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宋诗词鉴赏》学习方法浅谈

2018-06-28郭思彦

考试周刊 2018年52期
关键词:诗词鉴赏充分利用朗读

摘要:《唐宋诗词鉴赏》是对必修教材诗歌教学的很有益的补充,我们要结合其编排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首先重视注释和“相关链接”,提高预习的实效;其次加强诵读,解读文本,掌握方法;最后合理利用课后练习,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关键词:诗词鉴赏;注释;朗读;文本;精教;充分利用

新课改后,高中语文课程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部分组成。必修课程关注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性和均衡性,为学生的一般发展奠定基础。但必修课程的内容毕竟有限,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选修课程恰恰弥补了必修课程的不足,为高中语文学习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更多地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

一、 未雨绸缪抢占先机

所谓“未雨绸缪、抢占先机”就是要在学习诗词之前作好充分的准备。说白了就是预习。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选修教材内容比必修教材丰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才能适应课堂的大容量。

1. 读注释,查背景材料,知人论诗。《唐宋诗词鉴赏》书中每首诗的注释都相当详细,认真研读,对诗歌的理解有很大帮助。比如,第一课李白的《庐山謠寄卢侍御虚舟》注解①②很详尽,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样一些信息:写作时间、题目意思、作者简介、楚狂典故等。这对掌握这首诗有重要作用,同时可借此延伸,去查阅更多相关信息,如进一步去整理李白的相关知识以及他与卢虚舟的交往,领略李白其人其诗的风格等。

2. 研读“相关链接”,有助理解。“相关链接”的主要内容多为古今名家的相关评述或作家作品轶事或相关鉴赏分析,这些可以作为背景资料辅助诗词的赏析理解;例如第2课《塞上听吹笛》的“相关链接”,就可以作为补充介绍边塞诗的资料;第5课苏轼《海棠》的“相关链接”引入了周振甫《释苏轼<海棠>》的鉴赏,提供鉴赏的思路与内容分析,在学习这首诗时完全可以通过自学这些内容达到鉴赏目的,且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第十二课中《武陵春》的“相关链接”对“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句诗进行详细的解读与拓展,这种突出重点式的鉴赏在这册书中并不少见,有效延伸了鉴赏深度。此外,我还注意到必修教材中诗歌部分都只在每一课设置“相关链接”,而这册选修教材中每一课每一首诗都配有“相关链接”,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大范围地了解所学诗歌的相关知识,实现学习选修内容区别于必修内容的目的。

二、 读问结合解读文本

古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她展示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民族智慧,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她犹如玉液琼浆,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中学尽可能多地学习古诗词必将有助于提高自身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正因为如此,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学习作了明确的规定,即“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三分诗七分吟”可见诵读是培养感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我在学习古诗词过程中特别重视诵读,朗读时会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放得开,尽情投入;二是要读对诗词的节奏,当然老师会讲解一些关于节奏的知识,例如从音和意上划分,五言七言朗读的一般规律等等;三是要融入感情,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当然这也要随感受力的提高而逐步达成。无可否认,多读是极其重要的,但若我们在读的过程中,能依照老师的指导,相信读的效果会更好。在学习中,我喜欢采用读问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一读解决一问题的模式。例如,一读诗词,读准音;二读诗词,整体感知;三读诗词,抓主要意象;四读诗词,体会情感……这样,能使学习思路显得清晰,有条不紊,也较容易引发自己的学习兴趣。由于设计的问题是逐步深入的,符合了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所以学习效果总是比较理想的。比如学习第十二课姜夔的《扬州慢》,结合老师的指导我是这样学习的:一读诗歌,纠正字音,如“少、荠、蔻”等字;二读诗歌,找出能概括扬州城特点的词语;三读诗歌,找出哪些意象能表现扬州城的这个特点、对比过去的扬州城又是怎样的;通过这些读问结合,最终很顺利地理解了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感,轻松完成这首诗的解读。

