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现代农业发展典型调查
2018-06-28任新峰江苏省南通市委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徐海燕王顺祥南通市委办公室
任新峰/江苏省南通市委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徐海燕 王顺祥/南通市委办公室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近年来,江苏省南通市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持续加快,涌现出一批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进村。现以海门市余东镇长圩村和如皋市城北街道平园池村为例,探索人多地少的村发展现代农业之路。
发展基本情况
长圩村现有3208人,1156户,27个村民小组,土地3100亩,耕地2758亩。平园池村现有3354人,996户,24个村民小组,土地4856亩,耕地3556亩。
产业体系。长圩村紧盯市场需求,注重与上海市场的对接与互动,结合本村土地条件,进行农产品结构调整。目前主要是从事蔬菜种植,基本不进行农产品加工,也没有与二、三产融合,是典型的农业村。平园池村主要是种植稻麦,发展了花木、水果等高价值产业,注重一、三产融合,抓住本村荷藕种植特色,建设藕池文化,自建水泥场地出租用于短期商品展销,获取场地租金。在平园池村,经营主体进行结构调整必须符合村级产业规划,并经村同意。
生产体系。长圩村8年前实施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农田水利项目,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经营主体非常注重借助科研院所的力量,与江苏省农科院、沿江农科所的专家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合作。该村的经营主体经常参加各类新产品、新装备发布会,采用新产品新装备的意识较强。农机合作社的机械得益于上级资金扶持,蔬菜大棚也主要来自于财政补贴。该村蔬菜合作社建立了自己的质量检测室,能够自出检测报告。蔬菜合作社与山羊合作社形成了产业互助,蔬菜合作社将蔬菜下脚料送给山羊合作社作为饲料,山羊合作社将羊粪低于市场价格卖给蔬菜合作社,形成生态产业链。平园池村2014年实施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好。村在经营主体的选择和管理上把关,并帮助经营主体搭建科技平台。
经营体系。长圩村规模经营2372亩(含溢出土地122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6%,其中土地流转1792亩(含溢出土地122亩),土地租金稳定在每年每亩800元,土地股份合作280亩,土地全托管300亩。全村以蔬菜专业合作社为核心,发展了欣露农机专业合作社、欣乐植保专业合作社、农地股份制合作社、金瑞谷物合作社、云鑫山羊合作社和七宝家庭农场,成立了圩民蔬菜专业合作联社。这7个主体相互合作,抱团发展,互惠共赢。该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的意识和能力比较强,除云鑫山羊合作社外,6个经营主体的负责人均由村干部担任。蔬菜合作社注册“绿圩”和“天添菜”两个蔬菜商标,拥有绿色食品1个,无公害农产品12个。平园池村规模经营3244亩(含溢出土地60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1%,土地全部进入如皋市超然果蔬农地股份合作社进行整村规划,由合作社对外出租经营,种植稻麦的土地租金每年每亩1100元,种植水果、花木的土地租金每年每亩1550元(村从中提取每年每亩200元的管理费),经营主体要预先缴纳相当于一年租金的履约保证金。全村共有34个经营主体,其中,合作社7个、家庭农场12个、种养大户15个,申请注册了“水绘园”“喀喀好”“各各叫”“禽趣多”“丝誉美”等一批商标。
分析与启示
两村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说明,要强化“一核、两区、三保”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一核”指让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产业兴旺”的基层核心,“两区”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新型农民社区,“三保”指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和财政保障。
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产业兴旺的基层核心。南通市目前正在推进高标准农田、适度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联盟“三个全覆盖”试点,鼓励村集体从事适度规模经营,建设社会化服务联盟,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致富,壮大集体经济。可进一步出台具体文件,全面明确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职责,制定激励政策,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广泛的组织支撑。
如皋市平园池村藕池文化园开园仪式 徐 慧/视觉江苏
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新型农民社区建设作为产业兴旺的突出抓手。可结合编制乡村振兴规划,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在每个镇设立镇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将全镇所有基本农田纳入园区,重点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规模经营招商,健全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在产业布局上实施“1+3”战略。园区成立管委会,财政独立核算,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和其他涉农项目资金直接到园区,招商费用由镇财政单独列支,园区只负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其他社会管理事务仍由镇党委政府负责。南通市农民散居现象显著,1/3的农民使用了全市2/3的建设用地,农田被农村道路过度分割,阻碍了规模经营,并且带来生活污染处置成本高、公共服务距离偏远等问题。在调研中,长圩村提出将动员农民集中居住,为规模经营创造更好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建议依托老集镇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建立新型农民社区,推动“地平整、田成方”,最大限度满足规模经营的需要,将散居浪费的建设用地盘活用于城镇建设,获得的收益用于新型农民社区建设。
把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财政保障作为产业兴旺的重要支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如何体现“优先发展”,关键要加强对农业农村的引导扶持。在组织保障上,各级党委政府要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突出主业主责。在制度保障上,各级党委政府要更好发挥作用,在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上全面发力,注重借智,出台不突破上级规定、贴合本地发展实际的政策措施。比如,建立农业经营主体面对面制度,听取他们的诉求,帮助他们在科技、市场、基层政府、农户之间建立更好的沟通平台。在财政保障上,要扩大农村支出,继续整合涉农资金。比如,加大市区对县区财政支持,将市区每年近亿元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主要投入到县区,扶持县区发展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