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诗词大会文化元素的呈现看文化类节目的发展进化
2018-06-26虞智颖岳傲南汪冰蟾代雅娜何昕
□虞智颖 岳傲南 汪冰蟾 代雅娜 何昕
一、引言
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后,2016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又推出另一档文化益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2017年春节档推出了该节目的第二季。在第一季好口碑的基础上,第二季保持了优秀的制作水准,并且进一步引发了全民关注,取得了非常好的收视效果和节目热度,成为2017年的“爆红”节目,而2018年3月底,第三季也正式推出。本文将通过重点分析三季诗词大会文化元素呈现方式的不同来寻找文化类节目发展的启示。
二、节目现场设置实物元素的发展
现场舞台效果给观众带来的视觉享受对于营造诗词的文化氛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节目现场舞台设置的实物元素,也是三季诗词大会在文化元素上的重要体现。
(一)节目开篇片头
第一季中节目的开篇以水墨画的形式呈现,附以毛笔书法的诗词,水墨画的选景都是诗词中的常见意象,背景配乐也是中国古典的音乐,模拟常用意象大雁的声音。第二季在沿用了第一季的“水墨画+诗词”的开篇风格的同时在色彩上也不断丰富,由水墨画变成了山水画、文人画,并与诗词中的色彩相对应。第三季则沿用了第二季中的彩色开篇的特点,但是在诗词的字体上进行了突出处理,使之成为整个画面的重点。
(二)现场整体舞台设置
相较于第一季,第二季的舞台更加大,在3600平方米的演播室内,搭建了别具一格的水舞台,并且将舞台背景塑造成梯田造型,营造了一种较为真实的有山有水的闲适田园意境,与节目的诗意主题契合①。在颜色的搭配上,第二季明显运用了更多更强烈的色彩搭配,给人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第三季依旧采用了这种全景式的舞台,并且根据所引用诗词的不同而不断地变化现场的图案。
(三)百人团舞台设置
第一季百人团答题的对错是以船是否被击沉为标志,但是在第二季改为了箭击盾牌,第三季则为石头砸城门,虽然选取的都是中国古代战争中的经典意象,但是第二、第三季的设置能够给观众更深的视觉震感。第二季百人团的显示屏下方也新添祥云图案的文化元素,这一元素也沿用至第三季。第三季将百人团分为了四个阵营,于是在舞台的设置上面就可以看出明显的四个区块。
(四)选手舞台设置
第二季选手比赛前的展示环节,场景布置上会有文字悬挂的效果,不再是第一季单纯地只站着展示。并且,选题时不再是第一季的随机抽取叫停,而是采用战鼓标题号自主选择的形式。同时,第三季中选手出场时加入了古典元素的屏风,这些文化元素的细节呈现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也能更好地弘扬中国诗词文化。
三、赛制及内容的发展
(一)赛制的发展
对一档竞赛类诗词比拼节目来说,赛制就像它的骨架,合理的赛制有助于突出节目自身的亮点,带领观众享受“针锋相对”的紧张刺激的同时,领略诗词的独特魅力,极大地提升节目的吸引力和关注度。
第一季诗词大会采用“以一敌百”和“击败体”的内循环竞赛机制,第二季保留了个人追逐赛与擂主争霸赛的部分,但在擂主争霸赛之前加入了“飞花令”的环节,获胜者可直接挑战擂主。节目组在每场比赛设置一个关键字,如“春”“月”“风”“夜”等古诗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字。这一环节不仅给了选手们更大的发挥空间,展示选手真实的知识储备,同时“一来一往”式的对答在双方之间更长时间地持续下去,还为现场气氛增添了紧张感和观赏性。在“中国诗词大会”的微博话题下,不少观众纷纷留言,直呼过瘾。
而第三季将“飞花令”升级为“超级飞花令”,由于要求选手无缝衔接,因此大大节省了比赛时间,也使得比赛更加激烈。同时第三季设置的“诗词接龙”要求场上两位选手轮流说出诗词,而每一句诗词的首字都要与上一句诗词的尾字相同,若是中断则为失败,因此第三季赛制上对选手们的诗词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第三季也在“百人团”方面有所改变,以往“百人团”不存在淘汰机制,因此可能出现选手答题不认真、故意“放水”的情况(场上选手的得分与百人团答错题目的人数直接相关,“百人团”选手故意答错题,场上的选手就可以得到更高的分数),而现在设立了“百人团”以及“预备团”,每场“百人团”答题后4位降级为“预备团”,而“预备团”前4位晋级进入“百人团”。这样的淘汰机制,使得比赛赛程更加激烈,也让“百人团”更加认真对待比赛。
(二)内容的不同
在诗词内容的选择上,三季节目也略有不同。在第一季节目当中,常常可见如《静夜思》《登鹳雀楼》等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诗词,入选节目的所有诗词题目几乎全部出自中小学课本,笔者认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中国诗词大会》作为新推出的一档弘扬传统文化的节目,首先需要建立观众认知度,经典的诗词更能贴近普通人的生活,激发他们的参与性,使观众重新认识中国诗词的精粹,达到“寻文化基因”的目的。
