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教育在中学地理教学实施的主要途径

2018-06-28张晓娟黄志红徐位雄

考试周刊 2018年53期
关键词:中学生中学文明

张晓娟 黄志红 徐位雄

摘 要:生态文明教育是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人地和谐、可持续发展是中学地理学科关注重点。本文对生态文明教育在中学地理的实施途径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中学;地理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地理学科研究人与土地的关系为主线,强调人与地协调发展,我们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所以在中学地理教学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 地理课促进生态文明教育

地理学科作为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和人类关系的学科,可以反映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中学所有课程中,地理课程可以说是教育生态发展的最佳科目。因为地理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可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方法和手段。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加强对中学生生态文明的认识,是加强中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最基本途径之一。现在,中学地理教材中包含了很多关于生态环境的内容,通过我们的设计和布局,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教师应该知道如何挖掘教材,使用教材。同时也要注重周边生态环境的结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中提取多样化的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减少教学的抽象性。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基础知识的认识,提高地理教学本身的有效性,还可以让学生主观地提高自己的生态文明意识。

探索生态文明教育在教材内容、地理知识教学、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等方面的有机统一,是发挥生态文明地理教育作用的重要途径。中学地理教学中涉及的生态文明内容有“保护环境”“大气环境保护”“海洋环境保护等”,是一种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材料。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典型的例子来提高他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充分利用每节课的“活动”单元。中学地理教材中有许多“活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活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例如,要“爱护地球,因为只有一个地球”,可以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活动”,以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中学地理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要得到有效的开展,必须使生态文明教育成为现有的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否则生态文明教育是肤浅的,不深刻。

二、 乡土地理融入生态文明教育

每个区域的经济结构和环境政策是不同的,所以生态环境也是不同的。在中学地理教学的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区域之间的差异,并结合各区域的地理位置,来判断学生周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必要提出家乡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让学生了解并观察其家乡的环境问题及其后果。访问郊游活动,让中学生有机会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保护自然情感;在实地考察活动中,学生们实地考察了周边工厂、矿山、河流等污染环境,对生态的破坏及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有了更深的认识。加强生产劳动实践,使学生参加生态工业园建设的义务活动,如植树活动,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树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坚定信念等等。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他们的知识,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生态文明等意识,适当调整自己的行为。

建设生态文明校园是对中学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校园应因地制宜,宜植树造林则主要建立人工森林生态系统,临近河湖则建立人工湖泽生态系统等等。同时,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校园走廊,不同的地域特点,如种植花圃的独特植物品种,整个校园植被冬季、夏季常绿,布局合理,绿化面积增加,成为“绿色校园”。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原始的自然条件,节省大量建设经费,又基本保持生态环境原貌,成为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资源。

2008年4月9日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为了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和管理,促进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研究和制定“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方法”。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基本条件是一个美丽的生态景观、文化景观、高度观赏性、科学性、文化价值、特殊地理位置,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完备的服务设施,具有较高的可视性;具有较强的生态预警功能;或者拥有丰富的生态教育资源。国家生态文明教育为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 生态文明的地理活动实践教育

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地理、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让中学生都接近自然,不单单能有效地弥补学校教育的缺乏,使学生在实践中通过锻炼,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的素质,也可以在地理教学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环节,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生态文明展览、夏冬营、知识与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的地理实践,使学生开阔视野,形成心靈震撼;学校利用社会和社区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各种公共文化设施、植物园、地理实践博物馆开展多种生态文明教育;组织学生制作爱水、节水抄报、垃圾回收活动等;在中学生开展“环保小保安”活动中,引导学生参与植树造林、废弃物分类、废旧电池回收等保护环境,如培养中学生参与环保意识的行为;鼓励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和环境方面的小发明,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能力。另外,还可以定期观察图片,举办有关保护生态文明知识讲座,开展生态文明主题教育。通过这些形式宣传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培养高中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宣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态文明教育思想是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教育理念、对学校的关注、对社会与家庭的参与与合作的一种关注。

四、 动员家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在生态文明的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应运用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保护生态环境的实际行动,创造一个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的家庭氛围,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生态文明的意识。父母教育他们积极参与家庭和社区开展生态实践,如尽量不使用塑料制品,缩短空调的使用时间,选择无磷洗涤剂,用洗蔬菜的水浇花,把垃圾分类处理,根据社区的生态条件充分增加绿色植物的覆盖率,在社区积极参与促进生态文明的社会活动等等。通过参与生态实践,他们意识到他们为保护和改善人类生活环境做出了贡献。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学与实践参与的结合,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文明意识转化为一种巨大的实践飞跃。

五、 呼吁媒体促进生态文明教育

大众传媒应自觉承担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责任,逐步将生态文明教育理念渗透到中学生的心中。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的帮助下,促进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大家都知道和关心的问题。该报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广泛的渗透性。报道了现实生活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引起中学生对生态问题的关注。电视制作对电影、纪录片和其他节目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广播应加强观众的吸引力用幽默、简洁生动的语言,以歌曲、小说等的形式加强教育影响。网络媒体应发挥信息通信方便快捷的特点,在时间和空间上,通过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网站,位于BBS社区和其他列的点击率较高的生态列和其他形式巧妙地进行了生态文明概念的宣传和教育。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地理老师不应该只关心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生态文明,还要引导学生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的概念,并可以使用知识参与解决环境问题。地理教育充分发挥引领生态文明教育发展的主导作用,努力将生态文明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中,构成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 刘清玉.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6).

[2] 袁超.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融合[J].人生十六七,2017(32).

[3] 曹永刚.浅析地理教学中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4(17).

作者简介:

张晓娟,黄志红,徐位雄,广东省惠州市,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中学生中学文明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请文明演绎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漫说文明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