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巴连片特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综合评价研究

2018-06-29彬,龙

安康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连片片区县域

安 彬,龙 霞

(1.安康学院 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2.安康市汉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 安康725000;3.安康学院 学报编辑部,陕西 安康 725000)

区域经济差异现象是在一定时期内人均意义上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在各区域间的非均衡化表现,一直是区域发展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1-2]。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分析其成因、机制、时空演化格局进而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历来都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3]。改革开放以来,针对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禀赋及国家经济非均衡战略因素的基本国情,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研究的一大热点。从现有的研究里发现,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主要集中在经济总量指标[4]、经济均量指标[5-6]或经济总量与经济均量指标结合[7];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1]、ESDA法[2-4]、TOPSIS法[8]等方法;研究区域主要有省际[9]、经济带[4]、县域[1-3,8]等。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缩少区域发展差距,进一步“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10]。《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确定了秦巴山区等11个连片特困地区及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西藏、四川省藏区、新疆南疆3地州共计14个区域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秦巴连片特困地区跨陕、川、甘、豫、鄂、渝6省市,辖80个县市区,国土面积有2.25×105km2,涉及革命老区县47个、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72个、三峡库区4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区42个。2015年末,片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05万元,为同期国内人均生产总值的32.23%;人口有3763.9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813.1万人。按照农村贫困标准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测算,片区内农村贫困人口346万人,贫困发生率12.3%[11]。而现有文献较少研究连片特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因此笔者以扶贫攻坚涉及省份最多的区域——秦巴连片特困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其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以期为秦巴连片特困地区实施因地制宜的脱贫措施提供参考。

一、秦巴连片特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内涵,目前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基于此,本研究结合研究区所处的环境背景,参考前人研究成果,依据数据可获取性原则,从经济状态、经济增速和经济结构3个准则层,构建了秦巴连片特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见下页表1),共涉及72个县市区(未列入研究的8个贫困县区是: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茅箭区,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元坝区、利州区和巴中市巴州区,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和安康市汉滨区)。各指标的原始数据均来自秦巴山区6省市《2016年统计年鉴》《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16·县市卷》,部分数据来源于各县市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表1 秦巴连片特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二、秦巴连片特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

(一)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计算

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是一个多要素的复杂生产综合体,对其发展水平评价则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成分分析方法旨在对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的高维变量系统进行最佳简化,把多个变量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即主成分),其中每个主成分能够反映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

本研究有72个样本(n=1,2,…,72),每个样本中有13个指标 (p=1,2,…,13),分别以X1,X2,…,X13描述。利用SPSS22.0软件对秦巴连片特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数据进行分析。详细计算步骤参见文献[1]。表2为主成分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由表2可知,前4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分别为6.688、2.728、1.069、0.889,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1.444%、20.985%、8.221%、6.842%,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7.492%,满足累积方差贡献率大于85%的要求,能够反映县域经济发展影响因子,故选择前4个主成分进行分析。

表2 主成分的特征值和贡献率

因子载荷矩阵是各主成分与影响因子相关系数矩阵,为了使初始因子载荷矩阵的系数更加明显,从而更好地解释各主成分,采用常用的最大方差法对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使影响因子与原始变量的关系重新分配。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3所示。

表3 旋转因子载荷矩阵

从表3可看出,第1主成分在X1,X3,X4,X5,X6,X7,X8和X9有较大的载荷,是主要反映经济发展整体实力的影响因子;第2主成分在X2和X10有较大的载荷,是主要反映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影响因子;第3主成分在X11和X12有较大的载荷,是主要反映工农业发展水平的影响因子;第三产业是贫困山区近期脱贫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表征区域特色资源开发度的关键指标,第4主成分在X13有较大的载荷,是反映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因子。4个主成分涵盖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实力情况、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工农业发展状况、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它们较全面地反映了秦巴连片特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可客观地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表4(见下页)是计算后得到的特征向量矩阵,也即为各主成分的系数。其中,第1主成分得分表达式为:

同理,可计算第2主成分得分Z2、第3主成分得分Z3和第4主成分得分Z4。由于4个主成分间互不影响,单一成分不能全面反映秦巴连片特困地区各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因此采用加权方法,即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与累积方差贡献率的比值为最终权重,计算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F,其表达式如下:

表4 特征向量矩阵(空间差异)

经计算求出了秦巴连片特困地区6个片区72个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评价得分(见表5)。

表5 秦巴连片特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各主成分得分及综合得分

由表5可知,秦巴连片特困地区6个片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F)最高的是河南片区,F=0.855,最低的是甘肃片区,F=-0.674;河南、湖北和重庆片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整个片区平均水平,而四川、甘肃和陕西片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则低于平均水平,表明秦巴连片特困地区各片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从各片区的4个主成分得分情况来看,经济发展整体实力得分(Z1)最高的是河南片区,Z1=1.255,最低的是甘肃片区,Z1=-0.739;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得分(Z2)最高的是河南片区,Z2=0.553,最低的是湖北片区,Z2=-1.002;工农业发展得分(Z3)最高的是四川片区,Z3=0.709,最低的是甘肃片区,Z3=-1.551;第三产业发展得分(Z4)最高的是重庆片区,Z4=0.370,最低的是甘肃片区,Z4=-0.674。

