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财务视角的物流企业风险管控

2018-06-25李煜

中国经贸 2018年11期
关键词:财务视角物流企业风险管控

李煜

【摘 要】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了新的挑战。物流企业相比之前而言,面临的财务风险越来越多样化,主要包括筹资、投资、资金使用和资金回收过程中的风险。物流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构建风险管控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风险管控体系,应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强成本费用控制。

【关键词】财务视角;物流企业;风险管控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物流行业经历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再加上与电商的结合,使得物流逐渐成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物流企业的快速膨胀随之也带来了许多问题,特别是财务风险管控问题。从物流企业财务视角来看,随着投资与开发项目的增多,物流企业应逐步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管控,提高风险管控能力。通过对市场竞争中各类风险和隐患的甄别,建立健全风险管控体系,合理配置物流企业资源,协调内部生产经营活动,进而提升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二、物流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1.筹资活动中的风险

一般来说,物流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额度较大,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所需资金的需求也会逐渐增大。因此,物流企业的运营管理应建立合理的筹资结构上,一旦筹资活动出现问题,势必会带来风险。物流企业的固定资产如仓储设施设备、各种运输工具等本身成本较高,单纯依靠企业自有资产来维持和运营不太现实,那么通过筹资活动来筹集资金是必由之路。频繁的筹资活动会相应产生较高的负债,负债超过一定比例就会带来财务风险。特别是像物流企业所需的各种运输工具、各种仓储设施设备等固定资产,这些固定资产通常具有寿命长、价值高的特征,筹资更容易增加成本,产生风险。

2.投资过程中的风险

物流企业以其自身企业的属性,导致在运作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投资。投资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物流企业在投资之后无法及时回收先前投入的资产,没有实现预期收益。如果投资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回收,就会制约物流企业的发展壮大,那么就没有更多的资产投入到新的交通运输、仓储等设施设备上。资产的投入既有内部风险,也会带来外部风险。投资的内部风险通常是指物流企业在扩张的过程不得已而使用自有剩余资金,如果投资回报不及时,势必会影响内部运作。而投资的外部风险通常是指物流企业在整个资本市场上的投资,如果出现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投资行为非专业化等现象,那就很容易导致财务风险。

3.资金使用中的风险

众所周知,现金流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资金要素之一。目前物流行业竞争白热化,物流企业对资金使用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而言,资金使用中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一是为满足物流企业生产规模需求而产生的资金使用方面的风险。物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固定资产的需求是极大的,除了筹资可以实现之外,企业一般会寻求银行信贷或是股市募集资金,这样做无形中就增加了企业的负债,也带来了不可预知的风险。二是物流企业对资金配置方面的风险。为更好的获取顾客订单,物流企业难免会在运营过程中垫付部分资金来争取顾客,垫付企业现金流可能会导致内部资金运作不畅,进而产生财务风险。

4.资金回收中的风险

物流企业财务风险还表现在资金回收中的风险,这部分风险的产生主要是通过应收账款来体现。相较于其他几类风险,资金回收的风险应该是最大的方面。就企业发展的情况而言,存在应收账款也是情理之中,通常为了更便于开展经营活动,会采用赊销信用的方式来争取顾客,提高企业竞争力。这种做法容易导致物流企业产生较大的应收账款额度,如果无法及时回收,就会影响企业正常运转。特别是有些客户故意拖欠账款,甚至拒付款项,都会造成应收账款无法回收,产生财务风险。

三、基于财务视角的物流企业风险管控体系的设计

1.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典型的事前控制思想,加强风险管控,预防风险是不可或缺的。物流企业想要建立风险管控体系,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必须走在前面,占据首要地位。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信息平台,通过这个平台,首先,物流企业可以对面临的各类财务风险进行识别,明确风险所在。其次,平台可以对物流企业运营过程进行监测,一旦发现风险,可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最后,平台也可以帮助物流企业对风险进行评估,区分各类风险。例如,上海某物流企业构建“运力通”平台,利用平台的信息化管控对物流全过程进行可视化管理,并且提供预警、报警的分析数据,提供保险、理赔的风险管控体系。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体系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尤为重要,是物流企业风险管理和控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应由物流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来推动实施。首先,物流企业高层领导应提高風险管控意识,制订内部控制目标,并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其次,各级经理层严格执行内部控制目标,明确职责范围,全方位监控物流企业各类财务风险。再次,完善风险管控考核机制,发挥激励约束机制的作用,力争做到责任到人,树立全员风险管控意识。最后,引入“互联网+物流”概念,加强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例如,长沙某物流公司引入“互联网+物流”概念,转变了传统的内部控制理念,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数据处理系统的有效配合,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更为便捷。

3.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物流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严谨的预算管理制度来预防、监测、管理和控制企业各类财务风险。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有助于物流企业加强对风险的管控。首先,应将企业预算目标进行分解,通过组织结构和信息沟通渠道由上而下进行贯彻。其次,要着力执行各级预算目标,对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控制;最后,要落实预算目标的实现结果,将执行情况与预算目标进行对比分析,指导今后的预算管理工作。另外,物流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应有全员参与的意识,通过与下属部门共同确定可行目标,构建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2018年,安徽某物流公司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细化预算单元,强化班组预算管理,对预算偏差进行预警、核实、确认,确保各项管理数据准确及时。使全面预算管理为公司风险管控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支持。

4.加强成本费用控制

物流企业构建风险管控体系,需要切实加强成本费用控制。具体而言,应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物流企业应确定成本费用控制的目标和实施方案。从物流企业运作角度来看,其成本费用的概念应该是全成本费用概念,包含了营业成本、投资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项目。物流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的目标主要表现在降低单位成本,结合成本相对额与绝对额,通过贯彻经营与行政并重的理念,强调领导与员工并行,共同推进成本控制方法。其次,要加强成本费用的过程管控。一方面,在物流企业内部要加强宣传推动工作,营造成本费用控制的氛围;另一方面,要组建成本费用控制小组,落实各级控制目标。

四、结论与启示

从财务视角来看,物流企业风险管控工作在其运营管理过程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物流企业的发展容易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随之而来的各类风险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只有构建科学合理的风险管控机制,识别风险、监测风险,进而对风险进行评估,才能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帮助物流企业在各个环节做好风险管控,提高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璐宇.“互联网+”视域下商贸物流类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7(1).

[2]董劲.农产品物流金融融通仓模式风险管控策略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6(3).

[3]宋少文.循环物流链风险及其管控模式的建立[J].商业经济研究,2016(4).

猜你喜欢

财务视角物流企业风险管控
基于财务视角的科研院所内控体系建设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风险考量与管控
浅谈集中监控开关实传试验的“三步控制法”
基于财务视角的英国脱欧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分析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管控及应对策略
基于供应链的物流企业营销管理与创新
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财务视角的运费纳税处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