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技校生德育教育缺失现状、原因分析与探讨德育教育的几个主要问题

2018-06-27苏江

速读·下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技校生

苏江

摘 要:“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本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核心。因此在技校生中的德育工作一直迫切要求放在重要位置。多年来,由于技校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农村生源占有大多数比例,还未就读技校之前,很多早已染上不良习俗,加上技校生年龄上的特殊性,导致在德育教育方面增加很大压力和困难。本文分析了技校生德育教育缺失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分析,从中得到启示,指出探讨德育教育的几个主要问题,为德育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技校生;德育教育缺失现状;原因分析;几个主要问题

技校生未来将会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根据技校生年龄上可塑性较强的特点,在校期间需注重培养他们健康人格、美好心灵。“人者,德为先”,加强自身品德修养,树立正确人生观,注重内涵发展,为走向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一、“德育”的主要含义

“德育”主要是指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中华辞海释义为:把一定的社会和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渗透于学校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

二、目前技校生德育教育缺失现状

1.技校生大多数的生源来自农村山区,从整体来看,素质较差。进校后,虽然接受德育教育,但无奈“山河易改,本性难移”,效果甚微。

2.技校生对人生职业理想追求缺乏动力。三年技校生活生涯后,又返回家乡,过着得过且过,“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空虚生活,缺乏奉献社会、创业与艰苦奋斗精神,境况堪忧。

3.技校生由于年龄上的特殊性,大多数处于年满14~18周岁之间,青春期的逆返心理特征表现较为强烈,同时具有动荡性、自主性和闭锁性的特点,缺乏自信、自强信心,一不注意处理好自身状况就会造成失误。

4.在当今网络中的多元文化冲击下,造成技校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扭曲,崇尚低俗之风,道德意识薄弱,缺乏集体荣誉感,重视个人利益,忽视集体、国家利益,社会责任感严重缺失,忧患意识薄弱。

三、技校生德育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1.社会方面:现在正处于社会市场体制、多元文化背景时代,缺乏素质教育,淡化责任引导,个人主义、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等大量存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体为本位、个体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媒体过多渲染色情、暴力、庸俗文化等反面典型和外来文化的渗透冲击,造成学生思想困惑、甚至迷失。特别是对手机、电脑的强烈依赖延伸到对现实的厌倦与冷漠,导致人格自我異化、缺乏信心,不愿与人交往,严重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2.学校方面:有些学校缺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些学生存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整个社会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认识不足,导致吸烟、酗酒、打架、偷窃、破坏公物和厌恶读书等不良现象时常发生,不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缺少社会责任心和合作精神,缺少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精神;在心理健康辅导方面还不够完善:一是缺少心理辅导、咨询机构,难予在制度上得到保证。二是欠缺辅导、咨询师资,辅导次数及资料少。三是学生接受辅导积极性不高,莫不关心。

3.家庭方面:现在“90后”“00后”的独生子女较多,家庭功利主义思想较为严重,教育方法严重不当,家庭暴力经常发生,忽视人格教育。一方面,物质方面较为富足的家庭,其子女长期受家长溺爱,贪图享受,缺乏奉献精神;另方面,困难的家庭,有的父母离异、有的父母上城打工,其子女长期自小留守,缺乏关心,缺乏爱的环境下成长,心理孤僻,行为放任自由,人格上受伤害,意志薄弱,难以成才、难以健康成长。

4.个人方面:由于年龄上的特殊性,社会经验少,看问题较片面,容易冲动,缺乏自信,消极遁世,虚荣心较强,易产生高消费攀比心理,给家庭带来较多的经济负担,甚至个别学生还辍学了。

四、探讨德育教育的几个主要问题

如上所述,由于各方面原因造成德育教育缺失现状,也导致了技校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缺失,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身为教师就应该更有责任、有义务服务广大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习目标,帮助他们确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以积极态度去实现人生职业理想。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德育教育的几个主要问题:

1.重视德育师资队伍建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育为本,在于教师。教师在道德品质和学识学风等各个方面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而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唐朝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那么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不仅能传递知识,更应该传递正能量、传递正确理念、传播正确思想,更重要的是“立德树人”。所谓“立德树人”,就是只有以德为先,才能树立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同时,教师凭着自己扎实专业基础,运用渊博丰富知识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影响、教会学生,将言传与身教结合起来,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技校中普及德育教育教学。未接受过德育教育教学班级的学生在价值取向上明显出现错误偏差现象:一是重视自身利益和现实利益,忽视集体利益、甚至国家利益。例如:比较强调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倾向,片面追求个人利益和张扬个性,淡漠、忽视集体荣誉感;二是重视物质利益,忽视理想信念的追求。例如:追求物质享受,为物质利益而学。这种功利主义学习态度导致了在道德行为和物质利益取舍时,往往更看重物质利益,缺乏人生职业理想追求,道德意志薄弱,更谈不上为社会奉献。

