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情绪启动对注意偏向的实证研究

2018-06-25乔春玲赵峻莹陈晓晨

现代交际 2018年8期
关键词:大学生

乔春玲 赵峻莹 陈晓晨

摘要:目的:通过情绪与注意偏向结合的方法,考察在不同情绪下被试对情绪词是否会产生注意偏向以及注意偏向上的差异。方法:本研究采用3(情绪启动:负性启动、正性启动、无启动)×3(情绪词汇:负性、正性、中性)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结果:(1)在情绪Stroop范式中,情绪启动的主效应显著[F(2,60)=13950, p<0001],情绪词的主效应显著[F(2,60)=13982,p<0001],二者交互作用显著[F(4,60)=10796, p<0001]。(2)在无启动条件下,被试对三种情绪词颜色命名任务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F(2,60)=432, p<005]。(3)在负性情绪启动条件下,被试对三种情绪词颜色命名任务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F(2,60)=4218, p<0001]。结论:(1)不同情绪的大学生注意倾向性有差异,大学生对不同情绪词的注意倾向性有差异。(2)无情绪启动条件下,大学生对正性词汇反应时最短;负性情绪启动条件下对负性词汇反应时最短。

关键词:情绪启动 注意偏向 情绪Stroop范式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B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8-0029-02

注意是认知过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情绪对注意偏向的影响也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重点。Mathews和MacLeod (1986)[1]最早发现注意偏向,焦虑个体感知威胁性刺激比感知其他刺激的反应时更短,即焦虑个体对威胁性刺激更敏感并优先感知威胁性刺激。Fox, Russo, Dutton (2002)通过对焦虑个体注意偏向的研究发现,注意偏向的产生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个体对某些刺激存在注意的定向加速;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个体对某些刺激存在注意解脱困难。高笑,陈红(2006)[2]认为注意偏向是个体对特定刺激具有的高敏感性并伴随的选择性注意。曾庆巍,刘爱书(2015)[3]认为注意偏向是人們在接收外界信息时,因对某些特定的信息具有较高敏感度而出现的选择性注意。早期情绪与注意偏向的研究多关注于临床个体,如焦虑症个体、抑郁症个体等。近年来许多研究探讨了临床个体和非临床个体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朱诗敏和郑希付(1998)的研究发现非临床个体也会对情绪刺激产生注意偏向,而Mogg和Bradley (1998)在研究中没有发现非临床个体的注意偏向。情绪启动是用来研究情绪和认知关系的一种手段。

近年来,许多研究关注在情绪启动条件下,个体是否会出现注意偏向及注意偏向的规律。Eastwood, Smilek, Merikle[7]的研究表明,在负性情绪下,临床个体和非临床个体都表现出了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表现出情绪一致性效应,而对正常个体是否会对正性刺激表现出注意偏向一直存在争论。袁承杰,于凯,刘伟志,尚志蕾[8]的研究发现正常个体在情绪启动条件下表现出对一致性刺激的注意偏向,然而刘兴宇,杨伊生,李杰,姜淞秀的研究发现,被试在正性情绪启动下没有表现出情绪一致性效应。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影片启动情绪,通过情绪Stroop任务考察被试的注意偏向,记录被试对情绪词颜色命名任务的反应时,以探究大学生在不同情绪启动条件下是否会产生注意偏向以及注意偏向的规律。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来自辽宁师范大学、大连交通大学的65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男生22人,女生43人,年龄18~24岁,平均年龄212±175岁,此前从未参加过类似实验。

(二)研究设计

本实验采用3(情绪启动:负性启动、正性启动、无启动)×3(情绪词汇:负性、正性、中性)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

(三)研究工具

1.实验材料

(1)情绪启动材料。情绪启动材料是具有不同性质情绪的电影片段,选用《一九四二》中空袭片段作为负性情绪启动材料,时间为3分钟。选用《唐伯虎点秋香》中小强片段作为正性情绪启动材料,时间为3分26秒。

(2)情绪Stroop词汇材料。从罗跃嘉、王一牛(2004)编制的《现代汉语双字动词感情信息评定表》中选取60个词,其中极端负性词、极端正性词、中性词各20个,作为情绪Stroop实验材料。

(3)情绪自评的材料。一道五点式评分题目,从1到5难受程度逐渐下降,愉快程度逐渐上升。 1代表“非常难受”,5代表“非常愉快”。

2.实验工具

E-prime20、SONY VAIO E14笔记本电脑。

(四) 研究流程

实验采用个别施测方式,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被试进入实验室,熟悉实验环境后,坐在电脑前。

(2)向被试详细说明情绪Stroop任务的实验要求,并开始练习。

(3)确保被试通过练习掌握实验要求后,开始正式实验。首先开始控制组无启动组的Stroop实验。

(4)播放视频诱发被试情绪,然后让被试完成相应的情绪自评题目,开始情绪启动组的Stroop实验。

(5)实验结束。

(五) 统计分析

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简单效应检验等方法比较被试在三种情绪启动条件下对情绪词汇颜色命名任务的反应时之间的差异。

