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穿耳习俗的形成及原因

2018-06-25石小英范永建

文史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耳饰耳垂习俗

石小英 范永建

摘 要:穿耳习俗古来有之,其形成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形成原因也复杂多样,包括警示作用、身份体现、辟邪、审美、佛教观念的影响等。

关键词:穿耳习俗;成因

穿耳,是指在耳垂上穿孔,用来插或挂一定饰物。穿耳习俗自古有之,并流传至今,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深受现代女性的喜爱。

一、穿耳习俗的形成

穿耳佩戴耳饰的习俗,起源很早,大抵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就有,这在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有所反映。如甘肃礼县高寺头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一件残陶塑女性人头型器皿。此陶人的口、眼镂空,神态温和憨朴,两耳垂处穿孔。青海马家窑文化遗址乐都出土人形彩陶罐,表情妩媚中见矜持,两耳垂处有穿孔。甘肃天水柴家坪出土的陶塑人面,额上有隆起的披发,眉弓清晰,耳垂有穿孔。甘肃秦安寺嘴出土人头形红陶瓶,陶人额上有短发、耳垂有穿孔。进入阶级社会,穿耳佩戴耳饰者,仍不乏其例。河北蔚县夏代文化遗址中,发掘出一枚铜质耳环,这是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耳环实物。陕西清涧解沟寺墕、山西永和下辛角、山西石楼县后兰家沟、桃花庄及洪洞县上村商代墓葬中,都曾出土有金耳珥,其佩戴者男女都有。至两周时期,“穿耳”之风逐渐开始倾向于女性。《战国策·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诗经·君子偕老》言卫宣公夫人宣姜所服“玉之瑱也”。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楚墓发现一件女木俑,耳垂有穿孔,孔中间插一支小竹签。战国时期,充耳者称瑱,故此竹签即为耳饰瑱。两汉时期,瑱多以珥为称,通常以玻璃、琉璃等透明的材料作一空心圆柱,名“珥”,珥下垂一小铃,名“珰”,又名“珠”。明《客座赘语》载:“耳饰……在女曰‘坠,古之所谓‘耳珰也。”《续汉书·與服志》:“珥,耳珰垂珠也。”

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穿耳佩戴珰、珠的女性不胜枚举。徐州北洞山西汉前期楚王墓出土136件女侍俑的双耳轮处各有一小孔,有耳饰珰直接穿挂于耳上。著名的汉乐府歌《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陌上桑》中罗敷也是“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汉末繁钦《定情诗》:“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三国志·魏书五》注引王沈《魏书》:“太祖常得名珰数具,命(卞)后自选一具,后取其中者”;曹植《洛神赋》:“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南梁费昶《华光省中夜听城外捣衣诗》“圆珰耳上照,方绣领间斜”;北魏王容《大堤女》“宝髻耀明珰,香罗鸣玉佩”,这些皆表现出上古妇女的“穿耳”习俗。不过,到唐代,从现存的形象资料《步辇图》《纨扇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以及敦煌壁画看,其时汉族女性除了娼妓名伶穿耳佩戴耳饰外,其余大概都不穿耳。穿耳或许只在少数民族中盛行,汉族士大夫视之为异俗。如《全唐诗》中的《昆仑儿》:“金环欲落曾穿耳,螺髻长卷不裹头。”《蛮中》:“铜柱南边毒草春,行人几日到金麟。玉镮穿耳谁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描述的都是少数民族的穿耳、戴耳饰习俗。然而进入宋代之后,“穿耳”又广泛流行开来。《武林旧事》卷二:“至夜阑则有持小灯照路拾遗者,谓之扫街。遗钿坠珥,往往得之。亦东都遗风也。”《宋史·舆服志五》“非命妇之家,毋得以真珠装缀首饰、衣服,及项珠、缨络、耳坠、头须(下有个巾)、抹子之类。”所以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称:“穿耳自古有之。”[1]明田艺蘅《留青日札》中说道:“女子穿耳,带以耳环,盖自古有之。”[2]文学作品《金瓶梅词话》及《红楼梦》中所描述的女性装扮中,皆穿耳,佩戴耳饰,从中可见穿耳、佩戴耳饰,已成女性必不可少的妆饰。明清至今,穿耳、佩戴耳饰之盛则更无需赘述。