在现有的德育课程中穿插着许多优秀传统文化,穿插着古、现代名人感人事迹等典型案例,能使学生深受中国精神的影响,让每个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中得到熏陶,自觉确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公正平等原则给每个班级学生普及德育教育教学课程,使每个学生在深刻体验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中得到思想升华。

3.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开展实践化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提高学生文化水平、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人文教育,人文精神被削弱现象日益严重,这不仅是德育教育缺失,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失误。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需注重实践在思想品德养成中的重要作用,如通过开展“亲情”、“感恩”、“志愿”等实践化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来作为对学生操行的考核。这样,德育教育教学才能以更加丰富多彩的面貌让学生入眼、入脑、入心,使学生体验到“知行合一”境界。

4.重视对技校生的德育心理教育,树立正确的心理教育理念。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具备健康心理。否则,遇事很容易出现失误,甚至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例如:2015年底某技校学生在台湾间谍指使下,将定时拍军舰照片传送到台湾,后来被判刑;2017年某技校学生参与社会持刀抢劫事件,后来被当地公安局送到教养所;还有,技校生中较多存在早恋现象,影响了学习、甚至身体健康。从这些许多的事例中,一方面反映了技校生普遍存在着心理不成熟,甚至心智还未健全;另方面反映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存在着问题。为此,每个技校需创新具有符合本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新途径。下面就探讨几点内容:首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完善心理咨询机构,扩大服务范围,甚至面向全校师生,提高服务质量,定期聘请专业人员到校开展讲座、座谈、咨询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关怀、集体温暖,找到归属感。其次,调查收集学生心理健康信息,为心理上有偏差或已经咨询的学生健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跟踪记录近阶段心理状态、学习生活状况和性格变化等,并及时疏导不良情绪,加强家校联系,减轻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压力,也可以合理地利用新媒体如微博、微信、QQ等方式来提升心理教育工作的效果。再次,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因此让学生之间的相互咨询作为一种重要咨询形式,特別是同班、同宿舍的学生更容易互相沟通,更容易倾诉心声,达到缓解情绪、降低心理问题产生几率。另外,以心理健康活动月、活动周为载体,大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生活氛围,使学生自觉关心自己,也关心别人,逐渐促进身心健全。

5.在微时代办好“慕课”平台,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网络体系建设。积极发挥互联网正面作用,拓展网络化传播渠道,积极渗透传统文化,提高德育教育教学实效性。对学生提供在线课程,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新媒体,以人为本,在尊重学生自我发展基础上,让学生可在网上学习视频课程,手机下载App也能随时随地学习,即时交流和探讨,增强了德育教学互动性,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认同度。

6.德育工作不仅是提高民族道德素质的重要方式,也是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在今年,教育部门重视强调在高校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象春天般温暖吹进了校园大地,技校德育教育教学工作也增添了活力。从此,德育课程再也不会成为学生的“自习课”、“睡觉课”、甚至“必逃课”。老师通过“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方式,给学生以真实情境和感柒,促进学生道德素养提升和道德行为的生成。还积极创新思政方法,以服务学生、实现和维护学生利益出发,激发学生心理共鸣。从小事做起,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体现责任意识,通过道德知识传授与道德行为养成密切结合,以先进典型道德力量和伦理精神鼓舞、发掘学生道德潜能,养成责任意识。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工作人人有责,要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一名合格的公民,德育教育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每一位老师、家长的责任。在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三位一体”中,学校教育不仅要引领社会教育,而且要辐射家庭教育,而老师在这“三位一体”中发挥桥梁引导作用,掌握学生思想变化新特点,积极探索德育教育教学新途径,把德育教育教学与校园文化有机联系结合起来,摆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德育教育教学中的核心位置,发挥德育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培养能实现个人职业理想、能成就高技能人才梦想、能为实现未来“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技校生。

参考文献

[1]教师[M].2016,278:26-27.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德育第二版[M].第1册.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技校生
让学生成为情绪的主人
技校生怎样学好直流电路知识
关于技校生德育教育的几点建议
网络购物背景下技校生消费者从众心理的分析——以淘宝双1
技校生在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