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的效果探讨

2018-06-28何玉梅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8期
关键词:掌握情况优良率常规

何玉梅

(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四川 广安 638000)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终身性代谢异常性疾病[1]。此病的发生与患者的遗传因素、存在胰岛素分泌缺陷、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多尿、多食、血糖增高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探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6年1月21日至2016年6月21日在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1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经临床检查被确诊患有2型糖尿病。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55)和常规组(n=55)。常规组患者中有男性30例,女性25例;其年龄为46~78岁,平均年龄为(63.25±2.35)岁;其平均病程为(5.85±0.82)年,平均受教育的时间为(9.12±1.56)年。试验组患者中有男性31例,女性24例;其年龄为45~79岁,平均年龄为(63.47±2.14)岁;其平均病程为(5.80±0.78)年,平均受教育的时间为(9.18±1.49)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对其进行用药护理、生活护理等。在此基础上,对试验组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方法是:1)进行入院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对其进行热情的接待,然后对其病情及心理状况进行综合性评估。向其讲解有关糖尿病的健康知识,并向其发放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以提高其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程度。2)进行饮食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详细地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不良饮食习惯对其病情的影响。结合患者的个人喜好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告知其多进食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的食物,少进食含盐量、含糖量较高的食物,鼓励其坚持执行饮食计划。3)进行身体锻炼健康教育。肥胖是引发糖尿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每天坚持进行身体锻炼,以控制其体重,提高其机体的免疫力。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锻炼计划,并循序渐进地指导其增加运动量,以改善其心肺功能。告知患者在进行运动锻炼期间,随身携带含糖的食物,以防止其发生低血糖。4)进行用药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用药,但部分患者对用药的依从性较差,无法坚持按时按量用药。因此,护理人员应详细地向患者讲解严格遵医嘱用药的意义及重要性,以提高其对用药的依从性。在患者用药后,密切观察其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1)对比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血糖的水平。2)对比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自制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量表评价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该量表的总分为40分。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量表的评分在35分以上,可判定其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量表的评分在25~35分之间,可判定其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为良。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量表的评分在15~24分之间,可判定其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中。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量表的评分低于15分,可判定其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差。3)对比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接受护理后,患者能够按时自行检测其血糖的水平,并严格遵医嘱用药,可判定其自我管理能力为优。接受护理后,患者基本能够做到遵医嘱用药,但不能按时自行检测其血糖的水平,可判定其自我管理能力为良。接受护理后,患者对用药的依从性较差,可判定其自我管理能力为差[2]。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录入至SPSS 20.0统计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的比较

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的水平相比,P>0.05。接受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的平均水平分别为(6.13±1.12)mmol/L、(7.75±1.48)mmol/L,常规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的平均水平分别为(7.35±1.14)mmol/L、(9.53±1.43)mmol/L;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的水平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的比较(mmol/L, )

表1 接受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的比较(mmol/L, )

分组 空腹血糖护理前 护理后餐后2 h血糖护理前 护理后试验组(n=55) 9.62±1.85 6.13±1.12 12.65±2.12 7.75±1.48常规组(n=55) 9.59±1.90 7.35±1.14 12.71±2.08 9.53±1.43

2.2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比较

接受护理后,试验组患者中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优的患者有33例(占60.00%),为良的患者有10例(占18.18%),为中的患者有7例(占12.73%),为差的患者有5例(占9.09%)。试验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优良率为78.18%(43/55)。常规组患者中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优的患者有25例(占45.45%),为良的患者有8例(占14.55%),为中的患者有11例(占20.00%),为差的患者有11例(占20.00%)。常规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优良率为60.00%(33/55)。试验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优良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比较

2.3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比较

接受护理后,试验组患者中自我管理能力为优的患者有38例(占69.09%),为良的患者有10例(占18.18%),为差的患者有7例(占12.73%)。试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优良率为87.27%(48/55)。常规组患者中自我管理能力为优的患者有28例(占50.91%),为良的患者有12例(占21.82%),为差的患者有15例(占27.27%)。常规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优良率为72.73%(40/55)。试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优良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详见表3。

表3 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有学者指出,糖尿病患者若未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可发生皮肤、神经系统、心脏等器官的并发症,从而可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全程健康教育是指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对其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宣教内容包括疾病知识、治疗方案和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等),使其能够正确地看待自身的疾病,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相关的临床研究证实,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对治护的依从性和血糖的达标率,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其治疗的费用,延长其生存期[3]。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的水平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其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优良率和自我管理能力的优良率均高于常规组患者。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降低其血糖的水平,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吴恩杰,关平.全程健康教育用于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7):165-166.

[2] 孔徳涛.全程健康教育用于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12):152-153.

[3] 耿守红.全程健康教育在57例糖尿病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8):135,136.

猜你喜欢

掌握情况优良率常规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常规之外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菏泽学院公共体育课学生篮球规则掌握情况及对策分析
别受限于常规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反馈
论初中数学的复习教学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