二、穿耳习俗形成的原因

关于穿耳习俗的形成,究其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以下分述之。

1.起警戒作用

穿耳,是“闭奸声,珰乱色”的一种警戒。刘熙《释名·释首饰》:“穿耳施珠曰珰。此本出于蛮夷所为也。蛮夷妇女轻淫好走,故以此珰锤之也,今中国人效之耳。”[3]按汉族学者的说法,穿耳最早主要是针对少数民族妇女过于活跃,不甘居守,有伤风化,而在耳上穿刺一孔,悬于珥珰。其行走时随步履震动而叮当作响,以提醒系佩者注意操守,检点生活,行动谨慎。这是讲穿耳的最初意义,并不在于装饰,而是为了起到警戒的作用。以后该习俗才传入中原,渐演变为一种妆饰习俗,深受女性的喜爱。这种说法,或系一家之言。《三国志·吴书十九》注引《恪别传》:“母之于女,恩爱至矣,穿耳附珠,何伤于仁?”是說女性忍痛穿耳佩珠完全是为漂亮。这话则倒出实情,可以采信。

2.是贱者的标志

从考古资料看,原始社会人人平等,男女皆穿耳佩戴耳饰。进入阶级社会后,等级森严,穿耳这种古老的妆饰习俗仍在延续;但纵观当时的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所涉及的穿耳人物,主要为奴隶、罪犯、女性。如河南安阳小屯商代遗址出土的陶塑,作奴隶形象,不分男女,每个人的耳部,均穿有小孔。对于罪犯穿耳现象,尽管史书中没有直接记载,但依据间接资料可以推知其亦是古代穿耳佩戴耳饰的主要群体。在古代,有一种军事刑罚称“贯耳”,是指对违反军法者施之以箭镞穿耳的处罚。这种刑罚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在战国时期改称为“射”。《左传·僖公二十七年》便载:楚子“玉复治兵于蒍,终日而毕,鞭七人,贯三人耳。”“贯耳”字本作“聅”。《说文》载:“聅,军法。以矢贯耳也。从耳矢。”《司马法》:“小罪聅,中罪刖,大罪刭。”这种贯耳刑罚,直到晚清还很常见。从军者通常是男性,故受此刑罚者必为男性。由此可以推知,古代穿耳者还有男性群体中的罪犯。至于女性穿耳,上文提到过自西周开始有所偏向,至宋及以后,发展成为固定的对象。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社会是等级森严的男权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男尊女卑的约束赋予了上述穿耳群体奴隶、罪犯、女性以共同的身份,即皆属卑贱阶层。这些卑贱的阶层作为穿耳主要群体的出现,给穿耳赋予了新的意义,即成为卑贱者的标志,社会地位低下的象征。正如《庄子·德充符》曰:“天子之诸御,不爪翦,不穿耳”,成玄英疏:“夫帝王宫闱,拣择御女,穿耳翦爪,恐伤其形。”明代《留青日札》一书中说:“女子穿耳,带以耳环,盖自古有之,乃贱者之事。”近人徐珂《清裨类钞·服饰》:“女子穿耳,戴以耳环,自古有之,乃贱者之事。庄子曰‘天子侍御不穿耳。杜子美诗‘玉环穿耳谁家女。其后,遂为妇女之普遍耳饰矣。”

3.为了辟邪

穿耳,与古老的迷信有关。传说中的魔鬼和其他妖灵总想进入人体,强占人体,因此人体上所有可能进出的孔窍都必须特别守护。在中华民族传统的观念中,玉和金属饰物有保卫灵魂、守窍护身,使鬼祟不敢侵扰的作用。《诗经·卫风·竹竿》有:“巧笑之瑳,佩玉之傩。”傩起源于远古社会,形成于商代,逐渐流传。到周代、汉代,傩发展为由方相氏主持的一种驱鬼逐疫的仪式活动。文中的“佩玉之傩”,说明了用玉驱鬼逐疫的事实。《续汉书·舆服志》记载有,一种名为刚卯,高约2厘米,长宽各约1厘米,中间穿孔,四面刻有辟邪咒语的方柱体小玉。从这个信息可以明确得知古人用玉辟邪的事实。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中,初生的小孩耳根穿一小孔,带上玉、金银材质耳饰,作为镇魂辟邪的灵符,保护孩子不受鬼祟的侵扰,一生平安幸福。过本命大寿时,也常以黄金饰品压身以求镇邪。

