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靳大爷的邮电史画

2018-06-26高旭天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大哥大画册管理局

文|本刊记者 高旭天

王 正/摄

家住呼和浩特市的靳大爷,有一项与众不同的爱好:每当出差或外出参加什么重要活动,他都随身带着一个小本本,见到好看的、有趣的景物就描摹下来,走一路画一路。从1978年到现在,从不惑画到耄耋,一画就是40年。

靳大爷名叫靳立成,今年83岁,老家山东,中专一毕业就被分配到内蒙古,一直在邮电系统工作,1995年从原自治区邮电管理局退休。他和老伴儿住在离邮电管理局旧址不远的家属楼里,这楼有年头了,各屋面积都不大,书房就更小,书籍纸张塞得满满当当。为了向我们展示他的那些画册,靳大爷特意将之找出来一垛垛码在屋内的一张小床上,历年来攒下的足有百十来本。他最早的一本画册,是1964年从报纸上临摹的人像,之后他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没有动过笔,直到改革开放那一年才重新画起来。即便现在数码相机和手机拍照很方便,他仍是在纸上画,三两笔简单勾勒,权当到过一地的留念。

翻开一本本纸页泛黄的画册,最多见的是沿途景色、街巷楼宇、旅客行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画中,有许多是区内外各地邮电局、电信局、电信公司的办公楼外景。

还有一些画的是会议场面。比如在1996年,靳立成就用画笔记录了自己参加的一次盛会——内蒙古通信实现“两化”、电话交换机突破百万门庆祝大会。这幅画倒是易懂,无非是标语和攒动的人头,令人好奇的是,这个“两化”是什么?身为“90后”的我可是没听说过。问问靳大爷,他却也因时间久远而记不全了。后来找出他自己当年参与编辑的一本纪念册,才查到是“电话交换程控化”和“长途电信传输数字化”。

手绘各地邮电办公楼

BP机与“大哥大”

信息技术科普故事“诗书画”

原来,对那时的内蒙古邮电人乃至全内蒙古人而言,这都是了不得的大事。正因为旗县级以上城镇通信实现了“两化”,电话才走入了寻常百姓家。靳立成身为邮电系统的职工,也是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家里才安了电话。往前追溯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全区大部分地区还停留在人工电话交换时代,既昂贵又费事,配备电话的主要是各个单位和有身份的人家,一般家庭是用不上的,有急事打长途得到邮电局,还得提前登记。

“改革开放以后,技术发展比以前可快多了。”靳大爷深有感触地说。在他退休前后的1995到1996年,我区电信事业迎来了里程碑式的发展:126、127、128无线寻呼台实现联网;旗县以上城镇全部接通光缆;移动电话加入全国自动漫游网,用户数突破5万户——这个数字在1991年仅为70户。说起早期的移动电话“大哥大”,靳大爷也是印象深刻:第一次见到“大哥大”实物,是在深圳出差时,只见迎面走来的女子奇装异服,对着个砖头那么大的黑方块说话,看得一行伙伴羡慕不已,哪知道才过了没多少年,人人都用上了手机。他还告诉我,过去邮电管理局下面有生产电信器材的工厂,现在早没了,原址上建起的是中国联通内蒙古分公司的办公大楼。

在邮电系统工作了一辈子的靳大爷,搞过技术、搞过财务,又搞过宣传,直到退休后还参与了邮电系统多本宣传画册、年鉴等的编辑工作,可以说一直在见证和关注着邮电事业的发展。近些年,他不光关注邮电,也关注起了电脑和互联网。此前,他受邀参与编写一本关于信息技术的科普故事集,这本书从计算机的诞生、互联网的发展,一直说到现在的微博、微信、大数据、云计算。靳大爷别出心裁,用“诗书画结合”的方式讲述科普故事:他为书中讲的每一个事件都画了一幅插图,还配上一首用毛笔字写的诗词。比如一首赞手机微信的《梧桐影》:“微信出,交流速。信息公路音、字、图,一圈朋友荫凉处。”将微信的妙处概括得言简意赅。再比如一首《一锭银》:“手机离开梦不圆,孤独来犯,未见信息肠断,坐立难安。”把现代人的“手机依赖症”刻画得入木三分——晚年的靳大爷开始学习诗词书法,把这当作新的兴趣爱好。

其实,靳大爷与信息技术结缘已久。上世纪80年代,自治区邮电管理局开始用电脑进行财务统计,有一段时间,靳大爷就负责操作电脑。说起来,他可是当时为数不多懂得电脑编程的人。“编程其实不像想的那么难学,而是充满了钻研和挑战的乐趣。”他说。但当时的他压根儿没想到,昔日只能用来算账的电脑和只能用来打电话的手机,后来竟发展出那么多的功能,电子邮件、论坛、视频通话、网上购物、移动支付……简直把邮电行业该管的和管不着的事情都给“抢走”了。靳大爷心里清楚,“邮电”的时代即将过去,明天的辉煌将属于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猜你喜欢

大哥大画册管理局
火星是个大哥大
小画册
小画册
小画册
小画册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组建三江源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局的通知
山西省禹门口水利工程管理局简介
长江航务管理局
巧借它山之石 铺宽转型之路——赴新沂市盐务管理局考察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