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九大后国际舆论的新格局与新走势

2018-06-26吴瑛

对外传播 2018年4期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权力由西向东转移,全球传播秩序面临重建。在国际舆论场中,一方面,西强我弱的信息流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中国还未走出“被动挨批”局面;另一方面,党的十九大宣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对国际社会尤其是周边国家的舆论引导力逐步彰显。十九大后的涉华国际舆论体现出新格局与新走势。

一、新时代国际舆论的新格局与新走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国际舆论场中得到了全面体现。国际舆论是国际社会意见和态度的集合体,涉华国际舆论能敏锐、快速、综合地反映出世界对中国最新动态的判断与立场。当前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上全面发展。舆论风向标的反应更为敏锐,在国际舆论场中,中国已经真正走进了世界舞台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统计显示,十九大期间国际主流媒体发表报道9300篇,刷新了十八大创造的5060篇的纪录。2017年国际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量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是美国的1/2、俄罗斯的3.2倍、印度的3.0倍、英国的2.9倍、德国的2.2倍、日本的1.5倍。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国媒体成为路透社、《纽约时报》等国际主流媒体的重要消息源,在新时代国际舆论场中的地位凸显。

外媒涉华舆论伴随经贸关系增长,欧美和新兴经济体报道量领先。在国际媒体涉华报道中,美英仍然是对中国关注度最高、报道量最大的国家。英国《每日电讯报》高度肯定首相特蕾莎·梅访华的成果,称中英“黄金时代”结出新果实,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证明了世界经济的中心远离了欧洲。与此同时,和中国经贸关系稳步增长的欧盟、拉美、东盟、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的涉华报道量正逐年上升,显示了媒体软实力与经贸硬实力的互动关系。

小国媒体、地方媒体助推中国影响力提升。小国媒体和地方媒体是全球传播的“毛细血管”,通过它们才能让中国影响力深入到地球的各个角落。研究发现,小国媒体、地方媒体日益关注中国,而且报道量大、覆盖面广。从2012年到2017年,菲律宾通讯社涉华报道量5年间上升了3倍,马来西亚《太阳报》上升了7倍,巴基斯坦通讯社上升了2倍。而在美国,像迈阿密《代顿每日新闻》这样的地方报5年间涉华报道量也上升了5倍,可见中国影响力开始向小国和地方媒体辐射,渗透率与落地率上升。

知华友华人士、汉学家、留学生群体发出声音。中国的快速发展是国际社会各界人士为中国发声的基础。比如,前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戴维·兰普顿从中美国家利益出发倡导中美合作,提出“一带一路”不管在战略上还是在经济上都符合美国国家利益。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副院长包道格是最早呼吁“习奥会”的智库专家,认为十九大后中国将在中美关系上更有底气,也呼吁中美围绕“一带一路”展开合作。还有越来越多的来华留学生、青年领袖、汉语学习者活跃在海外社交平台,成为关注中国发展、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力量。

二、在“世界之乱”背景下,“中国之治”引发外媒反思

当前西方世界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恐怖袭击、难民危机、经济疲软、种族冲突,西式民主日益失灵,民粹势力快速崛起。“黑天鹅”事件频发,“颠覆了战后西方主流政治路线与民主游戲模式,呈现出西方民主政治衰颓的乱象”。①与西方不同,中国道路和中国制度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政党的认可,国际社会正在从搭乘“中国经济发展快车”转变为搭乘“中国思想理念快车”,同时加强了对自身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反思,“历史终结论”被终结。国际舆论对“世界之乱”和“中国之治”的反差也有充分反应。

关注中国发展背后的制度优势与理论优势。十九大闭幕后,其影响力仍然在世界范围内延续。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国际舆论全面报道“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热点频现、观点多元。俄新社报道称,十九大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全球性”的代表大会,如果说以前的大会决定了中国的未来,那么这次大会决定的是世界的未来。英国《卫报》指出,中国领导人对西方理念不感兴趣,中国不会复制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俄罗斯智库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发表《“中国梦”如何影响全球治理体系》,援引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谢尔盖·卢亚宁的观点称,中共十九大是中国成为新世界秩序领导者的中间阶段,中国将在2050年发展成为世界强国,也有可能只需要10-15年。

关注修宪和机构改革,尤其是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设立。国际媒体从不同立场对修宪开展了解读。《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媒体指出,此次修宪可以提升国家执行力、加强领导力,能更有力地打击腐败、改善贫困、治理环境,也有助于促进经济转型。新加坡《海峡时报》发表《中国设立超级机构根除腐败》,称打击官员腐败是习近平主席上任以来的首要任务,新的监察法将整合多个反腐机构,建立从县到省的全面监察体系。

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两个一百年”目标受关注。美联社发表《习近平:中国的前途是光明的 但面临严峻的十二大挑战》,援引习近平主席讲话,称中国前景光明,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经济挑战。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外媒对中国改革触碰到深层次矛盾和重大利益,对中国深化改革的决心进行报道。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的工作报告受到外媒高度关注,中国经济发展是重点话题。外媒对五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7.1%、对世界贡献率超过30%的成就进行集中报道。“一带一路”是中国与世界分享经济腾飞成果的重要项目。印度媒体关注高科技对经济的推动,称“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中国制造2025”能帮助企业在机器人、半导体和电动汽车等领域取得全球领先地位。

意识形态与文化、国内社会思潮动态为外媒所警觉。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戊戌变法120周年、“大跃进”60周年,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舆情热点频现,思想交锋激烈。外媒关注到中国正在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引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高校把马克思主义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中。还频繁提及“大跃进”、“文革”时期中国共产党曾经走过的弯路,表达警惕和担忧的立场,多数报道认为历史不可能重演。