据李芽博士统计,古代自原始社会至明清时期,人们佩戴的耳饰主要有玦、瑱、耳珰、耳环、耳坠、丁香。就其材质来说,玦、瑱、耳珰通常用玉石制作而成,耳环、耳坠、丁香一般以金属为主体材料,辅之以玉石。现今佩戴玉质、金银耳饰者更是不胜枚举。[4]

依据上述观念,对比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我们不难发现人们佩戴各类材质的耳饰的主要用意之一,乃在于驱邪秽,除不祥。

4.审美观的影响

在世界上有些部落中,长耳垂是美丽的象征。《山海经·大荒北经》载:“有儋耳之国,任姓,禺号子,食谷。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禺彊。”郭璞注云:“鎪离其耳,分令下垂以为饰,即儋耳也。在珠崖海渚中,不食五谷,但瞰蚌及薯芋也。”《淮南子·地形》:“夸父耽耳,在其北方。”高诱注:“耽耳,耳垂在肩上。”《说文》:“耽,耳大垂也。”儋耳即耽耳,字亦作聸。《说文》:“聸,垂耳也……南方有聸耳国。”《后汉书·明帝纪》:“西南夷哀牢、儋耳”。可见,“儋耳”这个地方,是以耳垂变大为美,由此,后人把这种习俗称之为儋耳。《山海经》载:“其人寝,常以一耳为席,一耳为衾”。郭璞注谓“言其长,行则以手摄持之也”。《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载:“哀牢人皆穿鼻儋耳。其渠帅自谓王者,耳皆下肩三寸,庶人则至肩而已。”这种习俗典籍中又称为“聂耳”或“缓耳”。《山海经·海外北经》:“聂耳之国在无肠国东,使两文虎,为人两手聂其耳,县(悬)居海水中。”郭璞注:“言耳长,行则以手摄持之也”。《后汉书·文苑·杜笃列传》:“连缓耳,琐雕趣”,李贤注:“缓耳,耳下垂,即儋耳也”。耳大下垂,甚至可以及肩,不可能是天生的自然耳朵,是人为造成,为一种变形礼俗。《异物志》记载:“儋耳,南方夷,生则镂其颊,皮连耳匡,分为数支,状如鸡肠,累累下垂,至肩。”可见,儋耳之法主要是在耳上长期垂以重物将其拉长。《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南蛮》:“其渠帅贵长耳,皆穿而缒之,垂肩三寸。”可知,是当耳朵上坠出一定的耳孔后,绷上一个圆盘或圆圈,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换绷更大的圆盘或圆圈,耳朵也越绷越大。[5]李贤注引杨浮《异物志》:“儋耳,南方夷,生则镂其颊,皮连耳匡,分为数支,状如鸡肠,累累下重至肩。”郭璞亦說:“朱崖儋耳镂画其耳。”杨浮和郭璞所言,是把脸颊皮一条条剥下来,一端连着耳轮,另一端悬垂耳下,如同穗子一般,等于将耳朵延长了。如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穿耳佩戴耳饰主要是为了使耳垂变长,以达到美的效果。

