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才强滇
——云南再发“求贤令”
2018-06-27穆希
穆希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是影片《天下无贼》里的一句经典台词。十几年过去了,这句话依然适用,人才的价值毋庸置疑。
治国之要,首在用人。“当前我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了人才对新时期创新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实施重大人才工程是牵引。前不久,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千人计划”实施办法(试行)》《云南省“万人计划”实施办法(试行)》,全面部署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新政策、新举措,为培养引进大批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打造具有云南特点和区域竞争力的人才拳头品牌提供强大支撑。
重磅“求贤令”,彰显了云南广聚天下英才共同兴滇强滇的决心和诚意,折射出新时代下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的发展内涵。
引培并举 激励加码
“最高可申请3000万元项目经费支持、配偶子女入职事业单位通过直聘方式办理、对高层次人景区免门票……同时,实行‘引才伯乐’激励,成功推荐人才,将奖励推荐人10万元”——2018年3月29日,云南省人才新政内容见诸报端网微,随即引发广泛关注。
人才是第一资源,更是城市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尤其是国内一些大城市,更是将人才作为城市今后发展的战略性储备资源,不断做大做强人才增量。当前,各地对人才的渴求达到新的高度,掀起新一轮“抢人才”的高潮。前不久,全国20多个城市相继出台既立足国内又放眼全球的人才新政。这些人才政策,掀起了一场“人才争夺战”。云南省也正式放出“大招”,即出台“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这两个饱含“真金白银”的“计划”,在项目设置、经费支持、服务管理、人才发展等方面均进行了明确,释放出云岭大地可以大有作为并且能够大有作为的信号。
云南省“千人计划”即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整合“云岭英才计划”项目,增加“人文社科人才”“产业人才”“党政青苗人才”3个专项,设“高层次人才、高端外国专家、人文社科人才、产业人才、青年人才、党政青苗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7个专项,力争用5年至10年左右时间引进数千名高层次人才。
其中,高层次人才专项引进200名左右、高端外国专家专项引进100名左右、人文社会科学人才专项引进200名左右、产业人才专项引进300名左右、青年人才专项引进1000名左右、党政青苗人才专项引进500名左右、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专项引进100个左右。
云南省“万人计划”即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整合“云岭系列”人才培养项目,增加“青年拔尖人才”专项,设“科技领军人才、云岭学者、产业技术领军人才、首席技师、教学名师、名医、文化名家、青年拔尖人才”8个专项,力争用5年至10年左右时间重点培养支持1万名左右云南省高层次人才。
“万人计划”共分4个层次。第一层次:科技领军人才专项;第二层次:云岭学者专项;第三层次:产业技术领军人才、首席技师、教学名师、名医、文化名家专项;第四层次:青年拔尖人才专项。
相比起云南省以往的人才引进、培养支持措施,此次“招人”计划更有新突破。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两个“计划”设置15个专项,涵盖人才和团队、长期和短期、顶尖和一般,青年人才到高端人才、企业人才到党政人才、科技人才到产业人才等各类别各层次人才。其一大特点是经费支持更加集中。两个“计划”5年实施周期内,经费顶格测算约投入100多亿元。符合条件的人才,享受绿色通道27项服务,给予机场、高铁站贵宾通道,旅游景点门票免费等特殊礼遇。
为了防止“招来女婿气走儿”,“两个计划”在政策设计上实现了培养引进“两腿走路”、均衡支持、界限“拉平”,促使引进外来人才与培养本土人才协同并进、良性互动。
在经费支持上,“千人计划”包括最高200万元一次性工作生活补贴;最高500万元项目支持经费;最高3000万元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项目支持经费等5个方面。“万人计划”方面则分别是从2017年起,新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获得国家级重大人才奖项,给予最高500万元培养激励;最高1000万元专项培养经费;科技领军人才、云岭学者领衔项目,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3000万元项目经费支持等。
事实上,今年以来,有关云南人才引进方面的新闻就一直延续着关注热度:
年初召开的全省组织部长会议,将“大力实施云南‘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作为9项重点任务之一,为云南人才工作指出了方向。
3月上旬,一个由云南省人社厅组织牵头的“招聘团”远赴美国,举行高层次人才招聘和项目洽谈会,通过新闻媒体、专业网站发布了1000多个人才需求信息。为提升引才的针对性,此次招聘团围绕云南省烟草、能源、冶金、先进制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旅游文化、新材料、现代物流等领域,提前征集汇总人才需求情况,1000余条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通过新闻媒体、专业网站在美国发布。同时,招聘团也听取在美留学人员归国创新创业就业需求,促进双方有效对接。“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相关政策一经介绍,引起大批海外人才和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向“招聘团”投去简历167份。目前,已有30余人与云南省达成了意向引才计划。
