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茶配套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2018-06-28陈凌文马永强孙柳境林荣溪
陈凌文,马永强,孙柳境,林荣溪
(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福建省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福建安溪 362441)
茶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惠及三农发展的一个特色产业,对我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福建省在中国产茶省份中占居重要位置,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见证了中国茶产业的发展。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茶叶产量243万吨,比上年增产7.4%,其中福建茶叶产量占全国的18%,茶产业综合产值近900亿元,产量、产值均位居全国第一,涉茶人员占福建人口的10%。福建已形成厦门国际茶博会、福州国际茶博会、安溪茶博会、海峡两岸茶博会(武夷山)和宁德·海丝茶博会等5大茶会展,以《印象大红袍》、安溪西坪铁观音发源地和天福茶博院等为代表的世界茶乡之旅已成为福建旅游新名片。
为加强区域国际合作,打造互联互通的国际合作平台,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正式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直以来都是茶叶的主要产销国和地区。2017年1-4月福建省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茶叶1302.81吨,占同期福建省茶叶出口总量的22.16%。以上数据表明,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入,作为福建特色贸易商品,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把握好这一机遇,茶产业大有可为。
近年来,茶壶、茶杯、茶盘、茶食品、茶桌椅等商品因为茶叶品饮热潮的兴起,而被广大消费者所熟知和认可。茶企的经营数据表明,茶配套产品的销售额在茶叶店销售额的比重逐年提升,甚至超过茶叶本身的销售额。以中国最大的一家民营上市茶企——天福茶业集团为例,其在2016年财务年报中的数据显示,茶配套产品的销售额已经超过茶叶产品销售额,比重占全部销售额的60%。由此可见,对茶配套的研究已经成为市场、产业、企业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成为茶叶经济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 茶配套相关概念
学术界没有茶配套这个称谓,只是市场对茶具、茶包装等分散的通俗称呼,等产业形成规模后,市场需求逐渐凸显,即与茶叶相关的产品统称为茶配套产品[1]。2011年5月,安溪县在筹备第一届“安溪茶配套商品展览订货会”时,因需要一个能涵盖产业、又定位明晰的称谓,于是选定了“茶配套”[2]。为推动茶配套产业的快速协调发展,促进我国茶产业链全面发展,2014年6月21日在北京成立了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茶配套专业委员会。
当前,学术界尚未对茶配套形成统一清晰定义,认为以茶具、茶叶包装、茶叶机械范畴为主,也有认为包括相关摆件,文化产品等[3-5]。本文主要结合实务界对茶配套的认知以及少量文献中跟茶配套相关的文献,即“配套产品”、“周边产品”、动漫产业案例的理论进行研究,进而从学术上提出茶配套、茶配套产业、茶配套产品概念,具体详见表1[6-10]:
表1 茶配套相关概念汇总
1.1 茶配套
“配套”一词,是指把整个行业定位于从属、服务的位置,有自己的理解与理念。茶配套就是指服务好茶产业的发展,以及制造和销售、传播以茶为主题衍生出的产品。茶配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常意义上,把茶配套产业作为茶配套的广义解释,而茶配套产品作为茶配套的狭义解释。
1.2 茶配套产业
茶配套产业是指以茶为媒介,以农民、企业和消费者为服务对象,涉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包含茶叶种植、加工、营销、茶消费,茶旅游,茶文化传播的产品、设施、场所和服务,是以茶为纽带的茶产业周边的产业,是茶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茶配套产品
茶配套产品是指与茶相关的商品,它服务于茶产业链的上游、中游和下游,既包括有形的商品,也包括无形的服务。
1.3.1 茶配套产品分类
伴随着茶产业发展过程不断丰富内涵。根据用途划分,茶配套产品可以划分为三大类:生产服务类茶配套产品、消费促进类茶配套产品和文化衍生类茶配套产品。
1.3.1.1 生产服务类茶配套产品:包括茶包装、茶机械等,其主要功能是服务于茶叶种植和生产过程;
1.3.1.2 消费服务类茶配套产品:包括茶具、茶食、茶摆件等,是满足消费者茶叶品饮、观赏功能需求的产品;
1.3.1.3 文化衍生类茶配套产品:主要包括茶旅游、茶艺表演、茶博会等,这类产品附加值高,对于培养茶叶品牌消费者忠诚度起着重要作用。
1.3.2 茶配套产品特点
