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2018-06-26马立泉
【摘要】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压力,分析了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探讨新形势下培养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英语;就业;竞争力;培育
【作者简介】马立泉,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
英语专业是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最大的专业之一,但由于近年来就业市场人才供需关系逐渐向买方市场转移,高职层次的英语毕业生在就业上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强。如何因“市”利导,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是目前高职英语专业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从积极因素看,近几年高职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平稳向好。据麦可思《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2016年高职生半年后总体就业率为91.,5 %,已接近本科生91.8%的就业水平。
其次,从对英语人才的需求看,经济全球化趋势给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将不断持续增长。
从不利因素看,就业市场反映出的一些不乐观数据值得关注。统计数据显示,高职生近几年就业率的稳定主要还是由理工科专业的就业需求拉动的,作为文科专业的高职英语毕业生在就业上面临的压力在不断增大。目前影响高职英语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供求关系的改变。英语专业一直是本、专科院校招生的热门专业之一,但随着前几年扩招的溢出效应毕业生已呈供大于求的现象,麦可思2017就业黄牌专业就包括了本科英语专业,造成很多毕业生求职意愿下移,使得一些原本适用于高职生的基层一线岗位被一些本科学历“临时工”挤占,供过于求的市场挤出效应将会在相当长时间内持续影响高职层次英语专业人才的就业。
2.择业的误区。毕业生就业观念不切实际也是造成就业成功率下降的原因之一。一些高职生的择业预期过高,对用人单位缺乏社会调查,不愿到小企业和偏远地区就业,一味追求专业与薪筹的对口,主观造成了自身的“失业”。
3.毕业生自身能力的不足。高职生的整体素质和一般本科院校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以笔者所在的院校为例,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通过大学英语6级的毕业生总体尚不足五成,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这样的知识能力水平难以与本科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
二、就业竞争力的培养
1.找准市场定位。教育部早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上要“以就业为向导,以促进就业为目标,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的培养”。这为技能型教育的高职院校指明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高职英语专业是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英语专业人才,這与本科从事商务、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等英语专业人才有着根本的区别。高职英语专业要想在人才市场上立足,就必须彻底改变过去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因“市”利导,科学定位,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课程模式,大力开展工学结合,把职业性、应用性、开放性的教育理念注入到人才培养模式中去。
2.优化课程模式。我国高职英语专业初期办学模式基本上是沿用本科学科体系结构,有些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目前在高职院校中仍还在起着一定的影响和作用。这已成为制约高职英语专业改革与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必须要改变过去那种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将英语语言教学与职场环境、资格证书培训、校内校外实习以及社会实践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教学过程要突出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目的”的高职教育特色,抓住“英语+专业”的培养主线。重点培养学生的职场适应性与语言应用能力,
3.强化核心能力的培养。准确的定位和科学的专业设置只是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在学历以及语言知识技能的社会认同度上,处于劣势地位。但高职生也有自身的优势,高职相对灵活的办学机制,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就业前接受到大量相关的职业技能训练。局部弥补了就业竞争上的劣势。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时,应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把培养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同时,要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嵌入”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证书的课程内容,构建有效的“双证融通”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4.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通过职业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鼓励学生到基层、到适合自身岗位定位的地方去。其次,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与培训,指导学生对自身进行职业规划和设计,培训学生的职业理念、择业知识等职业素质。此外,通过人才市场、招聘会、网络、媒体、校友资源、毕业生自身的社会关系以及实习实训基地与用人单位建立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足够、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形成立体的毕业生的就业信息网络和服务平台,多管齐下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郑雨兰,严鸣.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构成探讨,2007(11).
[2]王伯庆.2017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