(二)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

根据秦巴连片特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情况,通过ArcGIS10.2软件自然断点法进行可视化处理,将具有相似经济发展水平的县域归为同一级,共划分为5个等级(见图1)。

图1 2015年秦巴连片特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

从图1可以看出,研究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布主要表现为西部低、东部高。分析其原因在于秦巴山区平均坡度自西向东递减,甘肃陇南、四川西北部、秦岭北侧的太白坡度最大,平均超过25°[12],地势影响了区域产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使得这些县域处于研究区内经济水平最低状态。此外,位于研究区中东部的陕西镇坪、湖北郧西也在经济水平低值区域,与其处于省级边缘地带有关。受中心城市辐射影响,经济水平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在重庆云阳、奉节,河南西峡、淅川、洛宁,湖北郧阳区。从多等级县域数量结构(指F得分由低到高)来看,比例为16∶12∶23∶13∶8,呈“木桶型”结构,即中等水平、较好和较差水平、最好和最差水平县域的数量相当。这与片区县域承担着诸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等生态建设任务有关,其中70%的县域属于国家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

为了进一步考察秦巴连片特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关联特征,计算了2015年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全局自相关指数。经计算,Moran'I指数为0.591,Z值为6.597,在置信度大于95%的情况下(p<0.05),全部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秦巴连片特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强的空间关联性。同时利用ArcGIS10.2软件中的HotSpot Analysis工具对2015年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Getis-Ord Gi*指数分析,通过自然断点法将其划分为冷点区、次冷点区、次热点区和热点区4种类型(见图2)。

图2 2015年秦巴连片特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热点分析

从图2可以看出,片区内经济发展水平热点区较少,热点区主要集中在河南片区西峡及其周边地区、湖北片区丹江口、重庆片区云阳。冷点区较多,贯穿甘肃片区、四川西北、陕西西部地区及川陕渝交界处、陕西秦岭核心地带的太白、周至、佛坪等地区,这与这些地区地形阻隔等有较大关系,致使区域之间联系不多。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通过构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利用ArcGIS和SPSS软件,从空间和关联性两方面对2015年秦巴连片特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秦巴连片特困地区各片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的是河南片区,得分最低的是甘肃片区;河南、湖北和重庆片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平均水平,四川、甘肃和陕西片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平均水平。第二,秦巴连片特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布主要表现为西部低、东部高。各等级县域数量结构呈“木桶型”结构,即中等水平、较好和较差水平、最好和最差水平县域的数量相当。第三,秦巴连片特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强的空间关联性。

(二)建议

为了缩小秦巴连片特困地区片区间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河南、湖北和重庆片区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县域要继续发扬光大;另一方面不同等级县域之间要加强产业合作与交流。首先,积极构建汉江-陇南经济带、十堰-汉中-巴中经济中心,逐步形成发展要素集聚、产业特色突出、区域联系紧密的经济发展格局。其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开发利用特色资源,积极承接周边城市产业转移,延伸拓展产业链条,提高秦巴连片特困区经济发展质量。最后,以秦巴连片特困地区联动规划为平台,建立区内省际、县际协作机制,统筹规划实施,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加强项目衔接和基础设施对接,进而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1]刘湘辉,姬冠,孙艳华.连片特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综合评价研究——以湘西地区为例[J].经济地理,2013,33(10):35-39.

[2]方文婷,滕堂伟,陈志强.福建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化分析[J].人文地理,2017,32(2):103-110;136.

[3]刘保强,熊理然,蒋梅英,等.云南沿边地区县域经济的空间格局演化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36(3):29-35.

[4]马静,邓宏兵,张红.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与空间格局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7,33(16):86-90.

[5]刘金涛.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特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6,32(12):95-98.

[6]管卫华,彭鑫,张惠,等.不同空间尺度的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24(12):2003-2011.

[7]刘世薇,张平宇.1989—2010年新疆经济发展差异的区域分析[J].经济地理,2012,32(9):26-31.

[8]龚承刚,李妍.基于优化TOPSIS法的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0,31(11):79-82.

[9]陈洪安,李国平.中国省际经济差异的变迁——1978-2007年[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11(6):82-88.

[10]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11]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中国农村2016贫困监测报告[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11-13.

[12]周亮,徐建刚,林蔚,等.秦巴山连片特困区地形起伏与人口及经济关系[J].山地学报,2015,33(6):742-750.

猜你喜欢

连片片区县域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贫血及生长发育现状研究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岳阳县某连片池塘养殖尾水冬季处理效果评价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再迎扩容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综合绩效模糊评价
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综合绩效模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