社会治理和生态文明成为外媒报道的增长点。外媒一方面仍以“东方主义”思维看待中国,中国形象仍然是贫穷落后的;另一方面,中国的精准扶贫战略引发巴西、俄罗斯、巴基斯坦、津巴布韦等国媒体报道,希望向中国学习扶贫经验。在生态环境上,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对中国充满批评,指责之声甚至有取代对人权、民族问题批评的态势。但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强环境治理,外媒在批评指责的同时,也关注到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更加怡人,尤其对大城市的环境报道较多,蓝天保卫战初见成效。以上海为例,塔斯社发表《上海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处于中国领先地位》,报道上海的治理经验。外媒还发表了不少有关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报道,关注特斯拉能否在上海自贸区建厂。西班牙《世界报》指出,中国已成为了世界上电动汽车的第一大市场。外媒对上海建设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的规划进行了全方位报道,向世界呈现出一个卓越的全球城市形象,成为提升中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话语暴力与话语陷阱并存,多元社会思潮相互交织

话语暴力体现双重标准。外媒在肯定中国发展成就和治理模式的同时,也发表了一系列负面言论,尤其是西方媒体在政治上抹黑党和国家领导人、抹黑中国道路和政治体制;在经济上认为中国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在文化上充满意识形态对抗,企图以“锐实力”说遏制软实力提升;在社会问题上曲解民族宗教政策,放大民生问题与国内矛盾。特朗普政府发布《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俄看成假想敌,担心中国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与美国争夺世界领导權。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从政治、经济两方面表达对中国发展方向的担忧,认为中国和欧洲国家不同,很可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外媒认为,中美竞争白热化,中国会利用经济杠杆来挑战美国霸权地位。这就导致在涉及国家安全的关键性产业上,美国将限制中国在美国的投资。

“锐实力”是欧美媒体与智库掀起的新一轮遏制中国的话语暴力,一方面认为中国在人文交流、公共外交上取得的成就是靠“利诱和胁迫”达成,另一方面吹嘘自己国家公共外交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认同力,体现出鲜明的双重标准。此外,像红黄蓝幼儿园这样的民生事件也在国际舆论场发酵,成为西方媒体攻击中国人权和社会管理缺失的靶子。

制造话语陷阱引导非西方媒体。当前学界有一种紧迫的共识,就是需要建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但在实践中,却仍不时陷入西方的话语陷阱。以春节晚会小品《同喜同乐》为例,西方媒体抛出种族主义、新殖民主义和新东方主义的论调,认为中国演员涂黑脸是对非洲人的歧视,国内学者也纷纷转发这一观点。但舆情分析显示,实际上非洲国家对此事的关注度极低,整个非洲有关此事的报道仅有5篇,其中2篇来自南非的《周末守卫者报》和《比勒陀利亚周末报》,这两家报纸都从属于英国独立报业有限公司;1篇来自刚果的非洲新闻台,该台是欧洲新闻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姐妹频道;还有2篇来自喀麦隆和布隆迪的报道都转引自BBC,因此这5篇报道发出的都是西方声音,并不是普通非洲人的心声。在社交网站上,非洲网友也表示:“并不认为被侵犯了”,甚至觉得“很搞笑”。分析舆情的源头,发现主要来自西方世界,还有许多来自中国大陆的声音,以及海外华人的批判。西方人背负着贩奴运动的原罪,因此对种族问题异常敏感,但是中国学者陷入西方的话语陷阱却是值得警醒的。

多元社会思潮相互交织。在“世界之乱”和“中国之治”的背景下,多元社会思潮错综复杂,国际国内舆论。相互交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中国。国际舆论分析要对普世价值论、逆全球化、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种族主义、民粹主义、泛娱乐主义等思潮准确把脉,剖析舆论形成背后的复杂原因,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

国内外舆论互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成为国际媒体重要消息源。新华社是外媒获取中国新闻时排名第一的消息来源,2017年国际媒体引用新华社93,037次,其他传统媒体像《环球时报》《中国日报》《人民日报》等的引用率也较高。值得注意的是,外媒越来越多地引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2017年微信被引用15,420次,微博被引用12,932次,超过了《人民日报》的被引用量。这就对中国主流媒体的转型提出了新要求。我们不仅要提供民间社会的声音,而且要关注新媒体平台的动态,及时回应网民诉求和关切。

四、实事求是开展大调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国际舆论场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对外传播工作要开展高站位、广覆盖、多语种的大调研,及时跟踪涉华舆论动态,不仅对西方国家,而且要对“一带一路”国家、周边国家的舆论有准确的分析与研判,要加强对世界范围内的多元社会思潮的分析与研判。

建立对外话语体系,首先要夯实舆情调查研究。要加快民意调查机构、国际舆情研究机构建设。长期以来,皮尤、盖洛普等民调智库发布全球民意的重要数据,引导国际议程,而中国有影响力的民调类智库数量仍跟不上发展需求,这已成为中国参与国际舆论议程设置的短板。②近年来,中国外文局连续发布《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全面立体地呈现国际社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未来需要有更多的官方和民间机构加入,做强做大自有智库品牌,提升中国国际舆论引导力。要发挥新闻传播类、外语类高校和机构的研究优势,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开展多语种国际舆情分析。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面对“世界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中国以相互依存、合作共赢、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破解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我们要深入分析十九大后国际舆论的新走势与新特点,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国际舆论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为建设“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国际社会贡献中国方案。

(本文系上海市社科规划项目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课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提升中国声音和上海声音:新型高校智库的社会影响力评估”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8XAA029和A1508)

「注释」

①周敏凯:《当前西方民主乱象的根源与未来走向——基于英美“黑天鹅”事件的理论思考》,《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年第7期。

②吴瑛:《2016年对外传播实践前瞻》,《对外传播》201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