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微课教学研究

2018-06-28袁晨霞

考试周刊 2018年52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教学改革

摘要:“微课”自其提出之日起就在世界教育界得到一致好评和广泛推广,高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微课教学也在不断探索中。本文通过对“微课”概念的研究,分析了高校目前本门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通过对专业教师微课制作培训、建立微课教学资源库、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三种路径为高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微课教学提供了相关意见,期望可以为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相关理论参考。

关键词:教学改革;微课;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

一、 “微课”的概念

自2008年9月美国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提出微课概念以来,其在世界教育领域得到火速发展。我国高校微课教学近几年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在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通知中,教育部将微课程定义为: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其制作过程包括确定微课的教学主题、确定微课的知识点、设计微课的教学过程、制作微课课件、撰写微课视频拍摄脚本、录制微课视频、微课视频后期编辑。因此,微课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资源和基础资源,是微课可以开展的基础和前提。

二、 高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1. 课程总学时偏少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是高校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涉及的软件和内容较多,并且发展更新速度很快,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安排这门课程的总学时是一学期48-60课时之间。作为一门实操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课堂50分钟教师所能讲解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演示内容毕竟有限,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知识也很受限,况且一旦离开课堂学生无法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地巩固和学习,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很多大一学生学习本门课程一个学期收获甚微。

2. 课外教学资源不完善

随着社会网络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技能成为高校学生进入社会的基本条件,因此,很多学生也很想学好这门课程,为自己将来进入职场打下良好的计算机基础。但是除了教材和课堂上的学习之外,高校现在基本上没有课外专业的教学资源可以提供这部分想自学的学生学习相关内容。而网络上很多相关资源很多与课程内容不相符合,还有一些资源需要高额的费用,让学生无所适从,不知道课下要如何自我学习计算机技能。

3. 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

2017年之后很多00后学生开始进入高校,但是由于中国经济地域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差别甚大。如来自山区的一些学生基本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基本的办公软件操作完全不会,而有些来自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区的学生则入校前可能通过家庭、网吧等途径接触计算机较多,基本的计算机操作都可以。但是,中国国内高校现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是公共基础大课,一般上课学生都是几个专业好几个班级上百人同时上机上课,要兼顾不同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对其进行相应的专门指导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

三、 高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实施微课教学的路径

1. 提高教师微课制作能力

微课的核心资源是教学视频的录制,教学视频如何录制,如何后期制作,如何与学生沟通这些都是关乎微课质量的主要内容。因此,高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要实施微课教学,前提是相关专业教师可以录制相关视频资源,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可组织专业教师进行教学视频录制和后期制作的相关学习,尤其是年纪大一点的教师。除了学习教学视频的录制之外,《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这门课程要根据微课要求重新制定新的教学设计、教学模块、教学案例、教学练习等内容,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 建立专门的微课教学资源库

微课教学资源库的建立有多种方式,首先,可通过校内教师自己完成,即通过对微课制作的学习,《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专业的教师在有经验教师的带领下,通过一个学期或者两个学期的准备,自我完成这门课程的所有视频的录入、剪辑、上传等工作,这种方式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专業教师做支撑,一般耗时耗力,周期很长,但是资金投入较少。其次,可将本门课程教学视频录入、剪辑、上传等工作外包给专门技术公司,本校教师只负责讲授相关课程内容即可。最后,可从兄弟院校买入已经成熟的教学资源库,或者与兄弟院校共享相关教学资源库。

3. 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现在高校学生计算机基础不再是零基础,但是学生生源素质的却在不停下降,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学生的控制能力弱,课堂上很多学生开机之后如果不是教师强调总是会玩游戏,看与课程无关的视频,网上聊天,听音乐等等,课下总是被教师逼迫去学习。因此,一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相关微课内容在校园网建好之后,如何提高自主学习也是关键。任课教师一方面可将微课学习作为本门课程的考核部分,提高学生课下学习的时间;另一方面学校要组织相关自我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

四、 结束语

目前,很多学者正在对高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微课教学改革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索,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仅局限于课堂,其学习时间可以随时随地由自己决定,不再依靠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其学习内容的自主性也很强,学生可根据自身条件和基础,自主选择所学习的内容。但是这种教学模式是在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条件下才得以实现的,因此,其推广也受其限制。但是,总体来看,这种模式之下学生的积极性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其学习的乐趣和收获也会较传统教学方式要多。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周小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5-13.

[2]高佳乐.浅析微课程支撑下的翻转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0):93-94.

[3]全丽莉.微课程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4(12):169-172.

[4]张国荣.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新思路[J].大学教育,2013(7):135-138.

作者简介:

袁晨霞,河南省郑州市,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微课教学教学改革
云计算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思索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
微课在高职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