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正当时
——云南中药饮片产业冲刺千亿级

2018-06-27穆希

创造 2018年4期
关键词:中药饮片中药材云南省

穆希

每年拿出5亿元的财政奖补专项资金;对成功申报配方颗粒生产许可并完成备案生产工艺标准500个的企业,给予2200万元奖励;对中药配方颗粒试点企业按照其生产设备投资的100%予以奖励,单个企业一次性最高奖补4000万元;新建中药饮片企业生产项目落地,按照其生产设备投资总额的60%一次性奖励,最高可达500万元……4月11日,云南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的《关于推进中药饮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让整个中药饮片产业链上的农户和企业都为之振奋。

为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发挥资源优势,云南下定决心打造一个价值千亿,覆盖生产、加工、销售、使用的全产业链中药饮片产业。《意见》的出台,无疑将为云南省的中药饮片发展带来实质性的意义,有利于转化云南省中药材资源优势、保障中医临床需要、支撑中药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拓展健康产业。

“新十条”助中药饮片产业发展

作为中医药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药饮片的市场应用广泛,不仅仅在中药配方,还在中西医制药和食品方面应用广泛。业界认为,中药饮片行业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从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可知,2016年,中药饮片的销售收入达到1956.36亿元,在医药工业各子行业增速最快,占到医药工业总销售收入6.60%。中药饮片行业市场规模从2007年的242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近2000亿元,年均增速达26%,领跑医药工业;中药饮片行业的利润总额从2011年的64.42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138.27亿元,每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

如此增速市场,意味着一个巨大的行业机会到来。据了解,目前约有1000多家企业参与到中药饮片这一市场的竞争角逐中,其中不乏中国中药、康美药业、云南白药等知名企业。

云南是著名的“云药之乡”,也是中药材种植大省,目前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665万亩,居全国首位。但是,谈及中药材产值,却无法回避尴尬的现实。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中药材种植养殖农业产值325亿元,中药饮片工业总产值约为70亿元,中药材资源的利用率、转化率较低,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与此同时,全省中药饮片使用量也显得有点尴尬。在上述《意见》出台前,相关部门曾到外省摸底,结果发现,发达地区某市一家公立医院一年中药饮片的使用量约为7200吨,而云南各级公立医院加起来也才7000吨左右。

如何破解这种尴尬?此次发布的《意见》给出答案。《意见》围绕打造一流中药饮片产业体系,有针对性提出了实施产值翻番计划、健全标准规范体系、保持种植规模领先、加大工业奖补力度、推动深度开发利用、打造一流服务平台、建立完善流通体系、鼓励中药饮片使用、推进产业扶贫合作、优化营商发展环境十条务实举措,彰显了云南大力发展中药饮片产业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意见》规划,以大品种中药材和云南特色药材为发展重点,到2020年稳定面积在800万亩左右,保持种植面积、产量全国领先,重点培育10至20户区域性中药饮片生产龙头企业,建设优势品种中药材良种选育基地30个,优质种子专业化经营公司10个,新增中药材标准化种养殖基地100个以上,实现中药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标直指千亿产值。

以政府投入撬动更多社会资本

打造完整的产业链,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为此,云南省工信、财政、科技、农业等部门联合,加大对中药饮片产业从种植、加工到平台建设、品牌企业塑造等各个环节的资金投入。

为促进中药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云南省工信委研究制定了中药饮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六个重点支持方向:一是中药材龙头加工企业育种、种植养殖基地建设;二是中药饮片(含新型中药饮片)、中药材精深生产加工;三是企业技术创新与智能制造;四是标准体系建设;五是打造一流平台,加大科研检验能力建设;六是加强品牌培育,做大销售规模。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生物医药产业推进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科学技术院副院长胡启相则介绍说,2018年,省科技厅从特色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中药材种植及产地加工、特色药用动物开发、中药材健康产品开发及产业化等5个专题安排科技经费4600万元。

政府资金的投入会起到抛砖引玉的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的进入;平台和渠道的建设,将给中药饮片产业注入持续的生命力。

《意见》提出,要打造一流服务平台重点培育、引进机构、人才为提供中药饮片研发的全方位服务;建立完善流通体系确保中药饮片顺利走入市场;同时还鼓励中药饮片使用。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郑进指出,要积极支持国家药典及云南省省级标准收载的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国家和省级医保药品目录。将符合规定的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对于统筹基金不予支持的品种可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

提升科技研发和创新水平

有了丰富的原材料,可如果技术研发水平跟不上,那产品的增加值也就无法提升。对此,《意见》提出,对中药配方颗粒试点企业和新建中药饮片企业最高给予4000万元奖补,支持开展关键技术和工程化技术研究。这样空前的奖补措施,不仅会引来高端人才无数,更会大大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热情,当企业的研发和创新不止步,研发成果就能源源不断地产业化。

此外,根据《意见》,云南还将对市场占有率、科技含量较高的白药系列、三七系列、灯盏花系列、美洲大蠊等中成药大品种进行二次开发。重点培育和引进3个国内有影响力的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4个国家级药物非临床试验机构、10个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机构、2个药品认证评审检验研究机构,提供药物筛选、产品设计、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方案设计、数据管理与分析、政策法规咨询等全方位服务,加大科研检验能力,打造国内一流的中药饮片产业技术服务平台。

中药材全产业链的科技创新,是产业转型和提质增效的前提。作为中药资源大省,近年来,云南一直花费“大力气”推动中药材全产业链的科技创新。2016年,云南就安排支持中药材全产业链科技创新项目经费2575万元。而在2017年,云南又安排支持科技项目经费3680万元。今年,云南又从5大特色药材发力,安排科技经费4600万元,其中,支持重要道地药材新型中药饮片生产关键技术及质量标准研究项目经费1000万元。

据胡启相介绍,包括基因检测技术、细胞和干细胞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成果将陆续到云南转化落地。

未来,云南省将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作用,抓好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的传承与创新,把创新链融入产业链,使“云药之乡”提质增效。

加强监管把住质量安全关

中药饮片产业能不能做大做强,绕不过去三个重要因素:第一是充足的原材料,第二是技术研发水平,第三是质量把控。

目前,中药饮片行业集中度低,中药饮片企业数量多、规模偏小,出于降低成本、追求经济利益的考虑,在现实中存在用硫磺熏蒸、化学色素染色、掺杂增重等失信行为,都是不争的事实。

诸如此类的中药产品质量问题,不仅有损企业形象、产地形象,亦给患者造成伤害,延误治疗。发展中药饮片产业,必须加强质量监管,严格把好质量关。

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林玉孝指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重视中药饮片的质量安全监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中药饮片的管理:一是加强中药材来源管理。通过“云药之乡”等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从品种、产地等方面保证药材质量,确保疗效;二是加强中药炮制和销售渠道管理;三是加强中药饮片的监督抽验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每年均针对中药饮片购进、贮存、销售、使用等关键环节进行监督检查、抽样检验,主动发现质量可疑的中药饮片,保证中药饮片质量安全。

此外,云南省还将开展现有中药材标准、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提升修订工作,支持新的中药材标准、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研究制定工作,每个品种标准规范给予研究单位一次性10万元补助;被国家标准新收载的云南省中药材、中药饮片标准规范,每个品种标准规范给予研究单位一次性100万元奖励,全面推进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同时推进省际间地方标准互认,确保中药饮片有标可循,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只有打好质量安全牌,树立起“云南药、放心药”的口碑形象,以此赢得广大患者和市场的信任,云南中药饮片产业方可走得更稳健、更长远。

三七片

猜你喜欢

中药饮片中药材云南省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
某三级中医院小包装中药饮片使用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