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2018-06-27张素侠

神州·中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鲁迅课文情感

张素侠

摘要:德育教育是对人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以及道德意志的培养。初中生正值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无可厚非。

关键词:挖掘文本;渗透德育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语文学科人文内涵对学生思想品德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尤为重要。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呢?笔者在语文教学中深入挖掘文本,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初有成效。

一、了解课文写作背景,挖掘课文主题思想,渗透德育教育。

每一篇课文都它的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全部题材的叙述和描写所表达的中心意思。它贯穿着文章始终,体现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和思想,或透露作者一种情感和意向。了解作者及课文写作背景能够更好地把握课文主旨,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例如我在教学《我爱这土地》一课时,我向学生介绍作者艾青,提问:作者深爱这土地,你能感悟到什么?生:能深深感悟到作者那份浓浓的爱国情感。介绍创作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时提问:1937年至1945年在我国正处在怎样的时期?了解那个时期,你又有怎样的感受?生: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祖国的大地上肆意横行。这样和学生的对话,引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无比憎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音像资料创设情境,渗透德育教育。

多媒体作为现代教育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其声音、影像等资料的呈现,将学生带入到身临其境之中,潜移默化地滋润学生的心灵。如在教学《济南的春天》一课时,通过北方的冬天冰雪覆盖,北风呼啸和济南的冬天青山绿水,景色如画两个画面的鲜明对比,衬托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让学生在景中学文,在文中悟情,感受作者对济南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

三、通过有感情朗读,体验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渗透德育教育。

有感情朗读能够让读者、听者与作者的感情交融,产生思想共鸣,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思想教育效果。例如我在教学《少年中国说》一课时,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让学生要深刻領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接着我给学生做了示范,让学生感悟朗读的方法,然后交给学生朗读技巧:吐字清楚,发音响亮,把握语速,掌握轻重,调整语调。最后配乐渲染。学生读的激情澎湃,情感飞扬,浪高过一浪,爱国情感瞬间弥漫课堂,立志报国思想油然而生。

四、挖掘文本内涵,深入讲解课文内容,渗透德育。

德育教育是课文的灵魂,课文是德育教育的承载体,没有载体的德育教育不存在,没有灵魂的课文不动人。因此,语文教学要分析课文内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深入理解,将德育渗透其中。如在教学《有的人》一课时:

1、诗歌的魅力不仅仅表现在它有明显的节奏,更表现在它独特的写法上。读这首诗,你能发现什么?

生:对比、对照两种写法:每小节中有对比,2、3、4小结对比的是有的人对人民的不同态度;5、6、7小结对比的是有的人的不同结果;其实这两部分内容之间又是一一对照的。

2、对待不同的人,势必会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表情和不同的语气。请同桌同学两两对读,二至四节,看看谁最能读出臧克家的心声。

3、请将诗歌二至四节中的“有的人”用自己的语言替换成某一类人。

4、看课文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可诗中却没有提到鲁迅的名字。你能从诗篇中找到鲁迅的影子。

5、这首诗只是在赞扬鲁迅一个人吗?在我们的记忆中,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人也和鲁迅先生一样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让我们把深深的敬仰献给那些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人。引读描写鲁迅的诗句。

在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中,培养鲜明的爱憎情感,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死亡的道理。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白自己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开展丰富活动,发挥学生潜在能力,渗透德育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学生增强素质的另一途径。例如:我在教学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课文改写、续写,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接龙比赛,收集简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讲演等。这些活动丰富学生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也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情感。如古典诗歌朗诵、讲成语故事,让学生们既能掌握朗读、讲演的技巧,又让学生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六、联系生活实际,关心国家时事政治,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教学更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不但让学生学以致用,更应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树德立人,具有责任感和荣辱感。如在教学《我爱这土地》让学生联系当前钓鱼岛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我组织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同时让学生以国家主席的身份,分析钓鱼岛问题,写出方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荣辱,增强责任感。

德育教育无处不在,渗透在语文教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只要细心揣摩,将德育教育有机 地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定能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鲁迅课文情感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背课文的小偷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鲁迅《自嘲》句
情感移植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