统和声体系完全不同的听觉感受,勋伯格于1923年创作的《五首钢琴曲》堪称序列音乐的经典之作。在这百家争鸣的时代,实验音乐在钢琴创作领域也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无论是德彪西的全音阶,还是勋伯格的十二音,都是在传统作曲技法的基础上进行突破,产生新的作曲技法,换而言之,作曲家的意志对于作品的呈现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实验音乐则反其道而行之,将听众的“聆听”放在首位,尝试创作出高纯粹性的音乐,淡化作曲家的自我意识。约翰·凯奇曾说过:“新的音乐,新的听法,不企图弄明白在说什么。因为,如果正在说着什么,声音就会被赋以词的形式,我们仅仅注意声音的活动。”[2]由此可见,实验音乐下的钢琴作品创新是直接实现钢琴这件乐器的声音变化,并非通过创造新的作曲技法实现听觉上的差异,而达到这一目的的路径主要有三条:改变钢琴发声状态、扩展钢琴演奏技巧、融合多样性文化。
一、改变钢琴发声状态
现代钢琴的键盘由88个琴键组成,每个琴键对应一个固定音高,当琴键被按下,榔头便会敲击琴弦,琴弦震动发出声音。改变钢琴发声状态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直接调整钢琴内部物理状态,二是通过添加外部材料强制改变钢琴发声状态。
(一)调整内部物理状态
钢琴内部物理状态包括琴弦的松紧、长短、间距,榔头的粗细等等,当它们发生偏差时,钢琴的音高就会随之产生特殊的变化,这是一种在不改变乐器声音本质的前提下,实现音色转变的操作方法,也就是说听者依然能够听出钢琴的声音,但又有别于人们固有认知上的钢琴声。
以美国实验音乐奠基人之一的查尔勒斯·艾夫斯于1924年创作完成的《3 Quarter-tone pieces》为例。这套作品是艾夫斯一生中唯一一部系统使用微分音的音乐作品,整首曲子按照双钢琴编制创作完成,要求在演奏前将第一钢琴的音高调高四分之一或将第二钢琴的音高调低四分之一,使乐器无法发出原本稳定悦耳的声音,再由钢琴家按照写好的乐谱进行演奏,用两架钢琴错位的音高来实现与众不同的声音效果。艾夫斯曾说:“音乐的美,过多地被人们误认为让耳朵躺在舒适的椅子上”[3]。他认为人们在聆听音乐时,耳朵应该处于工作状态,去适应不同的声音,即使是不协和的声音也会慢慢习惯。
(二)添加外部材料
另一种改变钢琴声音效果的方法是通过添加外部材料,强制改变钢琴发声状态,比如在琴弦或琴键中间插入填充物,将榔头包裹住或绑上硬物等。实验音乐巨头约翰·凯奇于1938年发明的“预制钢琴”极好的诠释了这一方法的运用。
图1 预制钢琴内部
预制钢琴(prepared piano),又名加料钢琴,顾名思义,就是在一架普通三角钢琴琴弦之间插入预定尺寸的异物,比如木块、螺丝、竹片、塑料、橡皮等等,以改变钢琴原本的声音,而当琴弦中间插有填充物时,钢琴的声音会无限接近打击乐器。由于琴弦间放置不同材质的物体,以及同一材质的物体摆放的位置不同,产生的音响效果也不同,一架经过精确设置的预制钢琴所产生的声音可以千变万化,足以代替一套打击乐组。凯奇于1948年创作的《奏鸣曲与间奏曲》便是一部经典的基于打击乐创作理念下的预制钢琴作品,这部作品由16首奏鸣曲与4首间奏曲构成,演奏前的准备工作十分繁杂,将近一半的琴键需要进行预制,作品完整演奏下来大约一个小时,而准备工作往往超过三个小时。作曲家事先将所需材料及具体摆放位置制作成详细的图表,表演者严格按照图表所示进行放置,在《奏鸣曲与间奏曲》这部作品中,主要用到的物品有螺丝,螺栓,小橡胶条等,根据音响效果的需要,部分琴弦之间需放置两个,甚至三个不同的材料。这样,一架原本普通的三角钢琴就变成了一个小型的打击乐队。
二、扩展钢琴演奏技巧
对于传统音乐而言,卓越的演奏技巧是表现一首钢琴作品的必须条件,我国著名音乐理论家张前曾说:“音乐表演是一种非常精确、细致、灵活,需要高超的表演技术与技巧的创造行为,如果没有高超的技术与技巧,无论多么美好的音乐设想也是不可能实现的。”[4]然而,在追求“纯粹”的实验音乐领域,通过传统演奏技巧所发出的声音显得过于单一,极大的限制了音响效果的开发,对演奏技巧进行扩展和革新势在必行。
(一)音串演奏法
传统的钢琴作品都是手指弹奏,然而手的跨度及力量却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图2 节选《北美叙事曲》曲谱
图2的谱例为美国当代作曲家列夫斯基创作的钢琴作品《北美叙事曲》第四首中的片段,演奏者需要在钢琴上制造出巨大声浪。如图所示,演奏者要将范围内的音符全部按下,音量要求fff,并且整个小节保持同一个踏板,而这组音中最大跨度达到了22度,远远超出了人类手指跨度的极限,要完成乐谱上的要求,只能根据图中“音串”的范围依次使用手臂、手肘、手掌进行演奏。
