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昌源河灌区水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2018-06-28畅韶松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11期
关键词:祁县干渠洪水

畅韶松

昌源河灌区位于祁县东南部,昌源河中下游南北两岸,灌区总面积205.3km2,总人口9.82万人。受益范围包括祁县、平遥两县,七个乡镇,68个自然村,有效灌溉面积16.08万亩。灌区海拔高程在760—840m之间,地势平坦,自然条件优越,是祁县境内主要粮棉产区。灌区属暖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四季变化分明。年平均气温9.9℃,每年1月气温最低,7月气温最高,分别平均为-6.2℃和23.8℃。无霜期年均171.2天,全年最大冻土深度95cm,平均风速2.1m/秒,最大风速20m/秒。据祁县气象台多年数据显示,年平均降雨量为401.2mm,主要集中在6~8月,年平均蒸发量为1581.3mm。为了达到达到节约水资源、理顺水资源管理的目的,下面对昌源河灌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改进思路。

1灌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水利工程及水资源利用现状

灌区水利工程大部分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经几十年的配套改造形成了以子洪水库为水源的河井双灌中型自流灌区。水源地子洪水库位于县城东南25公里处,由大坝、输水洞、泄洪洞三部分组成,总库容2449.5万立方米。2009年水库除险加固后,蓄水能力和防洪安全都有大幅提升。水库正常蓄水位886米,库容1629.4万立方米。灌区有取水枢纽两个,干渠三条,总长度33.44公里;支渠18条,总长度76.84公里;斗渠116条,总长度127公里;渠系建筑物638件。

灌区年平均灌溉放水量1392 万方。1997年承担祁县城市供水任务,年供水350万方;2011年承担祁县农村供水及开发区工业供水任务,平均年供水300万方;山西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2011年批准建设以来,平均每年给湿地公园注水200多万方。

1.2存在问题

1.2.1 工程设施不配套造成输水损失严重

从子洪水库到二、三干渠配水闸6.8公里以河代干输水,水利用率仅为50%,三条干渠到支斗渠计量点的水利用率为60%,从水库到计量点的利用率仅为50%×60%=30%,再者支斗以下的渠道基本没有防渗,控制建筑物也很少,水量损失更大。从斗口计量水量,每亩次灌溉用水平均达到200m3/亩,推算到水库,每灌溉1亩地水库需放水667m3,而理论上计算的亩次灌水定额为73.8m3/亩(亩次最大灌水定额48m3/亩,水利用系数为0.65)。实际灌溉1亩次的水量就相当于理论计算9亩次的水量。

1.2.2 地表水、地下水各自为政,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

现象一:小水改制水井拍卖后,灌区受益村委会为照顾买井人的利益,使其及早收回成本,用井水而不用河水灌溉,造成地表水大量浪费,而地下水严重超采。使得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水井深度由原先的50-100米到现在的150-200米。

现象二:灌溉期间,渠道中上游的受益村庄用河水灌溉的很少,只有渠道末端的受益村才用河水,70%的水量浪费在河道、渠道中,变相补充了中上游村庄的地下水,更助长了用井水不用河水的势头。地下水的无度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严重,使浅层水井报废。

现象三:国家补助的抗旱资金大部分被用于凿井,制定农用电价补贴农民,使井水提水成本严重失真。造成地面水、地下水不公平竞争。

1.2.3 水资源管理无序,缺乏统一领导

灌区内水源地只有一处——子洪水库,而参与水资源管理的单位有山西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管委会、祁县昌源河水利管理处、祁县城市供水公司、祁县农村供水公司。这种多方管理存在扯皮、推诿、利益分配不均、管理交叉等不利因素。严重制约昌源河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协调、发展。

1.2.4 水价落实不到位,严重影响灌区水资源利用的正常发展

1997年地区行署物价局【1997】第74号和县物价局【1997】第26号文件批准的水价标准为:生活用水0.4元/方,工业用水0.55元/方。由于水价落实不到位,只能执行0.2元/方的供水水价。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形势下,城市(工业)供水价格为全省最低,严重影响着灌区水资源利用的正常发展。

2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2.1抓住历史机遇,开源节流

2007年以来,昌源河灌区迎来了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及灌区节水配套工程的历史机遇。十年间,先后对子洪水库、北关水库、鲁村水库、昌源河泄洪闸进行除险加固,使得三座水库、昌源河泄洪闸的防洪蓄水能力有了大幅提升;从子洪水库到二、三干渠配水闸压力管道工程即将完工,到时灌区彻底告别多年以河代干的输水历史,大大提高水库到二、三干渠配水闸的利用率。

2016年东山供水小水网配套昌源河灌区改造工程顺利开工建设。内容包括干渠防渗9.35千米;支渠防渗13.503千米;斗渠防渗14.803千米;农渠防渗6.24千米;渠系建筑物115座。工程项目的实施不仅提高了灌区渠系水利用率,减少了地下水开采,而且为保证城市农村供水、灌区农业灌溉、经济开发区供水、湿地公园生态用水及祁县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2 发展高效节水试验,解放思想闯出一片新天地

灌区应通过转变思路、科技创新,结合灌区实际,以节水增效为中心,通过设施改造利用子洪水库自然水头,从子洪水库向上游受益村铺设一条压力管道,以4万亩保浇面积计算,管道流量为1个流量左右,实现对4万亩保浇面积实行管灌或喷灌;通过灌区各级渠道,在不同的来水年份对受益村实施灵活、不同的灌溉方案,既要调节好当年水库来水量,又要保证农作物适时灌溉,既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又增加灌区经济效益;通过小水网配套改造工程对各级渠系防渗改造的历史机遇,加强灌溉管理,努力将渠系水利用率达到75%左右,同时加大河水灌溉宣传力度,提升沿线村民的节水意识。

2.3 落实水价政策、加强供水管理

在积极落实水价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供水管理,实现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各用水单位应积极推行“智能卡”水费收取模式,保证供水单位能够按时准确收费,达到节约水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2.4改革管理体制,创新思路开拓进取

改变现有的管理体制,实行水资源一体化管理。成立祁县城乡水资源一体化管理机構统一管理、分配昌源河流域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协调昌源河流域范围内的涉水单位。真正理顺供、用水单位关系,平衡各方水费收入,真正做到以水养水、以水养人。共同把昌源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好,为祁县“十三五”期间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030900山西省祁县昌源河水利管理处)

猜你喜欢

祁县干渠洪水
晋中市祁县:倾力打造中国茶文化旅游第一城
山西祁县贾令村狐神庙及其舞台题记考述
南干渠儿童活动空间
图片新闻
晋中祁县种植黄芪 开辟农民致富新路
洪水时遇到电线低垂或折断该怎么办
又见洪水(外二首)
超声波流量计在兰干渠上的应用
东河塘干渠防渗改扩建工程设计
洪水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