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胎蛋白异质体在肝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8-06-25方迎兵戴金森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诊断价值肝癌肝硬化

方迎兵 戴金森

【摘要】 目的:对甲胎蛋白异质体在肝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及判定。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30例肝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为A组,另选取同期肝炎肝硬化患者及乙肝患者作为B、C组,各30例,将3组患者经诊断后的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进行比较,记录不同浓度的AFP下AFP-L3%于良恶性肝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并比较AFP及AFP-L3%的ROC曲线下面积及临界值下效能。结果:A组原发性肝癌患者经检验后的AFP-L3阳性率为56.67%,显著高于B组及C组急、慢性乙肝组的13.33%、25.00%、14.2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FP浓度为20~200 ng/ml时AFP-L3%鉴别良恶性肝病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均高于浓度为20~400 ng/ml及200~400 ng/ml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ROC曲线,其AFP低(20~200 ng/ml)、中(200~400 ng/ml)浓度的条件下,其AFP-L3%的Youden指数为0.56、AUC值为0.772,高于AFP的0.21、0.62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AFP于20~200 ng/ml低浓度时,其AFP-L3的准确度及特异度较高。结论:甲胎蛋白异质体在肝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于20~200 ng/ml的AFP浓度下,AFP-L3%于肝癌确诊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肝癌; 甲胎蛋白异质体; 诊断价值; 肝硬化

doi:10.14033/j.cnki.cfmr.2018.6.0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6-0067-02

原发性肝癌(PHC)为我国具有较高发病率的恶性肿瘤[1]。多年来,甲胎蛋白(AFP)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但对于部分非肿瘤肝病,例如肝炎性肝硬化、慢性肝炎,其AFP多呈低中水平升高趋势。相关研究表明,早期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其AFP≥400 ng/ml的仅占比25.70%[2]。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作为高度特异性的标志物广泛应用于原发性肝癌检测中,AFP-L3肿瘤标志物的应用相比影像学技术,对于PHC的早期诊断可有10个月~1年的提前时间[3]。伴随着吸附离心检测技术的不断成熟,AFP-L3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准确率不断提高。本研究为探讨AFP-L3在肝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将原发性肝癌患者及其他类型肝病患者进行比较,以此体现其应用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30例肝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为A组,另选取同期肝炎肝硬化患者及乙肝患者作为B、C组,各30例。纳入标准:(1)符合肝炎、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的患者;(2)对本次研究知情且接受检验的患者;(3)80岁以下的肝病患者;(4)血清标本保存完整的患者。排除标准:(1)血液疾病的患者;(2)个体资料不齐全的患者。A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3~75岁,平均(50.39±7.88)岁。B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4~76岁,平均(51.36±7.54)岁。C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6~79岁,平均(54.69±7.81)岁,其中急性乙型肝炎8例,慢性乙型肝炎7例,重型肝炎15例。3组肝病患者除病情外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空腹状态下采取外周静脉血,并将血清离心分离后3 h内进行检测[4-5]。采取吸附法将血清中AFP-L3分离,试剂为北京热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原装配套试剂对患者血清AFP-L3及AFP含量进行测定,并得出AFP-L3占AFP比率,即为AFP-L3%,本研究以AFP-L3%≥10.00%作为原发性肝癌的阳性临界值[4-6]。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3组肝病患者经检验后的AFP-L3阳性率及不同AFP浓度下AFP-L3%于良恶性肝病鉴别的各项指标,并将其AFP、AFP-L3%于PHC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的AFP-L3阳性情况比较

A组原发性肝癌患者经检验后的AFP-L3阳性率为56.67%,显著高于B组及C组急、慢性乙肝组的13.33%、25.00%、14.2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AFP浓度下AFP-L3%于良恶性肝病鉴别的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度比较

AFP于20~200 ng/ml低浓度升高时,其AFP-L3%的敏感度、准确度、特异度高于AFP于20~400 ng/ml及200~400 ng/ml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AFP及AFP-L3%的ROC曲线下面积及临界值下效能比较

