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个性”之翅 绽放阅读之彩
2018-06-28贺颖
贺颖
摘 要:一直以来,如何实现个性化阅读是教师研究的一个教学问题。语文新课标对个性化阅读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实现语文阅读的个性化势在必行。在语文教学的个性化阅读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教师;学生体验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通过文本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方式。同一篇文本,不同的读者读出的信息大相径庭。正如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些都说明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阅读见解。因此,教师要倡导学生采用个性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传授给学生一些阅读技巧,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个性化阅读,在阅读中释放自己的想象力与理解力。
一、个性化阅读的必要性
1.语文新课标重视个性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与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让学生能够真正亲近文本、深入文本,获得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这是所有语文教师都追求的目标。
2.个人差异影响个性化阅读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因为智力因素和认知水平有一定的差异,在阅读过程中都会带入个人的主观感情,这就导致他们的理解和感悟出现偏差。
阅读是极其“个性化”的行为。教师需要让学生喜欢读书,主动阅读,结合自己的体验积极阅读,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这是实施教学的目标。但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知识系统、情感体验和智力水平不同,对文章表层意义和深层内涵的解读也会不同。
在教学《散步》这篇课文时,学生对课文主题的解读呈现出多样性、个性化的特点,这是学生阅读状态的一种自然呈现,是符合认知规律的。有的學生认为《散步》的主题是在讲“责任”问题,这就抓住了课文的文眼,把握了课文的主干;有的学生认为要教学生懂得尊老爱幼,这就和中国的传统美德相联系;有的学生认为表现的是家庭的相亲相爱,是一家人亲情的展现,这些观点是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加入自身的情感体验所得出的个性化结论。
二、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方法
1.尊重作家及作品本身
阅读需要个性,但是笔者认为在发挥个性之前,读者必须认真阅读文本,通过文本实现与作者的交流。大部分作者 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喜欢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让读者自己去发掘作品的内涵,实现作品的意义。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个性体验等去填白,从而形成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实现个性化阅读。每一部作品都是作者的思想和价值观的体现,教师必须尊重作者,与作者平等对话,从而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解读作品,体会作者的用意,从而发现美、感悟美、欣赏美。
2.突破“教参”的限制
“教参”不是标准,教师不能把它奉为真理,将它作为所谓的“标准答案”。“教参”只能作为教师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查漏补缺。如果照搬教参,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许多成功的文章内容丰富,包含着多方面的信息,对于同一作品,教师可以有不同的认识, 做出自己的主观判断。笔者认为,语文课堂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问题的答案可以五彩纷呈。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语文一定不能教死,只要学生讲得在理,能够自圆其说即可,这是教师应该鼓励的。教师如果只知道按照教参去备课,墨守成规,不与时俱进,适应新的课程要求,不适应学生的变化,不教师的教学水平就会被限制,很有可能停滞不前,并且会限制学生的思维,阻碍他们进行个性化阅读。
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首先自己必须对文章进行个性化阅读,对文本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理解。教师通过亲身经历、感受,让学生更加清晰、简单、直观地体会到个性阅读的独特魅力。
《散步》这篇文章的教参对其主题定位是“中年责任说”,教师在课堂设计的时候也肯定会有意无意地按照这个既定的定位去设计教学内容。如果教师一味地抓着这个标准不放,那么何来的个性化阅读和创新性教学呢?当笔者在上《散步》一课的时候,学生读完文章,笔者问学生读完之后的感受时,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否准确,只要是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能够提出诸如“尊老爱幼的道德说”“相亲相爱的亲情说”等看法,笔者会给予鼓励,因此学生在发言的时候都比较积极,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课堂气氛轻松愉悦。
因此,教师必须让自己的思维从“教参”的固有模式中解放出来,对教材进行创新性解读,力求突破“教参”,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
3.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虽然教学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但是同时必须保证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教师主导是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够顺利实现的保障。