1.3.2.1 综合性:茶配套产品的综合性取决于茶产业链的综合性,既包括了茶机械、茶包装为代表的物质产品,也包含茶旅、茶道、茶艺表演为代表的精神产品;涉及茶叶种植、加工和消费的三大产业,其综合性主要是为了满足茶叶生产者、消费者日益变化的需求。
1.3.2.2 对象性:茶配套产品对象性指的是服务对象的一致性。茶配套产品是满足茶叶种植、加工、营销和文化传播需要的衍生产品,其服务对象为茶叶生产者和消费者。
1.3.2.3 高附加值:茶配套产品高附加值指的是文化、创意是茶配套产品其主要价值体现,而非功能价值,茶配套产品是茶产业链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1.3.2.4 主题性:突显和表达茶文化内涵是茶配套产品主题性体现。茶配套产品涉及范围广、种类丰富,但均离不开茶文化主题。
2 发展茶配套产业的意义
2.1 供给侧结构改革需要
茶产业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是茶产业供给侧的主要矛盾所在。茶产业链供给侧改革是实现茶产业资源有效配资,提高全要素生产力,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茶产业链供给侧改革,就是要通过发展茶配套产业,优化茶产业链体系结构,由资源利用型生产结构向创新型、复合型生产结构转变,全面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是涉茶企业做大做强,全面提升茶产业链综合效益和整体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2.2 茶产业链升级需要
产业链全面可持续发展建立在供需关系和内部分工协调基础上,而产业配套性是产业供需关系和内部分工协调体现的重要指标。因而,通过发挥产业链每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通过配套产业发展来保证全茶产业链的持续发展[11]。通过茶配套产业的发展,梳理茶产业链上中下游之间的关系与通道,提高茶产业链中产品的附加值,使茶产业链上中下游连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茶产业链的全面发展。
2.3 消费侧结构升级需要
茶配套产品实质上是茶与文化生活链接的载体,是实现消费的重要通道,其本质目的是服务于日益丰富的茶文化消费需要。茶叶消费不仅是满足于止渴的功能性需要,更多的是满足于消费者个性化、时尚性、象征性和便捷性的客观需要。茶配套要贴近大众世俗生活,用充满创意、趣味的产品把更多的消费大众吸引进茶的世界。茶配套产业的发展,是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个性化、时尚性、象征性和便捷性需要的最好体现。
2.4 茶产业链国际化需要
我国是茶起源国也是产茶大国,20多个产茶省,8000多万茶农,2016茶产量达到243万吨,其中茶叶出口32.9万吨,出口产值14.8亿美元,平均单价4518美元/吨,平均单价较低,受制于国际市场相关技术标准和饮茶习惯的不同,我国茶产业在全球市场份额较小,竞争力较为薄弱。而发展茶配套产业是消除贸易壁垒,弘扬我国茶文化,提高我国茶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发展茶配套产业,为世界茶农、茶企和茶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传播中华茶文化,是我国茶产业链走向国际化的现实需要。
3 福建茶配套产业发展SWOT分析
作为茶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茶配套产业的发展与茶产业发展密不可分。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茶配套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多,使得茶配套产品品类不断丰富,功能不断完善。基于福建茶配套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运用 SWOT(S:优势、W:劣势、O:机会、T:威胁)分析方法,对福建茶配套产业发展分析如下:
3.1 福建茶配套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3.1.1 产业集群,区域产业联动效应
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同一产业领域的若干企业及其上下游服务企业大量聚集,形成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产业集群不仅能使区域内企业提升资源利用率和降低成本,更能实现企业信息共享,联合行动,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并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
2016年福建省涉茶产业综合产值近900亿元,位居全国第一位。福建是全国最大的产茶省,已初步形成集茶叶种植、粗精加工、深加工和销售、配套产业于一体的产业链。相关产业集群配套正常法规也逐步完善,《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是全国第一部规范茶产业链发展地方性法规。福建现已逐步形成以安溪、武夷山、宁德三地为中心的茶叶产业集群,依托于区域茶产业带动效应,茶配套产业和茶产业相互促进,有效联动。
