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动力学解题思路分析
2018-06-27丁一凡
摘要:在高中物理学习方面,动力学相关知识点不仅难度较高,其变式类型也较多,因此,不同类型的题目其解题思路也有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以高中物理动力学解题思路为研究内容,从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以及物理动力学知识体系的综合运用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对于此类题目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高中 物理 动力学 解题思路
从目前高考内容来看,动力学相关知识点依然是高考的重点,基于动力学知识在力学、天文学、物理学等多种研究方向的应用,加强高中阶段学生动力学知识点的学习与解题思路锻炼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从高中动力学的研究方向来看,主要集中在低速宏观物体的研究,相关题目涉及能量守恒、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定律等诸多知识点,因此,在动力学题目求解过程中,应分清题目的主干,分析所考察的知识点,明确解题思路,灵活运用各个知识点进行解题。
一、明确题目的研究对象并审题
作为一门必修课程,高中物理的难度较其它学科明显偏高,其中,以动力学相关问题的学习难度最大,并且,动力学在高考中所占分数比例也较高,因此,加强动力学知识点与解题思路的学习有着一定的必要性。
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动力学题目中失分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审题不细致,导致错误判断题目中的研究对象,解题过程中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为明确物理动力学题目的研究对象,需要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审题。
首先,对所研究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明确物体与物体之间力的关系,即便题目中并未涉及到对力进行分析,然而,这却能够帮助解题。
其次,从解题效率的角度来看,通过模拟题目中的场景,在大脑中构建相关模型,将题目中的各种变量进行叠加,最终获得物体的运动状态。
最后,在审题过程中,应尽可能的使用里的相互性这一知识点,基于能量守恒定律,利用与被研究物体产的力的关系,从侧面对解题过程进行验证。
二、构建与题目相对应的物理模型
在理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为便于理解,经常采用构建模型的方法,将所学内容直观的进行展现。在物理动力学知识的学习中,构建物理模型的方式也经常使用,通过构建物理模型,能够使学生更为深刻的认识题目中的关键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找到解题思路。
动力学问题所考察的是学生对物理学基本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分析动力学问题中,所构建模型的不同将最终导致解题思路上的差异,甚至会对解题过程形成误导。因此,在构建物理模型的过程中,应明确题目考察的重点,以及对基本模型框架进行研究,以保证分析方向的正确性。动力學解题过程中的模型构建,其目的就是对解题思路进行假设性的论证,这也是提高模型构建正确性的必要步骤之一,以确认相关思路能否具备理论支持。
物理模型的构建,是一个抽象的过程,因此,在构建物理模型方面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方法,然而,无论任何一种物理模型,其构建过程都要符合物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否则,对解题将会产生错误性的误导。
三、题目转换法的灵活运用
基于动力学题目的难度不一,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存在一些题目的考察重点并未重点突出,这种类型的题目增加了解题的难度,并且,在构建模型方面也无从下手。
对于此类题目,可以采取转换法进行重新设定,将题目进行适当转换,对题目中的信息进行二次组织,突出重点内容,便于理解与准确把握解题方向。转换的灵活运用,能够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对于抽象的物理问题进行直观化的展现,在降低了动力学题目难度的同时,也为高中生的物理学习提供了新的思路。
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转换法的使用是在原题的基础上进行二次组织的,是一种具有约束性的有限转换,相关理论支撑依然需要从原题中获取,实现等效转换,避免原题目的考察内容与重点在转换后发生改变。
四、对题目中的物理定律进行拆分
尽管,高中物理动力学题目的变式类型众多,但是,在研究范围方面却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为提高动力学相关题目解题的正确率,需要对物理学定律有着较为系统的认识。
物理学科具有严谨、综合性强的特点,其中的每一条定律都是经过了理论验证与实践证明的,在物理动力学解题过程中,应将题目中的定律进行拆分,通过分析不同定律之间的关系,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解题思路。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系统性的掌握所有物理定律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通过不断的联系进行巩固,否则,在动力学解题过程中将出现较为低级的失误。其中,以动力学概念的理解最为重要,只有能够灵活运用概念,才能实现对动力学题目中定律的准确拆分。例如,在动力学的概念体系中,速度和加速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速度大的物体并不一定加速度大,加速度大的物体也并不一定代表其速度大,速度与加速度的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表示:
Vt=V0+a×t
其中,Vt是t时刻的瞬时速度,V0而则代表着初速度,a是加速度,t代表着加速度a的作用时间。如此来看,加速度和速度之间的关系也就更为清楚,在概念的应用方面也就不宜混淆。
五、结语
高中物理动力学复杂的知识体系,对解题思路提出了较高要求,通过灵活运用基础物理知识,掌握与之相适应的解题方法,在审题过程中准确把握题目考察的重点内容,并对其进行二次组织,以降低题目在理解上的难度,提高解题的正确率。为此,应提高关于动力学题目的练习,学会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从而提高自己在动力学解题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家聪.高中物理动力学解题思路与方法探究[J].科技风,2016,(24).
[2]张澍洺.高中物理力学三大解题技巧探究[J].科技资讯,2016,(24).
[3]韩静,代晓宁.动力学中涉及的几类问题[J].中学物理,2015,(19).
(作者简介:丁一凡,山东济宁市育才中学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