第二季节目在有了第一季观众的基础上,顺理成章地升级了诗词内容,选择更加广泛,从《诗经》《楚辞》到唐宋明清诗词,再到当代毛泽东诗词,都一一涵盖,时间跨度达数千年。其中,最大的特色当属当代毛泽东的诗词的引进。第二季节目不仅向国人展示了诗词文化的瑰丽,更展现了大国当有的文化自信,符合主流价值观,节目的思想性“更上一层楼”。
第三季节目聚焦“人生自有诗意”主题,在题库创新上做出了不小的探索。随着前两季的热播,适合在电视节目上引用的诗词几乎前两季都已涵盖,因此,这于今年的出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题目既不能与以往有过多重复,也不能一味只求新题而引入太过冷僻的诗词,同时还要保持节目所要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在此前提上,节目第一次将鲁迅的古体诗引入,用上至《诗经》下至近现代的脍炙人口的经典诗句同观众达成情感共鸣,贯彻了“陌生的熟悉题”②这一原则。
四、中国诗词大会互动方式的发展
互动是一档节目在主持人、选手、嘉宾与场外观众之间建立起的关系桥梁,良性的互动不仅有利于增加节目本身的连贯性,更能拉近节目本身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一)开场互动的细腻描绘
第一季采用百人团选手朗诵诗词的开场形式,虽然增加了节目气势,观众对诗词柔美性的细腻体验却有所缺失。而第二季则融入了场外人群与场内选手共同朗诵的新兴模式,极大拉近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在相对舒缓的主题上,直接通过主持人董卿的娓娓讲述将观众拉入诗词的静谧氛围之中。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观众沉浸感,更让主持人的个人素养有了更广阔的展示空间,带来网络平台上的热议。这一细微的创新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节目的关注度,甚至引进部分潜在观众,提高收视率,并且在第三季中得到沿用。
(二)嘉宾点评的适度偏重
表1:诗词类型与嘉宾点评数关系表(单位:次)③
如表1,嘉宾的点评在表达爱情、友情及失意孤寂类型的诗词中频率最高,这恰恰是当代年轻群体较为关注的话题。同时,这些主题可引入的故事性与戏剧色彩相对较强,点评过程中可以融入更多的感性内容,引发观众共鸣。
在第三季中,嘉宾对于诗词的讲解更多从诗词背后的故事去引申,使观众更容易去理解和更具有代入感。
(三)“飞花令”的三方互动体验
如上一部分所述,第二季在赛制上的最大亮点便是引入了“飞花令”这一新兴环节,“飞花令”在互动性上的创新也有着极大的探索价值。首先,“飞花令”这一环节紧密联系了场内选手与百人团,使双方处于平等关系之中;此外,这一环节相对于其他环节观众参与度更强,在选手思考相关诗词的同时,由于命题的开放性本身电视机前的收视人群也会调动知识储备搜索相关答案,极大提高了观众的互动热情;最后,主持人与嘉宾也会对选手在这一环节的表现发表正面或负面的评价,甚至参与其中。因此,这一环节将选手、嘉宾、观众紧密连接,达成良性互动体验。
(四)选手与百人团的互动
第三季中,在选手刚入场还未开始正式答题之前,由百人团的部分成员与选手之间互答诗词的互动,为比赛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和互动友善的环境。符合选手身份和年龄的诗词互动更加加深了观众对诗词的了解。
五、启示
该节目点评嘉宾之一蒙曼认为,节目之所以能引起共鸣,就是打动了中国人的一颗“诗心”。2001年开始播出的《百家讲坛》曾在全国掀起一股“国学热”。与之不同的是,近期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代表的文化类电视节目让传统文化更加“亲民”。文化类节目未来的发展仍然可期,三季诗词大会中的文化元素发展分析对于相似的文化类节目走向具有很多启示:
(一)从节目现场设置来看
注重色彩的搭配和色彩多样性的运用,要在部分主题有主题主色调的基础上加以搭配其他色彩用以点缀,讲究色彩搭配的艺术性,并且色彩的使用要与节目的主旨相呼应。要注重细微之处文化元素的体现,每一个小的细节都可以为节目增色不少。此外,绚丽壮观的舞台效果会更加吸引观众和渲染文化氛围。
(二)从赛制的设置来看
对于一档具有启发性的文化类节目来说,赛制的设定应当从节目宗旨和观众需求出发,既需要注重普及性,使观众能够主动参与其中,领会文化的精髓;也需要注重竞赛性,以此提高节目的可观赏性,吸引关注度,提高收视率。
(三)从互动方式来看
电视媒体本身的单向传播特性,使互动性成为其相较于其他媒体形式的一大缺陷。因而,提升互动性是当下电视节目制作的关键要素。电视这样一个媒介平台,需要符合节目主题的渲染来给予观众沉浸感,需要具有冲突和悬念的故事来丰富电视语言,需要更强的关联性来贴近观众生活,以此来引起受众的兴趣和调动现场的气氛,带来收视与口碑的双赢结果。
注释:
①高贵武,胡蝶.电视媒体的文化传承与技术(艺术)呈现——解析《中国诗词大会》成功之道[J].新闻与写作,2017(03):73-76.
②《中国诗词大会》命题组组长:题出得都快“江郎才尽”了[EB/OL].http://news.sina.com.cn/o/2018-04-24/doc-ifzqvvsa 3037559.shtml.2018-04-24.
③于凤仪.《中国诗词大会》中诗词文化的电视呈现技巧研究[J].视听,2017(08):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