3.1.2 种类丰富,产品结构日趋完善
茶配套产业是一个以茶为媒介的综合性产业,涉及范围广,涵盖茶机械、茶包装等生产服务类产品,茶具、茶装饰等消费服务类产品和茶博会、茶旅游等文化服务类产品。丰富的产品种类和完善的产品结构是茶产业链平衡发展的需要和必然选择。
福建茶配套产业基础设施齐全,产品种类丰富,产品结构日趋完善。茶包装、茶机械和茶具等传统产品品类在福建茶产业发展过程中已初具规模,区域特色显著。而随着茶旅游和茶会展的兴起,福建已形成《印象大红袍》、安溪西坪铁观音发源地和天福茶博院等为代表的世界茶乡之旅经典旅游线路和以安溪、武夷山、厦门、福州为中心的茶会展、茶博会体系,通过文化与旅游宣传展示,会展营销带动,全面促进茶配套产业链提升发展。
3.2 福建茶配套产业发展劣势分析
3.2.1 龙头品牌缺乏,服务理念滞后
茶配套是茶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新兴产业形态。现阶段,福建省专业化从事茶配套产品生产和服务的企业较少,主要以企业中一个部门或一条生产线形式存在,规模小或散户经营,专业化程度较低、特色优势不显著,福建茶配套企业竞争力较弱。产业集中化程度不足,龙头企业缺乏,使得福建茶配套产业品牌形象无法突显。
同时,服务理念的滞后也是福建茶配套产业发展的又一劣势。茶配套产业其本质是服务于茶产业本身,而多数茶配套企业由散户或农户自主经营转化而来,服务理念滞后,缺乏服务营销意识。对消费者需求变化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细分市场针对性产品设计与营销,产品同质化严重。
3.2.2 文化内涵不足,专业人才缺失
主题性和文化内涵是茶配套产品的主要特征,茶配套产品也是茶文化内涵的重要表现方式。福建茶配套产品设计仍以功能性价值为主,审美要素和茶文化内涵要素挖掘不够,缺乏时代元素和细分市场特色产品。以茶具、茶摆件为主的消费服务类茶配套产品同质化严重,而茶旅游、茶会展等文化衍生类茶配套产品在服务环节中对茶文化挖掘不够,无法突出其茶主题形象定位,对茶叶消费者吸引力不足。
同时,专业人才匮乏也给福建茶配套产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行业协会和高等院校在茶配套人才培养建设能力有待提高。现有的茶产业人才培养机制主要以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和茶艺表演人才培养为主,对从事茶叶营销、茶旅游、茶会展等茶配套产业专业化人才培养缺失。
3.3 福建茶配套产业发展机遇分析
3.3.1 政府重视,协会推动
《农业部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和促进新型业态发展,引导茶产业与休闲、旅游、文化、康体养生等深度融合。茶产业是福建省传统优势产业,为促进和推动福建茶产业链优化升级,福建省相继出台了《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提升现代茶产业发展水平六条措施的通知》等相关政策,推动茶包装、茶机械和茶具等茶配套产品发展。
中茶协茶配套专委会成立并落地福建安溪,为福建茶配套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和良好保证。中茶协茶配套专委会的成立,对涉及茶配套产业相关政策、法规的发布,对行业市场信息、技术合作和资源共享,对进一步规范福建茶配套产业发展,全面提高福建茶配套产业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3.3.2 “一带一路”政策推动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福建茶配套产业发展带来了新发展机遇。“一带一路”覆盖了全球44亿人口,也是全球茶叶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区域,蕴含着巨大的茶配套市场空间。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互联互通平台的建立,区域之间政策扶持、通关手续简化等都将对福建茶配套产业走向世界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福建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我国重点产茶区,在茶文化的传播和弘扬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发展茶配套产品是弘扬和传播中国茶文化的重要举措。“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有助于在国际市场普及和推广福建茶配套产品,助推福建茶配套产业发展。
3.3.3 健康养生,理念推动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大健康产业正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养生与健康理念的逐渐普及,消费者对饮食健康更加注重,而茶是全球公认的健康饮品,养生与健康理念推动,将对茶配套产业发展带来极大的机遇。茶叶天然具有的绿色和健康的属性,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随着健康理念的普及,茶配套产业的发展,将渗透到居民生活的各个领域中。