在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时候,笔者鼓励学生进行多元解读,对他们看待问题的深度、广度采取宽容的态度,但一定要准确地把握和界定好文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内涵,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高尚的情感和价值观。在教学《散步》这篇文章时,笔者提出了“谁的权利最大”的问题。很多学生都给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认为是“我”,有的学生认为是妻子,有的学生认为是母亲。每个学生都能自圆其说,让笔者充分感受到了学生思维的差异性。实际上这不失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的一个有利时机。因为现在的生活环境和社会观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有些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成为单亲家庭,他们对家庭的理解有了“缺失”,即使家庭是完整的,学生同样会感到“孤独”,随着城市化的加剧,家庭已经成为“感情隔离的隐形载体”,很多学生的父母忙于工作,早出晚归,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再加上大部分家庭祖孙交流较少,无形中产生了“感情隔离”。这就导致学生在理解文本时必然会掺杂个人“真实又带有扭曲化”的生活体验,而这种“真实又带有扭曲化”的体验也必然导致学生对于文本情感态度的理解出现片面化、单一化的偏差,无法通过阅读与文本引起共鸣,无法全面、正确地理解文章中积极向上的情感价值,更无法通过学习文本内容来确定自己正确的价值导向。那么教师该如何从文本中获取有益于学生成长的元素,防止学生出现判别错误呢?
(1)尊重学生体验
语文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想法,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语文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三者互动、交流、提高的过程。学生是让这个过程能够以最好的状态运行的关键,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体验的价值所在。
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同一篇文章、同一个人物,学生的理解常常不同。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水平的特点,学生对《散步》一文读出最多的是“爱”,那么教师是不是可以借着这个阅读点展开探讨呢?在上课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都把目光和思维集中到“亲情”这个层面上,他们在解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更多的似乎是对亲情的体验。为何会呈现这种现象呢?在上课过程中,一开始笔者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情感需要,即使大多学生提出围绕“亲情”这个主题解读,笔者还是把课堂内容往成年人的认知层面上导学,向“责任说”方面靠拢。因此课堂有过一阵低谷,学生不发表自己的看法,对课堂产生了“陌生感”“距离感”。因此,笔者及时调整了教学策略,对学生的意见予以肯定,引导他们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文章,于是,就有学生从“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等话语中读出了“责任”这个主题,有的学生从“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以及结合全篇文章读出了“生命”这一内容,讨论氛围越来越浓。通过这堂课,笔者被学生的想法所震惊,惊讶于他们的个性化理解,也对自己以前的教学进行反思。
这节课,正是由于笔者尊重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思维和情感活动,肯定他们对文本的解读和体验,拉近文本、课堂、学生三者间的距离,增加学生的阅读体验。
(2)引导学生求同存异
不同年龄的学生,他们的体验与表现有共性,也有个性,因而他们对文本的解读存在差异。学生因为受“阅读期待”等因素的影响,在阅读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即使对同一作品进行解读,学生的感受也会有很大的差别。这时候教师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发挥教师的作用。教师首先要正视学生的这种差异,尊重差异,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其次,教师应该给予學生一定的指导,提供一定的文本解读方式和技巧,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个人经历等进行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文本的写作背景等因素,对文本进行最真实的解读。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独特体验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例如,笔者在教学《散步》的时候,当学生提出“亲情”“责任”这两种观点时,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同。但是当有的学生提出“生命”这一主题时,很多学生表示这个观点不能作为本文的主题。在这位学生提出这个主题后,笔者并没有否认他的观点,而是给予了他充分的鼓励。“异”是可以存在的,正是由于有它的存在,语文课堂才能够更有生机。因此,教师在阅读指导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求同,应该做到求同存异,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得到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桂英.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初步探究[J].新课程:上,2013(7).
[2]杨青.小议中学文学作品教学的“情感体验”[J].中学语文,2007(14).
[3]陈艺真.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