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问题及对策

2018-06-25丘苑娜

中国经贸 2018年11期
关键词:预算执行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丘苑娜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强调了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性,预算执行作为财政制度的重要一环,在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已步入逐步完善阶段,但在具体的预算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造成财政资金使用效果不佳。本文在分析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执行的重要性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从改善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完善预算执行监督三方面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预算管理

一、引言

自国家推行供给侧改革以来,各级政府狠抓财政支出进度,为供给侧改革保驾护航。而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强调了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性。因此,预算执行作为财政制度的重要一环,在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健全预算的执行制度,提高预算执行率,加大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管力度三大方面。

二、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常因为应付上级要求或为达成年初目标而疲于在数据中频繁修改做手脚,被动、应付、推诿的现象频有发生,这种现象归结起来主要由于预算执行存在问题,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合理的预算编制

预算编制是财务管理和预算的基础,能最直观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分配和實际运用情况,。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缺乏统一标准,口径不一。

(2)模棱两可,不能反应其实际分配和运用状况。

(3)预算编制内容不够细化。由此可见,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亟待改革。

2.不完善不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

(1)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我国自从建立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体系以来,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与制度,比如,《预算法》 《预算法实施条例》等等。但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上一部分人对预算管理工作也不甚重视,一些具体实施办法指引不清晰,可操作性不强,从而使得预算管理工作难以取得较高的效率,改革工作推进缓慢。另外,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脱离实际情况,或与实际情况不甚相符,从而导致预算执行过程随意化。

(2)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工作效率不高,出现财务部门只掌握财务数据而不了解项目完成情况,而业务部门只注重项目的进展,忽略资金的执行情况。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项目沟通与统筹,容易造成资金投入重叠、分散,加大预算调整的机率。

3.缺乏有效监督的预算执行过程

现阶段,预算执行监督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首先,预算监督的方法欠缺规范化,侧重事后监督,这样只能起到事后修补功能,亡羊补牢现象突出,难于形成全方位的动态监督;其次,监督组织体系不完善。分工不明确、责任不清晰的监督组织体系势必导致工作不能取得高效的成绩,降低预算执行监督力度;最后,预算执行监督缺乏严肃性,监督检查随意性、分散性较大,未能达到规范化、系统化,直接导致监督手段不够强硬。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的对策措施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建议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1.遵循相关规定标准,将预算科目设置进一步合理细化

(1)据实建立统一的预算编制标准及口径。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标准,建立统一的编制标准及口径,以维持单位内部基本运转的正常工作经费及设备添置经费为基础,借鉴实际支出经验来进行测算支出预算,不得随意虚列支出、增设支出;预算内容尽量做到全面细致、完整,能够涵盖方方面面。

(2)积极推进“零基预算法”。积极推进“零基预算法”,将每笔预算支出的用途尽量明细化,从项目、部门到个人要做到层层落实。每笔预算支出的上报都需要经过相应的审批程序,这样才能保障预算支出的程序化及规范化,也方便日后对支出执行情况进行考核检验。

(3)细化预算科目。预算报表反映单位工作,只有进一步细化预算科目,才能让报表一目了然,从而便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提高预算管理的执行力

(1)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预算执行涉及到单位的每一个部门,它需要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共同参与,自上而上进行管理与执行。只有将财务工作与其他部门协调的工作协调好,促进单位内部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才能加大财务预算执行力度。预算执行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内容庞杂繁多,只有调动行政事业单位中所有工作人员对财务执行工作的积极性, 才能对预算的结果进行及时分析与跟踪,才能把握财务预算执行过程的全局。

(2)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者的专业素质。预算管理力度的大小与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息息相关,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要对财务工作人员进行会计制度、及法律法规进行不断地学习,并及时对新政策新法规进行消化吸收,才能让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才能将预算执行的严肃性贯彻到底。

(3)确保财政资金专款专用。行政事业单位各个部门必须严格按照预算要求,实行专款专用,避免出现财务预算随意更改、执行混乱的现象。确实需要更改预算资金使用范围的,必须严格执行变更程序,审批后方能更改资金项目。

(4)提高预算支出执行的均衡性。从历年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每年年末突击花钱的现象很突出,这样必然会影响财政资金的及时调度。因此,应当严肃财经纪律,尽量将财政资金向民生领域倾斜,在财力保障的情况下,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均衡发展,将支出增幅维持在一定水平,避免财政支出进度长年呈“前低后高”走势。

3.加强监督预算执行

为保障国家公共利益、保障财政资金安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必须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强化监督力度及监督职能,将预算执行的各个环节均纳入法制和规范化管理,才能建立规范的预算管理执行体系。

(1)加強监督人员经费支出。按照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管理要求,这两项支出之间不得随意挪用和挤占。人员经费支出属于基本支出,从当前预算执行情况来看,人员经费支出在所有经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过大,支出增速过快。因此,应对人员经费支出进行更为严格的监督控制,避免项目支出在人员经费支出中列支。

(2)加强对项目经费的监督和控制。加强对项目经费的监督和控制,首先要严格项目经费的审批,从源头上控制项目经费。按照相近原则将业务内容相近或者相同的项目合并或者撤销、核减,避免出现重复支付、多头支付的现象;其次要严格控制专项项目经费的支付,对支付程序进行重新审视,不合理处及时进行修改和完善。最后要对项目经费结余资金进行原因分析,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按相关政策法规对结余资金进行处理。

(3)对专项项目经费进行特别监督并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对专项项目经费要实行从立项审批到结案付款的全过程跟踪,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机制,并及时反馈执行情况。通过对项目经费的跟踪监督,使项目经费的预算执行能按照既定的预算编制有效地进行,杜绝与项目无关的不合理支出。另一方面,通过对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而形成的考核评价,为编制下一年度项目经费预算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参考依据。

四、结束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的领导下,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从体制机制等各方面进行完善。作为衡量行政事业单位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一项重要指标,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率能更好的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积极发挥财政政策作用,为国家治理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马福涛.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建设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3):84-85.

[2]陈育红.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建设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7):125-126.

[3]杜江洋.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建设探讨[J].中国外资,2013,(02):180-181.

[4]熊晓堂,孙建文.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J].中国市场,2016(33):160+174.

猜你喜欢

预算执行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探讨基于EVA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基于财务管理视角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新思路
试论加强和完善企业预算管理问题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研究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