5.受佛教影响,以大耳为贵相

在古代,人们讲究“耳大如轮,眼大有神”,认为耳垂小是没有福气的象征。以耳大为贵相的观念来自佛教。在佛教中,大耳本是世尊的八十种好相之一。“八十种好相”中关于耳的内容共有两项,即“耳厚广大修长、轮圆成就”及“两耳齐平”。是指佛、菩萨耳朵长大厚软,轮廓形状完美,耳垂厚大,两耳平齐对称。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来耳厚广大修长。”汉乐府相和歌辞《长歌行》:“仙人猗白鹿,发短耳何长。”佛、菩萨的这种奇异特征,正如中国相术所云之“圣人异相”,充分显示出佛、菩萨所具有的神性,突出他们的神圣、高大、威严和与众不同,从而更能引起人们的膜拜与崇敬。在古代中国,帝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为了显示他们与普通民众的显著不同,突出他们的独一无二性,往往将其神化。因此,在佛教传入中国后,将印度佛国世界的好相奇异特征引入中国,并用此相来比附帝王的形象,帝王形象逐渐“神化”。《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说刘备“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三国演义》第—回中说刘备“两耳垂肩,双手过膝”。《魏书·太祖纪》中说:“(太祖)弱而能言,目有光曜,广颡大耳。”季羡林先生对此如是说:“意者先主(谓刘备)之臂不异常人,惟先主为创业开基之雄主,史家乃以天竺传说大人三十二相中极奇特之一相加诸其身,以见其伟大耳。其后史书于帝王姿貌记述,遂多采天竺相好传说以杂糅其间,《晋书·武帝纪》《陈书·高祖纪》《宣帝纪》《魏书·太祖纪》《北齐书·神武帝纪》《周书·文帝纪》皆是也。”[6]其后,在佛教观念与主流文化的双重渗透之下,传播下移,影响到对普通人相貌的认识,“耳大”相成为“富贵”或“大贵”的命禄的代表。敦煌写本许负系统相书P.3589v、S.3395+9987B1V中“耳大”“臂长”好命相的图像和文字内容就是有力佐证。

正因为耳大为贵相成为人们的共识,所以,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人们为了达到耳大的目的,通常会穿耳、佩戴耳饰,将耳轮拉长。据记载,四大美女之一貂蝉天生耳垂小,就是用这种办法将耳垂拉大拉长的。

5.医疗目的

来源于传说故事。相传古代有位姑娘得了眼疾,将要失明;后来,有幸遇到一位名医。名医认为她可以复明。他在征得姑娘的同意后,拿起闪闪发光的银针在后者两侧耳垂中各刺一银针,结果奇迹出现,姑娘重见光明。姑娘感激涕零,便请银匠精制一对耳环戴于耳上,以示永不忘记名医之恩。当姑娘戴上银耳环后,日益眉清目秀,便逢人传诵名医的声名。穿耳戴环能明目的奇迹相继传开以后,许多富裕人家的姑娘和妇女都纷纷穿耳戴环,并流传至今。直到现在,戴耳饰能使人心明眼亮的观念仍然存在,如现代回族中流传这样的顺口溜:“姑娘眼睛亮,耳环子挂两旁。”

上述穿耳戴耳饰的故事虽为传说,但其中确有科学原理依据。在传统中医理论中,的确有“耳针治疗”一说,认为用小毫针、皮内针或其他方法刺耳穴可以治病。现代医学亦证实:眼部的穴位在耳垂中央,刺激它对保护视力和防治麦粒肿、急性结膜炎、老年白内障、中心性视网膜炎等各种眼病,特别是对近视眼有良好的疗效。大家知道,穿耳的部位正在耳垂的中央,故在此处穿孔可以刺激耳部的眼睛穴位,达到明目的效果。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将穿耳明目的医疗目的作为穿耳佩戴耳饰的原因,是说得过去的。

综上所述,穿耳佩戴耳饰的现象自古有之,并流传至今,形成一种妆饰风俗,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又受民族和外来思想的影响,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注釋:

[1]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十七,中华书局,1959年,第207页。

[2]明·田艺衡:《留青日札》卷二十,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5年,第683页。

[3]东汉·刘熙:《释名》,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1939年,第75页。

[4]李芽:《中国古代耳饰研究》,上海戏剧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14至16页。

[5]参见中央电视台2台1991年3月23日《正大综艺》节目播放的马来民族风情录像。

[6]季羡林:《三国两晋南北朝正史与印度传说》;《印度古代语言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391页。

作者 石小英: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讲师,博士

范永建: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硕士

猜你喜欢

耳饰耳垂习俗
乐风精品耳饰在线撩人
耳垂有什么用
花朵耳饰
耳垂有什么用
线性耳饰
耳垂有什么用
辽人耳饰 草原上的摇曳风姿
从耳垂看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