最早提出 “音串”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实验音乐作曲家亨利·考威尔,意思是演奏者需要使用小臂、手肘、拳头等部位将大面积相邻的琴键同时按下,制造出范围性的音响效果。与传统的手指弹奏不同,音串演奏法不需要演奏者进行过多的手指训练,拥有出众的手指机能,它更多是为声音效果服务。在考威尔1917年创作的钢琴作品《Advertisement》中,要求演奏者全程使用手臂和手肘进行演奏,创造出圆润统一和巨大刺耳两种不同音效。
(二)弹拨与摩擦
钢琴的声音归根结底是通过琴弦震动而产生,放弃键盘,直接弹拨琴弦成为演奏技巧的又一延伸。中国的弹拨乐器种类丰富,如琵琶、阮、筝、三弦等等,然而在一架钢琴之中,琴弦数量远远超过普通弹拨乐器,演奏方法更加复杂多变。
以考威尔于1925年创作完成的作品《The Banshee》为例,这部作品塑造的是一个女妖的形象,在表现女妖尖叫与呻吟声的同时,营造一种恐怖黑暗的氛围。整个表演过程需要两人共同完成,其中一人始终坐在钢琴前踩住制音踏板,另一人则站在钢琴侧面用手弹拨和摩擦琴弦。整部作品的演奏方法十分丰富,演奏者根据作曲家绘制的图表,时而用手指前端肉垫顺着一根琴弦摩擦,时而弹拨琴弦,时而对多根琴弦进行拂扫,时而将指甲盖对准琴弦刮奏,另外,作曲家对何时使用右手,何时使用左手,何时双手同时拨弄琴弦也有详细记录,由此产生的诡异而神秘的声音效果是实验音乐钢琴作品的一大突破。
三、融合多样性文化
长久以来,音乐与文化一直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关系。不同国家及地区的音乐受政治、经济、语言、习俗等方面影响,差异很大。传统的东方音乐注重旋律感,中国的五声音阶、印度的六声音阶、日本的四度音列均具有神秘优美的色彩,相较之下,西方音乐则更加侧重于和声变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突飞猛进,不同的文化开始碰撞与融合,实验音乐的创新发展具有了新的可能性。1952年8月29日,美国实验音乐作曲家约翰·凯奇的传世之作《4分33秒》于纽约首演,钢琴家大卫·都铎担任独奏。全曲分为三个段落,总时长为4分33秒,钢琴家从头至尾坐在钢琴前未发出任何声响,这是“无声音乐”第一次被搬上舞台,不仅轰动了整个音乐界,也成为实验音乐史上的里程碑。
约翰·凯奇的一生受东方文化影响很深,曾先后向印度传统歌手基塔·萨拉伯哈伊学习印度音乐与美学,向日本佛教学者铃木大拙学习禅宗。他曾说过:“音乐的最基本元素不是演奏,而是聆听”。[5]在《4分33秒》的演出过程中,演奏者至始至终未发出声响,观众本身成为了音乐的主体,禅宗思想的“静”与“空”在这部音乐作品中得到了完美呈现。除了印度与日本文化,约翰·凯奇对中国的《易经》也有着强烈的喜爱。《易经》涵盖万有,纲纪群伦,被奉为儒家圣典,六经之首,其“易”字有“变化”之意,凯奇正是受这“易”字启发,成功发明了“偶然音乐”。所谓“偶然”,即音乐演奏过程中伴随着的不确定性,比如在他的钢琴作品《变化的音乐》中,音高、时值等音乐元素是由《易经》以及三枚金钱占卦而决定的。
以约翰·凯奇为首的实验音乐作曲家结合东西方文化,发明了无声音乐、偶然音乐等新的实验音乐类型,以此创作产生的钢琴作品已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开发或对乐器的改造,而是一种思维模式的革新,对于未来音乐与其它学科的合作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四、结语
实验音乐下的钢琴作品创作过程实际上是先锋派作曲家对“纯粹化”声音的探索过程,音响效果的创新主要通过改变钢琴发声状态、扩展钢琴演奏技巧、以及融合多样性文化来实现。这三种创新路径都经历了各自不同的发展阶段,从简单到复杂,体现出人类的无限创意以及声音变化的无限可能。本文以多部实验音乐钢琴作品为例,归纳、总结、探索研究了三种创新路径的具体操作方法、种类、以及所产生的声音效果。钢琴声音的“破坏性”创新手法也是实验音乐钢琴作品与同时代其它流派钢琴作品的根本区别。
[1]朱宁宁.何为实验音乐?——“实验音乐”的概念界定、历史源起和存在环境[J].音乐艺术,2012(2):23-30.
[2]宋瑾.西方音乐从现代到后现代[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139.
[3]Henry Cowdl Sidnoy Cowell.Charles Ives and His Music[M].1955.
[4]张前.音乐表演艺术论稿[M].上海: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193.
[5]JOHN CAGE.The Future Of Music:Credo,Silence[M].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