茶产业是健康产业大体系中的一部分,茶也正由普通农产品向工业品和营养保健品转化,这就要求以更加生态、有机的方式对茶种植、加工、销售和消费等环节进行升级重组,这一过程将对茶配套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茶庄园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内涵深厚,随着安溪、武夷山等茶庄园的逐步完善,茶文化旅游已成为休闲和康体养生的新选择。
3.4 福建茶配套产业发展威胁分析
3.4.1 区域激烈竞争带来巨大挑战
随着近年来国内茶叶市场日益发展,周边浙江、广东等省份茶配套产业发展迅速,福建茶配套产业面临激烈竞争。浙江是我国绿茶的主要产区,具有悠久的茶文化和历史,随着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落户杭州,长三角经济圈区位优势和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加之茶产业基础,为杭州发展茶配套产业提供了坚实基础。
而广东是乌龙茶的三大产区之一,也是红茶的主要产地,广州和深圳的茶产业博览会已获国际认可,而广东梅县雁南飞景区作为全国唯一茶文化旅游5A景区,对广东的茶文化传播和茶旅游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其他省份区域茶配套产业的兴起将对福建茶配套产业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
3.4.2 消费理念升级引发产业调整
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提高,消费者对茶配套产品的需求不再是满足实用功能,对于文化的承载、使用的便利程度、生态环境保护和个性化元素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和需求,而年轻消费者正在成为茶配套产品新的消费力量。福建茶配套产品主要仍以传统设计为主,茶博会、茶旅游等文化服务类茶配套产品也处于起步阶段,年轻化、时尚化和流行化元素在产品设计中较少体现。
福建茶配套产业品牌形象尚未完全确定,专业化从事茶配套生产和服务的企业较少,品牌知名度不高,消费者对品牌产品的购买习惯将迫使福建茶配套产业结构升级,向茶配套产品精致化、个性化和品牌化发展转变。
4 福建茶配套产业转型升级
4.1 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带动茶配套产业走出去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是促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的重大举措,是加强区域共同合作、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茶配套产业的发展不仅是为茶农、茶企和茶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更是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国际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全球茶叶的主要产销国和地区,茶产业链是福建的传统优势产业,福建发展茶配套产业应积极响应“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实施走出去战略,同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政策沟通、资金通融和贸易通畅的贸易合作机制,对不同国家地区茶配套消费情况进行科学调研、细分市场,不断提升茶配套产品质量和功能品质,建立福建茶配套协会,注重茶配套企业品牌形象的建设和宣传,全面提升福建茶配套产业在国际茶配套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4.2 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促进茶配套产业做大做强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紧跟市场需求变化,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由过度资源消耗、数量优先向绿色生态可持续、注重质量需求转变。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压力大,要素配套不合理是现阶段茶产业链的突出问题。
福建茶配套产业发展应充分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积极扶持茶配套龙头企业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益,优化茶配套企业经营模式和营销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和文化内涵挖掘,推进产业深度融合,逐步建立“互联网+”“旅游+”、“生态+”等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茶配套产业服务型功能,推动茶产业链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做大做强福建茶配套产业。
4.3 结合全国产茶省发展定位,引导茶配套产业转型