依据ROC曲线,其AFP低(20~200 ng/ml)、中(200~400 ng/ml)浓度的升高条件下,其AFP-L3%的Yuden指数为0.56、AUC值为0.772,高于AFP的0.21、0.62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甲胎蛋白可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诊疗指标已在大部分研究中证实[7-8],且受医学界广泛认可,但临床中大部分肝硬化及慢性肝炎的肝病患者血清AFP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迹象,相比于早期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其AFP水平易出现重叠分布迹象[9-10],故于AFP轻中度浓度升高的情况下,较难对肝癌及其他肝病进行区分。其糖链的结构随不同组织细胞合成的AFP的差异性亦显示出不同差异[11],对于小扁豆凝集素(LCA)的结合能力亦有不同,该糖链结构不同的AFP为AFP异质体,又称为AFP亚型,主要存在于恶性肝癌细胞中[12]。

本研究以AFP-L3%≥10.00%作为原发性肝癌的阳性临界值,其原发性肝癌患者的AFP-L3阳性率为56.67%,显著高于急、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组(P<0.05),与重型肝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患者于重型肝炎下,其AFP-L3%的水平与肝癌相当,故临床中需加强对重型肝炎的诊疗及监护。不仅如此,本研究数据显示,AFP于20~200 ng/ml低浓度升高时,其AFP-L3的准确度、特异度高于AFP于20~400 ng/ml及200~400 ng/ml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AFP<200 ng/ml低浓度升高的原发性肝癌中,AFP-L3%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ROC曲线作为一种数理统计学方法广泛应用于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当中,该曲线综合特异度、敏感度等指标,可将诊断试验的正确性进行全面的评价。本研究中,于设定常规临界值为10.00%的基础下,其AFP-L3%的特异度为92.00%,敏感度为60.97%,此种情况下,致使体验效能下降,故甲胎蛋白(AFP)于20~400 ng/ml的情况下,设定AFP-L3%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临界值为12.75%,对提高AFP-L3诊断效能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甲胎蛋白异质体在肝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于20~200 ng/ml的AFP浓度下,AFP-L3%于肝癌确诊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旭,唐哲,吴阳,等.射频消融联合化疗栓塞对肝癌肝功能及甲胎蛋白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6):820-822.

[2]章健,叶迎宾,黄秀香,等.高尔基体糖蛋白73与甲胎蛋白异质体百分比及总胆汁酸在原发性肝癌的表达及其临床应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5,22(2):116-118.

[3]翁雪芬,刘翠月,黄旭纯,等.血清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在肝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转化医学杂志,2014,3(6):340-342.

[4]张锋,杨屹.射频消融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甲胎蛋白和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J].现代肿瘤医学,2014,22(5):1103-1106.

[5]黄娅,张凤美,范志娟,等.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联合检测在肝细胞肝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5):882-885.

[6] Zhang Z,Zhang Y,Wang Y,et al.Alpha-fetoprotein-L3 and Golgi protein 73 may serve as candidate biomarkers for diagnosing alpha-fetoprotein-negativ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Onco Targets Ther,2016,9(1):123-129.

[7]焦扬,吕晓娴,刘冰.α-1,6岩藻糖基转移酶与甲胎蛋白异质体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肿瘤医学,2014,22(8):1897-1898.

[8]黄继超,姜德清,王宗山,等.血浆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SC)与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測对肝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6,6(23):15-18.

[9]杨贵敏,杨运强,赵运胜.血清异常凝血酶原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联合甲胎蛋白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7):783-785.

[10]吴君荣,赵惠柳,舒宏,等.抗凝血酶-Ⅲ在甲胎蛋白阴性肝硬化和肝癌的鉴别诊断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20):2875-2876.

[11]周永均.甲胎蛋白异质体在肝癌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4):78-79.

[12]徐飞,牛文彦.甲胎蛋白和甲胎蛋白异质体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4,20(6):475-476.

(收稿日期:2017-07-31)

猜你喜欢

诊断价值肝癌肝硬化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重视家族史 预防肝癌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TACE术联合手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65例临床观察
肝硬化的中医辨证用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