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误解和偏见何时能消解
2018-06-26冯云
本报驻奥地利特约记者 冯云
“头戴斗笠,烈日下在稻田里劳作,仰望天空,眼睛眯得只有一条缝……”这一幕,不时出现在有关中国的德语书刊插图里。在日耳曼人眼中,中国的农村只有水稻;在他们的绘图笔下,中国人的眼睛最好勾勒——两条曲线足矣。
在欧洲多年,对于生活在德国与奥地利的日耳曼人如何看中国人,《环球时报》记者发现不少让人哭笑不得的现象。虽然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对于现代中国更加熟悉,但大多数人依然主要从媒体、书籍中获得有关中国的支离破碎信息,这就导致过去甚至现今他们对中国一直存在一些刻板的印象和误解。
不仅是插图,甚至在德语中也有带种族歧视的专门词汇——“门缝眼”。不过,虽然在当地众所周知,该词汇已经十分敏感,鲜能从德奥两国人口中听到。一名在欧洲长大的中国女孩曾对记者说,她在当地学校学习期间,曾有几次被同学小心翼翼地问她眼中的世界是否也是一条缝,与大家是否不同?着实让人哭笑不得。
“中国人只吃大米”的想象让日耳曼人甚至在历史剧里闹出笑话。记者看过一部影视纪录片,片中描绘中国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的场景,竟然是游牧骑兵军团陷在北方的水稻田里,旁边是戴着斗笠、小眼睛的中国人在劳作。
在这里,所有关于中国的书籍中,几乎都会出现大米,大米似乎成了中国的代名词,“大米的力量”“大米的传奇”,都常被用于形容中国。不仅如此,日耳曼人对中国人吃饭时发出的声响最为敏感,因为欧洲人的餐桌礼仪不允许发出明显的声音。有一次,记者跟朋友在本地农村一家餐馆吃饭,听到旁边两名食客用德语小声说:“他们吃饭没有发出呼呼的声音。”
日耳曼人对中国人最大的误解在于吃狗肉。由于媒体的渲染,不少人以为很多中国人吃狗肉,就连记者也被多次问到是否爱吃狗肉。
多年前,可能是因为听到的中文太少,日耳曼人认为中文发音很奇特,于是讲中文的人多了个绰号“qinqiangqiong”。虽然身在欧洲多年,但记者很难考证这个名词的确切来历,但可以确定的是,这源于当地人学中国人名字的发音。如今这样的称谓已经很难听到,因为它们明显带有种族歧视色彩。
回顾历史,在过去几百年里,日耳曼这个在欧洲大陆扮演重要角色的民族,与中国的实质交汇并不多,那些刻板的看法大多来自中国封建王朝后期贫穷落后所带来的负面印象,而中国被列强欺凌的历史,民众了解十分有限,甚至不少欧洲人不大清楚日本侵华战争。如今随着中国快速发展,世界对中国的观感在改变,生活在德奥两国大城市的居民体会最深刻。为了迎接大量到来的中国游客,各大城市推出中文服务,尤其在商业区,中文已经成为一门重要语言。在维也纳,人们对中国人早已司空见惯,中国的流行元素、中国电影都吸引着当地的年轻人。
记者遇到过不少去过中国多次的当地人,他们为自己对中国的误解感到羞愧。受到良好教育的当地人中,不少人表示,只有见识短浅的人才会保留过去对中国的那些负面印象。如今,欧洲人对中国的积极看法,已经远远超越对中国古老文明的崇拜,更多目光聚焦在现代中国的发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