茶产业是我国传统特色农业产业,也是一些地区经济支柱产业。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位于全国四大产茶区中华南产茶区,是我国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的主要产区。茶叶产业链是福建省传统优势产业,2017年8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七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茶叶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091亿元,比2016年增加218亿元,年均增长5.7%。
为推动福建茶产业链千亿产值目标,茶配套产业作为茶产业链消费增长的重要一环,发展福建茶配套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依托福建完善的茶产业链体系和产业集群优势,福建发展茶配套产业应充分发挥安溪、武夷山、福州、厦门等茶产销中心带动效应,注重质量建设,打造区域品牌优势,逐步建立设施齐备、交通便利、服务完善的区域性茶配套交易市场。同时,发挥人才优势,依托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茶配套产业人才高地,挖掘茶配套产品文化内涵,树立品牌形象。
4.4 顺应消费者需求变化,夯实茶配套产业升级
茶叶消费不仅仅只是满足消费者止渴需要,同理茶配套产品也不仅仅满足茶附属的功能需要。茶配套产品设计应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消费者需求变化,融入时尚和个性化元素,方便快捷和优质服务相融合,不断丰富茶配套产品种类和功能,提升茶配套产品附加值。
福建茶配套产业的发展,应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茶配套消费者需求和偏好有效分析,改变传统的营销思路与方式,精准定位目标市场,提供精准和优质化服务,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在同消费者的互动过程中,推动产品服务质量改善和产品创新。茶配套企业应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和跨界合作,共建信息数据库,进行跨界宣传推广,全面扩展茶配套市场,提高行业竞争力。
5 小结
随着茶产业的发展,相关配套产品和服务孕育而生。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茶配套产业发展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促进了茶配套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基于对相关文献的梳理,笔者认为茶配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分别就茶配套、茶配套产业和茶配套产品等相关名词进行了定义。福建茶配套产业发展优势显著,但与此同时,龙头品牌缺乏,服务理念滞后和文化内涵不足,专业人才缺失两大因素限制着福建茶配套产业发展,而区域外部竞争激烈,消费者消费理念的升级改变又给福建茶配套产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威胁。就提升福建茶配套转型升级提出四点建议,一方面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国际化战略,全面提升茶配套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形象和竞争力;其次积极实施产业融合,拓展茶配套产业,做大做强茶配套产业;第三,立足福建茶产业现状,结合在全国产业定位,树立福建茶配套产业形象,引导茶配套产业转型;最后,积极响应茶配套消费需求变化,针对性开发产品,精准营销,夯实茶配套产业升级。
[1]创意不断,精彩纷呈[J].茶世界,2015(6):32-33.
[2]中茶协茶配套专委会:一业兴 百业荣[J].茶世界,2014(7):46-47.
[3]郑方行.茶配套点睛茶文化的灵动音符[N].中华合作时报,2012-10-09(B01).
[4]林爱娥.安溪要做“中国茶配套第一县”[N].福建日报,2013-03-17(005).
[5]毛欢喜.安溪发展茶配套产业大有可为[N].中华合作时报,2012-07-24(B03).
[6]施娟,李施玥.品牌延伸:动漫周边产品的研发与细分营销[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3(2):29-31.
[7]周洪凯.附属产品设计[D].湖南大学,2006.
[8]申明倩.红木周边产品研究[J].艺术与设计,2015(12):94-96.
[9]张珊珊,竺长安,孙立婷,等.配套产品的扩散模型研究—以美国汽车与配件市场为例[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3(12):1020-1025.
[10]张骁.皮影艺术周边产品开发的可行性探究—以罗山皮影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6.
[11]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茶配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J].茶世界,2014(6).
[12]郑旭霞.茶树新品系“武阳早”和“武阳香”的选育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