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本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8-06-27李显光

农家科技 2018年3期
关键词:分蘖分化尿素

李显光

近年来,隨着科技培训的普及推广,广大稻农的种田水平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一般年份公顷产量能达到17000—18000斤以上,但调查发现,当前我市的水稻生产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在本田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品种的增产潜力不能充分发挥出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的水稻生产向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我市水稻本田管理中主要存在四个问题:第一施肥不科学;第二插秧质量差;第三水层管理有问题;第四不重视水稻本田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一、施肥不科学

第一,N、P、K配比不合理,N肥量过大,导致水稻稻瘟病、纹枯病加重。水稻的施肥量要因品种而异,如果是分蘖力极强的散穗型品种,中肥地块,一般公顷施纯N300斤,纯P100-150斤,纯K150-200斤;如果是分蘖较少的直立半直立穗品种,中肥地块,一般公顷施纯N350-400斤,纯P100-150斤,纯K100-150斤。另外,应适当施一些锌肥和硅肥。

第二,在施肥方式上,不能做到全层施肥,导致肥料利用率降低。全层施肥是在翻地前和耙地前,将肥料均匀地施到田间,经过翻地、耙地将肥料混合在不同深度的耕层中,缓慢释放,不仅生育前期能供给植株养分,而且养分供应能达到幼穗形成期,比表层施肥利用率可提高20%左右,是一种省肥高效的施肥方法。

而我市多数农户在施底肥上,一般都是在翻地前全部施入或者在翻地前不施,在耙地后全部施入;而追肥也只在缓苗分蘖期追一次。科学的施肥方式应根据水稻整个生育期的吸肥规律来确定不同时期的施肥量。水稻一生中各生育期对氮磷钾的吸收是不同的。比如水稻分蘖至穗分化期是水稻一生中吸收氮最多的时期,约占氮肥总量的65—70%;返青至分蘖期占15—20%;穗分化至抽穗开花期占15—20%,抽穗至成熟期占5—10%。水稻对磷的吸收自分蘖开始至成熟吸收量差异不大,吸收量最多也是分蘖至穗分化期。水稻对钾的吸收主要是穗分化至抽穗开花,约占60%,其次是分蘖至穗分化期,约占35%,也就是说分蘖至抽穗期水稻几乎吸收全部钾肥,抽穗后基本不吸收。因此生产上我们提倡底肥全层施(0—18cm或20cm),追肥分次施。用尿素、二铵、氯化钾(硫酸钾):翻地、耙地前施入全部的二铵、氯化钾(硫酸钾),尿素的50%(一般翻地前施入氮肥总量的30%,P、K肥总量的60%;耙地前施入N肥总量的20%,P、K肥总量的40% );缓苗分蘖期追尿素的20%,穗分化期(7月初)追尿素的30%;用复混肥、尿素:复混肥在翻地、耙地前全部施入,尿素缓苗分蘖期追70%左右,穗分化期(7月初)追尿素的30%左右。根据我市土肥站多年测土结果,我市水稻总体施肥原则是重氮,磷、钾配合使用。

二、插秧质量差

插秧质量对秧苗的生根、返青的快慢、分蘖的早晚、产量的高低都有很大的影响。插秧首先要按行距、穴距和每穴苗数的要求,实现确定的插秧规格,其次插秧要做到浅、匀、直。尤其是要注重浅。浅插是促进早返青早分蘖的关键措施之一。一般插秧深度不宜超过3-4厘米,这是因为浅插使秧苗根系和分蘖节位处于通风良好、土温较高、营养条件优越的泥层中,秧苗返青快,分蘖早。据测定表土3-4厘米的土温比6-8厘米的土温要高2℃左右。如果插秧过深,秧苗因不能萌发而休眠,分蘖节位便伸长,形成所谓的地中茎,出现二段根或三段根现象,直到接近地面,土温较高、通气较好时才能长出分蘖来。这样分蘖节位便上移,分蘖发生晚,而且养分消耗在地中茎的生长上,发根力差,常导致僵苗不长。另外浅插还能提高光能利用率。浅插使秧苗呈扇状散开,能截获更多的光能,提高了水稻前期生长的光能利用率,因此浅插是提高栽插质量的重要环节,其次浅插能减轻植伤,有利于水稻早活棵、早返青和早分蘖。早出生的分蘖穗总粒数和成熟粒数多,有的甚至比主茎还要多,这对提高水稻产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水层管理有问题

当前多数农户都是只灌水不排水,完全忽视晒田这一重要过程。结果导致有效分蘖不足、无效分蘖增加、根系发育不良、抗病力下降、抗倒伏能力差等现象,严重阻碍了水稻产量的进一步提高。科学的灌溉技术应根据水稻需水规律以浅水灌溉为主,在插秧后至成熟期应采取浅、湿、晒、浅、湿的间歇灌溉方法,以提高地温、保证根系活力、促进早生快发。

水稻浅、湿、晒、浅、湿间歇灌溉方法:

1.浅水栽插返青:此时水层保持在3厘米以内,栽后7天能自然落干或排干田水,晒田2-3天。浅水可以掌握株行距一致,插得深浅一致,插得浅,插得直,不漂秧,不缺穴,返青也快。

2.分蘖前期湿润,分蘖后期晒田:分蘖前期为增强根系活力,促进分蘖早发,要保持田面湿润,协调水气供给。这样可以提高水温、土温、又有充足的氧气供根生长,根系发育好,吸收能力强,有利于早分蘖,多分蘖,能够争取较多的大穗。够苗后,为了抑制无效分蘖需进行晒田,一般采取轻晒,第一次晒田不陷脚,田边开鸡爪裂时灌跑马水再晒,反复多次。

3.孕穗中后期及灌浆前期保持浅水层:这一时期约在抽穗前15天和抽穗后15天左右,是水稻需水最敏感的时期,要建立1-2厘米的浅水层,抽穗前后可适当落干,保持根系强健。

4.乳熟期保持湿润:此时一般3-5天灌一次跑马水,黄熟期由湿润到落干田水,以便收获。

四、不重视水稻本田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水稻本田病虫害主要是水稻纹枯病、水稻稻瘟病、水稻二化螟、细菌性褐斑病、稻曲病等。当前多数农户对水稻纹枯病、细菌性褐斑病、稻曲病等认识程度不够,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而对稻瘟病、二化螟是年年防,但由于防治时期不当或防治方法不当,导致防治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猜你喜欢

分蘖分化尿素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玉米分蘖产生的因素及去留对产量的影响
尿素价格有望反弹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高梁去留分蘖比较试验初报
SODm尿素和普通尿素肥效对比试验
水稻旱育秧、温室两段育秧在分蘖与成穗上的差异
《诗经·大车》正音与谈部中古分化探
夏玉米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混施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