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

2018-06-26胡念柔武海楠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国际比较

胡念柔 武海楠

摘要:随着企业操纵利润数据之风蔓延,作为利润操纵工具之一的资产减值渐渐成为焦点。本文概括性描述了资产减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发展过程,并且比较了资产减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中有关规定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笔者给出了对于我国现行的资产减值会计合理性的思考。

关键词:资产减值会计;国际会计准则;国际比较

一、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发展过程

资产减值是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可收回金额的差额。资产减值会计的实质是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即不高估资产、不低估负债。随着中国与国际接轨,谨慎性原则作为国际会计惯例在快速传播,在理论和实务界引起强烈反响。时至今日,谨慎性原则的浪潮甚嚣尘上,在我国会计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谨慎性原则的“撑腰”下,资产减值会计大行其道,一步步渗透了我国会计理论体系。

1988年,商品削价准备金制度横空出世,这是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会计法规中的首次亮相。自此,计提资产减值的风潮开始蔓延,扩大到众多资产项目。

1998年,《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补充规定》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补充规定问题解答》三份文件相继出台,对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核算进行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文件要求所有股份公司均应按规定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坏账准备(包括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和其他应收款的坏账准备),称为“四项计提”。

2000年12月29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首次明确提出了“资产减值”的概念,在“四项计提”的基础上又规定对委托贷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计提减值,由此发展成了“八项计提”。

二、资产减值的国际比较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趋同。从准则的适用范围来看,IAS 36、CAS 8适用于长期资产的核算,而应收账款、建造合同、递延税款资产等由其他相关准则规定 。在确认时间上,IAS36和CASS中均规定:企业应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减值的迹象。在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与计量标准上,国际会计准则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也基本一致。

国际会计中,“现金产出单位”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但是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尚未引入这一概念,这就给比较资产的销售净价与使用价值造成很大的困难。因此,虽然我国在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标准上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产生偏离。

对于会计基本等式,我国的规定与国际同样存在差异。我国的规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而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虽然也是“资产=权益”,却引入了“利得”和“损失”等概念,报表编制基础也与我国并不完全相同。

对于资产减值损失转回,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也存在就较大差异。

三、对资产减值会计合理性的思考

在《法律制度与会计规则——关于会计理论的反思》一书中,周华教授指出,资产减值的触发条件缺乏法律事实的支持,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层进行利润操纵的利器。基于此,他提出了改“资产减值会计”为“历史成本会计+公允价值披露”的对策建议。

笔者认为,资产减值规则确实有其失当之处。从法律遵循的角度看,资产减值与我国《会计法》的规定相冲突。“法律规定的会计核算是一种事后核算,是对已经发生的经纪业务事项所进行的时候记录、计量和反映,不包括对经济活动事前的预测、决策和管理控等内容。”而资产减值的计量往往是基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和对未来的预测,受未来事项不确定性的影响。资产減值的相应记账行为缺乏法律证据也就是原始凭证的支持。而其与法律的偏离就导致了会计记录违背其客观性而在主观道路上越走越远。可以说,资产减值会计加剧了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会计信息失真,为企业许多并不科学的利润操纵行为披上了一层合规合法的外衣。

应当注意到,以“历史成本会计+公允价值披露”取代“资产减值会计”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方案,它同样存在致命的缺点。历史成本会计虽然剔除了会计中主观性的影响,但是也忽略了市场环境的变化。市场是瞬息万变的,脱离环境变化的一成不变的历史成本会计毫无疑问不能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准确的信息,违背了其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本意。即使对公允价值另行披露也不能弥补这一缺陷。

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就像天平的两端,只有把握好二者的度,让它们各自都恰到好处,才能让市场和经济平稳的向前发展。天平向公允价值倾斜,则太过依靠主观的思考而稀释了客观的事实。天平向历史成本倾斜,又渐渐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失去作用。因此,未来,我们的会计准则需要更多地在二者之间寻找平衡。

参考文献:

[1]杨黎.资产减值会计准则规定的国际比较[J].财会月刊,2009(11)

[2]黄世忠.资产减值准则差异比较及政策建议[J].会计研究,2005(1)

[3]戴云,刘益平.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J].商业会计,2008(02)

[4]章程.资产减值国际会计准则简释[J].会计研究,1999(05)

[5]王冰玉.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6]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

[7]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8]李淑红.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历程及前景[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08)

[9]周昭,迟震.我国资产减值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J].求实,2008(S1)

[10]余弦.资产减值转回相关问题研究[J].广西电业,2017(01)

[11]杨纪琬.对当前几个会计问题的思考[J].会计研究,1996(02)

[12]卞耀武.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释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13]周华.法律制度与会计规则——关于会计理论的反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胡念柔(1997- ),女,湖南省长沙人,四川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会计;

武海楠(1997- ),女,云南省昆明人,四川大学本科生,研究方向:会计。

猜你喜欢

国际比较
基于国际视角的《政府会计准则——文物文化资产》探微
中美高等理科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金融资产结构的国际比较及发展启示
公司治理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