三、 正文精学适当整合

1. 正文要精学;新课程倡导教师以教材为平台和范例,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立足文本,提高学生文本解读能力。钱梦龙老师认为语文课“应是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进入文本深处,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领略祖国语言的精妙,进而建构文本的意义,获得求知和审美的愉悦”。《唐宋诗词鉴赏》正文选入的诗歌都是有代表性的,在解读正文文本时,应该要精学,学透;在教师重点讲解赏析、渗透鉴赏诗歌方法、掌握鉴赏诗歌一般规律的引导下,我掌握了学习古诗词的基本步骤。如学习第2课高适的《塞上听吹笛》,抓住“净、还、明、落、满”等词语赏析,同时学习虚实结合的手法;学习第4课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来完成对整个文本的解读,即作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早行”的,请把能体现“早行”这一特点的景物找出来加以赏析;此外,还要抓住最后两句“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掌握乐景衬哀情的手法。“教材是最好的例子”,所以我们要精学,充分利用好教材,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2. 课文之间适当整合;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可以将不同一课、不同作家的作品整合进行学习,也可以将同一课课内必读与扩展阅读的作品整合进行学习。

四、 扩展阅读充分利用

必修教材诗歌部分没有“扩展阅读”,而选修教材每一课后都有“扩展阅读”,很显然这是编者精心选入的,每课都有

至少四首诗,大大增加了阅读量,无疑这是选修区别于必修教材的很重要的一点,因而我们要充分利用起来,真正体现选修特点,增加诗歌的积累。“扩展阅读”中与正文相同作家的作品可以与正文一起解读,如:学习第2课的《塞上听吹笛》,我将它与“扩展阅读”中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对比阅读;或者也可以将同一题材的诗歌整合,如:第3课的《明妃曲二首(其一)》与“扩展阅读”中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整合鉴赏,两首诗都是借咏王昭君来寄托个人的身世家国之情。此外,我往往会将“扩展阅读”中的名篇名句背诵,以此增加诗词积累。如:第3课的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第5课的欧阳修《画眉鸟》、第11课的岳飞《小重山》、陆游《诉衷肠》等都可以背诵,以提高诗歌素养。

五、 鉴赏探究合理安排

练习题的设計从来都是教科书编写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环节,语文科也不例外。语文练习题的设计,或帮助我们理解文中词语,或欣赏作者精彩的语言,或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课文等等,而本选修模块的练习题设计则更有针对性、指向性。围绕诗歌鉴赏的学习主要有以下这些类型:语言品味题,如:第4课“鉴赏与探究”第二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在虚词的运用上非常得体,如‘欲为‘肯将,试简要分析其作用。”第9课“鉴赏与探究”的第二大题的4道小题都是这类题;分析意境题,如:第1课的第一题“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诗中所写的风景,并体会作者所要表现的意境和所要传达的情绪。”第2课的第二题“说说这首边塞诗是怎样描写绝域的风沙景色的。”手法训练题,如:第6课的第三题“陆游《关山月》一诗描写了几个场面?其对比手法表现在什么地方?”第11课的第三题“试对上篇逐句进行分析,说说作者抒写了怎样的情怀,是用哪些方法抒写情怀的。”自主探究题,如:第4课的第三题“读《商山早行》,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想象体味‘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意境,写一篇三百字左右的短文,把自己的感受描述出来。”第8课的第三题“‘芳草、柳等都是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围绕这些意象的运用搜集一些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分析它们在抒发和寄托主观情意方面所起的作用。”前三类题型可以在诗歌课堂老师的讲解中学习,课后再以书面的形式加以复习、巩固;自主探究题重视学生的实践性,我们要主动学习、探究,以拓展知识面,激发兴趣与主动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的任务是:“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语文版《唐宋诗词鉴赏》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目标要求,它一方面是对必修课程内容的拓展和深化,另一方面,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我们的技能、特长,使我们通过有选择的学习,赢得个性化的发展。可以看出这册教材是编者呕心沥血的成果,值得我们最大限度地运用好,更好地借助教材切实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参考文献:

[1]语文版《唐宋诗词鉴赏》.

[2]《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作者简介:

郭思彦,福建省宁德市,福建省福安一中。

猜你喜欢

诗词鉴赏充分利用朗读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充分利用妇女之家做好妇联家庭儿童工作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探析
巧用比较分析方法突破诗词鉴赏难题
从《雨霖铃》课堂实例看信息化的运用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高中物理如何充分利用扩展性栏目
通过朗肯循环充分利用载货车柴油机的废气能量
8个充分利用假期的小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