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思想经世致用之学与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养

2018-06-25赵诗语

现代交际 2018年8期
关键词:儒家工匠精神

赵诗语

摘要:儒学自孔子始,就是入世之学,核心为仁,行仁之根本就是行礼,让个人、社会都纳入礼制有序的轨道。故孔子授道是希望学人能修齐治平,利于社稷民生,即经世致用。当代社会高职教育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背景,力求培养“工匠”,而“工匠精神”的实质就是以精湛的技术服务于行业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和专注力,这与儒家经世致用之学思是不谋而合的,回顾经典方能成就未来。

关键词:儒家 经世致用 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8-0170-02

经世致用按其字面意思,不难理解,也就是关注社会问题,将所学之术用以治理社会,这是一种求真、务实的求学的态度和学术思想。《辞源》中对“经世”的解释为:“治理世事”,对“经济”的解释为:“经国济民”,“致用”为:“尽其所用”。《辞海》的解释为:“明清之际主张学问有益于国家的学术思潮”。经世致用思想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的儒家思想。

儒学的开创者孔子,复古周礼是其一生的政治、社会理想,“六经”塑造了他的人格节操,而孔子对“六经”的整理、论次、教学,让“六经”的人格美注入了生命力,使得“六经”世代传承,影响了后世无数的文人、士大夫。可以说孔子与“六经”是相互成就。孔子对于当时礼坏乐崩造成的“君不君,臣不臣”的局面是痛心疾首的。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注:《论语·子路》)。要使社会秩序回归和谐,就要尊礼、行礼,而礼从哪里来?自然是“六经”之中。而将六经之中的礼乐制度付诸实践,使人民、君主、社会有礼、循礼、护礼,社会达到一种和谐、安定,就是经世致用之学思。儒学的经世思想是种入世文化,孔子视知识为“务民之义”,一生言行都是为了按周礼的模式去醒世、警世和救世。李亚宁把其称为“伦理—政治”型的修己治世的学说体系①,我认为是可取的。

经世致用之学究其实质,是士大夫、思想家、文人们的一种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他们从小接受先贤典籍的教育熏陶,受到先哲們的品德节操以及其为社会的安定、和谐所作出的努力的感染,可以说是种模范效应。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世代士大夫、思想家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他们把这种使命感种植在骨子里,站在社会群体的高度,以匡济天下为己任。治世之期的经世致用是坚定气节、操守,是鼓励和鞭策,是文人温情脉脉的济世情怀,乱世之期的经世致用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兼济天下、为天下着想,是对社会失序的痛心疾首,是对人民生活疾苦的悲叹,是文人救世使命的风起云涌。可以说,社会局势动荡与安定对经世之学爆发力的强弱是有直接关系的,社会越是动乱、政治腐败,士大夫、文人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越强,希望用自己所学,从思想上找出一条教化天下,拨乱反正,使社会回归有序的轨道。因为这种责任感的爆发不只来源于典籍,更多的是亲身经历社会的失序动乱和生活的艰难困顿。清初,历经农民战争、民族战争、朝代更迭和社会动荡的洗礼,有学识的士子精英,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朱舜水等都以匡济天下为己任,反对宋明理学的空论,发扬实学,注重经世之学术,形成一股讲究经世致用、重视现实的实学新思潮。因此,“通经致用”“明道救世”成为清初学术的精髓。其中,顾炎武较为有力地抨击了宋明理学,认为经学应是朴实入世的,而非宋明理学神化了的“义理”空谈。顾氏在明末清初的经世致用思潮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孔子之后,儒学的经世学术思想便分为内圣和外王两条发展路径,冯天瑜作出如是归纳:“强调内圣之学的派别(如先秦的思孟学派,宋明的理学)虽未放弃经邦治国的目标,但经世意识愈益为个体修养及宇宙本体研究所淹没;而强调外王之学的派别(先秦的荀况、南宋的事功派)则以隆礼为职责,致力于修实政、施实德,高扬经世致用的旗帜”②。“要之,清代学术与宋明异者,有一要点,即宋明诸儒专讲为人之道,而清代诸儒则只讲读书之法(此指乾嘉学派而言)。惟明末清初之学者,则兼讲为人与读书,矫明人之空疏,而济之以实学,凡诸魁杰皆欲以其学大有造于世,故其风气与明异,亦与清异”③。因此,可以说清初诸儒的学术思想是将内圣和外王结合起来,而要把内圣引向外王的途径就要知行合一。顾炎武的经世致用之学就是强调知与行的统一和意义,他在治学中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结合起来。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有好多年他都在长途跋涉中度过,风尘仆仆。用友人所赠送的两骡两马驮着所需书籍,一年的大半时间都是在旅店度过的。顾炎武的许多著作都是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相结合所得,这使他的学术结论建立在扎实可靠的基础之上。顾炎武这种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反映在他的著作中,他的名作《日知录》第七卷“朝闻道夕死可矣”中写道:“有一日未死之身,则有一日未闻之道”以及“君子之学,死而后已”。顾氏认为学习是无止境的,人们应当以毕生精力探求知识,而知识是长期的学习和实践积累起来的。

当代高职教育更多倾向于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适应现在经济发展下的分工细化社会,固然是应时代所需。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更应该回顾过去、回顾经典,中国儒家思想中的经世致用的学说正是学有所为的体现,明清的知行合一究其目的就是经世致用之学。当代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具有高度专业技术能力人才的阵地,所谓“工匠精神”不仅仅是要求从业人员有精湛的技艺和技能,更要有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和高度职业认同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儒家思想培养的学士是有社会使命感的德才兼备的君子,所以在教育培养中应将经世致用之学与工匠精神相结合,才能培养出既有扎实专业技能又有高尚职业道德情操之青年,才能承担起中国新时代经济社会的重任。就目前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来说,包括我所在院校,都建立了现代学徒制的工匠班,从人力和财力上都投入很多。我校在两个分院均设有工匠班,积极引进优秀企业人才,走进学校开设特色课程,并投资建造相应的实训基地,真正做到把课堂搬进车间。

在高职院校培养工匠学徒的时候,不只是企业引进校园,同时也要抓牢校内已有教师资源,一方面是专业教师,另一方面是思政教师队伍。“工匠精神”更多是一种思想和精神的培育,如果单单只是实操能力和技术手段,而没有精神内核,那何来“匠心”?何成“匠人”?相关专业技

术教师和思政教师也应具备“工匠精神”,身正为师,身先示范。尤其是在新进教师的岗位培训中融入相关内容的培训,以老带新,以经典文化思想做载体,从职业生涯开始之初就树立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思想,内化然后外授,真正培养出执著专注、作风严谨、敬业守信、推陈出新的大国工匠!

注释:

②李亚宁.明清之际的科学文化与社会[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

③傅玉璋.明清史学史[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1]李亚宁.明清之际的科学文化与社会[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

[2]傅玉璋.明清史学史[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孙 瑶

猜你喜欢

儒家工匠精神
知命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茶道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贝淡宁:儒家重视对社会的责任
中国人能否再次成为儒家
舜帝——儒家道德理想的人格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