“高校毕业生可先落户再择业。”最近,昆明市又出台20条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健康跨越发展措施,其中提出,对高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和技能人才“零门槛”落户,实行先落户再择业。
一系列举措背后,是各级政府对人才的清晰判断——人才资源已成为推动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云岭大地,目前正张开臂膀,广聚人才,快步向人才强省迈进。
才聚云南 智推发展
当前,云南省正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制定“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目标就是要造就一支高素质、强能力、能支撑的人才队伍。
玉溪泽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宪放来自美国,2016年开始来云南工作,入选“云岭高端外国专家”。他认为,“千人计划”这样的高端人才引进计划无疑对外国高端人才个人、其所在单位、云南相关产业及云南整体发展都有益处。
“‘千人计划’对外国专家领衔的研究项目予以政策和资金支持。例如我们公司的预防性HPV 2价宫颈癌疫苗,得到云南省支持后可以加快速度形成产业化。”曾宪放说,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是云南重点发展的八大产业之一,通过“千人计划”可以吸引更多外国人才到云南进行研发工作,以国际化标准推动云南产业发展水平。“根据云南的区位优势,我们还计划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拓展业务,将来当地百姓也将能使用到我们的优质疫苗。”曾宪放说,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有助于增进云南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来自韩国的农业专家李东宣目前在云南农业大学进行水稻研究,他来云南工作已经10余年,曾获云南省外国专家“彩云奖”,去年他申请“云岭高端外国专家”,今年获批。李东宣说,以他自己的经验为例,云南特殊的自然环境对农业领域的科研人员来说本身就有极大吸引力,“千人计划”为外国高端人才提供了更优越的研究机会和环境,可以让他们施展拳脚。“我也坚信,更多外籍专家投入云南农业研究会带动云南的发展。”李东宣说,农业对于云南来说有特别的重要性,这次云南省“千人计划”把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作为一个重点领域,将有利于拓展农业专业研究人员的研究视野,促进科研成果实际落地。
“‘千人计划',充分体现了云南省强烈的人才意识观。”同样入选了“云岭高端外国专家”的杨宏戟,是基础研究、信息科学方面的行家,在英国巴斯泉大学(Bath Spa University)任教长达20余年。目前,在西南林业大学工作的他认为,云南的发展中存在着创新能力不强和顶尖人才匮乏的问题。通过“千人计划”的实施,将为云南省构建一个全新的海外人才发展战略体系。同时,该计划也将为云南在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以及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方面带来积极影响。“通过技术引进和科研成果的转化,也将促进云南省烟草、能源等传统产业,以及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信息等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创新型云南的建设步伐。”对于“千人计划”的未来发展,杨宏戟十分看好。
天下英才,逐大势而动,择热土而栖。一直以来,正是得益于“三百双创”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云岭”系列高层次人才培养等人才战略,一大批人才队伍在云岭大地茁壮成长。云南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去年年底公布的《2016年度云南省人才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云南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达465.05万人,比上年增长7.8%。
当前,正在努力实现跨越赶超的云南,在能源、先进制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旅游文化等领域都求贤若渴。这一点,2009年来到昆明理工大学,并担任材料学院首任院长的易健宏感受颇深。
9年前选择到云南,易健宏看重的是这里的产业资源优势与自己研究的学科领域的高度契合。就任院长后,学院的办学层次水平和影响明显提升,功能材料专业迅速成为全院第一志愿报考率最高的热门专业。2011年2月,他被破格聘为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对云南来讲,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云南的短板很多,人才短板尤为明显。因此高校不仅应该成为人才培养之地,还要成为人才汇聚之地。”
2016年,为在云南打造一个国内一流的航空人才培养基地,满足航空事业发展对航空领域各类各层次人才的需求,昆明理工大学航空学院正式成立,易健宏担任了首位院长。他介绍,学院成立后,即从国内外名牌大学引进了多名教师。“因为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资源,也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更是人才的摇篮。坚持引培并举,才能尽快补齐人才短板。”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进入新时代的云南,为一切有志于创新创造、成就梦想的人才提供了广阔天地,“人才优先发展”正在从一句口号、一个理念,转变为一系列有力的政策、一系列具体的项目,广开进贤之路,云南已收获良好开局;广纳天下英才,云南的明天值得憧憬。
引培并举,云南快步迈向人才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