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 军:水稻种植的拓荒人

2018-06-26文丨邱金鹏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大家伙中旗韩军

文丨邱金鹏

看到我们的水稻种植如此成功,村民们都乐坏了,这下子,大家伙的心思都动起来了,入股的人多了,来合作社打工的人也越来越多。

——韩 军

刚过小满节气,中午的气温却接近30摄氏度,人在田埂上站了不过几分钟,就满身大汗。韩军顶着烈日在稻田边来来回回丈量,为百姓这份来之不易的脱贫产业苦苦思量。作为科右中旗巴彦淖尔苏木双榆树嘎查的驻村第一书记,他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眼下,正值水稻插秧时节,从早上太阳露头来到田间地头,直到傍晚太阳下山,他常常忙得连口水都顾不上喝。

“刚来时,嘎查的1350亩盐碱地已撂荒7年了,种啥啥不成。我提出种水稻试试,但村民们都不认可,他们一直都是靠种玉米和畜牧业过日子,畏难情绪严重。”说起种水稻,韩军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以前老百姓一亩地只能收入50元到80元,多少年来‘种地不收、不种又不行’的现状让村民由无奈变得懒散,过上好日子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只能靠补贴过日子。”

这样的窘境在3年前开始转变。2015年9月,在科右中旗交通局工作的韩军被选派到双榆树嘎查任第一书记。为了摸清嘎查情况,他一户一户调研,三大本厚厚的民情日记成为他不离身的“宝贝”,里面记着嘎查363户的基本情况、大事小情和民意诉求。他给自己的民情日记起名为《转变》,简单的两个字,饱含了他对这片土地和群众的深深热爱。

基于对嘎查情况的掌握,韩军找到了贫困的根源,他决定引入水稻这一从未在嘎查种植过的作物,为贫困群众量身制定产业脱贫计划,采取“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相结合的办法,以“党员带头入股+嘎查集体入股+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的模式,对盐碱地进行“旱改水”,同时成立了双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全面引领发展。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农牧民从观望变为逐渐走进大棚、拿起了农具,每天100多元的劳务收入迅速地凝聚了全屯的劳动力,从一无所知到一知半解再到熟练地使用新型育苗机,村民们的积极性被火热的创业场面带动起来了,合作社成了老百姓的新话题。

2016年,630亩水稻试种成功,亩产500斤。经过检测,水稻中富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弱碱、富硒,两种微量元素集一身的水稻在市场上极为抢手,价格比普通水稻贵上一倍。“看到我们的水稻种植如此成功,村民们都乐坏了,这下子,大家伙的心思都动起来了,入股的人多了,来合作社打工的人也越来越多。”对于种植水稻,韩军信心满满。

发生转变的不仅仅是种植模式,还有群众的思想观念。

“去年底我家领到了分红3240元,土地流转承包费5200元,给合作社打工又赚了1600元。”54岁的张春花是双榆树嘎查的贫困户,家里三口人,基本没有收入来源,加上身体不好,生活十分困难,她说,“家里的26亩地荒了五六年了,多亏了韩书记,在他的帮助下,我家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年底按本金的12%分红。靠着种水稻,就让我家脱了贫。”

为了尽快定下今年的水稻销售订单,韩军又开始马不停蹄地东奔西走起来。他同时正思谋着,要赶紧筹划建设催芽基地和大米加工厂,好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让农牧民的腰包更鼓一些,让贫困群众脱贫的脚步更坚实一些。■

猜你喜欢

大家伙中旗韩军
Recent advances in two-dimensional layered and non-layered materials hybrid heterostructures
外星人到我家⒁
Based on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 innovation culture research
可爱的大家伙——大象
浅析科左中旗有机葵花生产栽培管理技术
好课堂让人思绪万千——基于韩军老师《老王》课堂教学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