二、结果

1.情绪启动对情绪词颜色命名任务反应时的描述性结果

负性情绪启动条件下,被试对负性词、正性词和中性词的颜色命名反应时分别为(44212±4591)ms,(46164±5122)ms,(46028±4820)ms;正性情绪启动条件下,被试对负性词、正性词和中性词的颜色命名反应时分别为(46539±5239)ms,(46223±4639)ms,(46524±50.54)ms;无情绪启动条件下,被试对负性词、正性词和中性词的颜色命名反应时分别为(472.12±6353)ms,(46843±6415)ms,(47645±6940)ms。

2.情绪启动对情绪词颜色命名任务反应时的影响

对三种情绪启动类型和三种情绪词颜色命名任务反应时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情绪启动的主效应显著[F(2,60)=13950, p<0001],情绪词的主效应显著[F(2,60)=13982, p<0001],二者交互作用显著[F(4,60)=10796, p<0001],结果如表1所示。

简单效应结果显示,在负性情绪启动条件下,被试对三种情绪词颜色命名任务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F(2,60)=4218,p<0001],对负性词反应时最短;在正性情绪启动条件下,被试对三种情绪词颜色命名任务反应时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无启动条件下,被试对三种情绪词颜色命名任务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F(2,60)=432,p<005],对正性词反应时最短。

三、讨论

(一)不同情绪启动、情绪词汇颜色命名任务反应时的差异

上述结果表明,情绪启动和情绪词汇的主效应结果显著,被试在不同情绪启动条件下,对情绪词颜色命名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Fredrickson和Branigan(2005)[10]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果。这可能是由于:情绪信息引发了注意聚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前任务表现,使被试在情绪启动条件下对颜色命名任务的反应比无启动条件下更快,对情绪词颜色命名任务的反应比中性词更快。

(二)不同情绪启动下的注意偏向

1.无启动条件下的注意偏向

本研究中,在无启动条件下,被试对正性情绪词颜色命名反应时最短。与前人的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果。这可能是由于大学生被试在无启动条件下,情绪偏向正性,对正性刺激更容易接受和作出反应,故被试表现出对正性情緒词的注意偏向,而没有表现出对负性情绪词的注意偏向。

2.情绪启动下的注意偏向

负性情绪启动条件下被试的实验结果呈现心境一致性效应,对消极词颜色命名反应时比中性词、正性词更短。袁承杰,于凯,刘伟志,尚志蕾(2015)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这可能是由于人的注意有选择性和定势,这使得被试在负性情绪启动条件下,与当前负性情绪状态相一致的负性词更易于被接受和作出反应,而正性词和中性词则容易被排除而过滤掉,从而产生一致性注意偏向。正性情绪启动条件下被试对三种情绪词颜色命名反应时无显著差异。刘兴宇,杨伊生,李杰,姜淞秀(2013)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这可能是由于正性情绪增加了被试的注意灵活性,扩展了注意资源,减弱了个体对情绪词的注意解脱困难,这使得被试有足够的注意资源可以分配到实验任务中,从而可以对与当前正性情绪不一致的负性词和中性词快速完成任务。

四、结语

(1)大学生在不同情绪条件下的注意倾向性有差异,大学生对不同情绪词的注意倾向性有差异。

(2)无情绪启动条件下,大学生的注意具有倾向性,对正性词汇反应时最短。

(3)在负性情绪启动条件下,大学生的注意具有倾向性,对负性词汇反应时最短。

参考文献:

[1]Macleod, C., Mathews, A., & Tata, P. Attentional bias in emotional disorders[J].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1986, 95(1):15-20.

[2]高笑, 陈红. 消极身体意象者的注意偏向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 14(3):272-274.

[3]曾庆巍, 刘爱书. 情绪对注意选择性的影响:注意偏向和注意瞬脱[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 23(3):448-452.

[4]李海江, 杨娟, 贾磊,等. 不同自尊水平者的注意偏向[J].心理学报, 2011, 43(8):907-916.

[5]王海涛, 黄珊珊, 黄月胜,等. PTSD青少年对威胁图片注意偏向的时程特点及习惯化倾向[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2, 28(3):255-262.

[6]任丽, 刘爱书. 完美主义者对不完美图片的注意偏向[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 21(4):541-544.

[7]Eastwood, J. D., Smilek, D., & Merikle, P. M..Differential attentional guidance by unattended faces express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J].Perception and Psychophysics,2001,63(6):1004-1013.

[8]袁承杰, 于凯, 刘伟志,等. 青年人情绪启动差异性与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5(5):378-382.

[9]Fredrickson B L, Branigan C. Positive emotions broaden thought-action repertoires: Evidence for the broaden-and-build model[J]. Cognition & Emotion, 2005.19(3),313-332.

责任编辑:孙 瑶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