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

2018-06-25朱颖婷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血透内瘘动静脉

朱颖婷

(江苏省东台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江苏 盐城 224200)

于临床角度而言,动静脉内瘘是用于慢性透析患者中,最安全、且持续时间最长的血液通路,长期进行血透的患者,若动静脉内瘘异常,则在内瘘中会出现血液反流现象,对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当前,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较为常见,促使患者死亡率攀升[1]。为了避免该现象的出现,本文从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选取57例展开研究,旨在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的实践价值,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选取57例展开研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组,其中,常规组28例,16例(57.14%)男/12例(42.86%)女;35~68岁,平均(50.43±8.06)岁;内瘘应用时间为2~75个月,平均(30.12±16.03)个月。研究组29例,18例(62.07%)男/11例(37.93%)女;36~69岁,平均(51.26±7.99)岁;内瘘应用时间为3~76个月,平均(31.25±15.97)个月。两组患者在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内瘘常规护理、口头健康宣教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个性化病情评估护理: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血液透析治疗情况以及动静脉内瘘情况进行了解,同时,整理分析资料信息,评估患者的健康状态。此后,根据整理的健康状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让患者及其家属均对血透治疗情况、血透并发症预防措施、产生动静脉内瘘失功的主要原因、危害进行掌握,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通过三方沟通,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计划。另外,在患者每次血透之前,医务人员要对患者的干体重进行测量,了解患者睡眠状况和饮食状况,调试各项血透指标,避免血透时患者出现低血压情况,影响血透效果。

个性化内瘘强化护理:首先,护理人员要强化基础性护理,血透过程中,穿刺和拔针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与患者保持交流,让患者了解当前血管情况;针对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的患者,要以适当的力度按压针眼,避免出血。其次,护理人员要强化出血护理,在穿刺完成后,要采用标准的压迫止血法止血,通常压迫5min即可。针对凝血功能较差的患者,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延长压迫时间。以此同时,护理人员还要注意强化感染护理,即血液透析室内要保持干净整洁,要定时进行通风换气和消毒,透析过程中确保曲军操作。最后,护理人员要关注患者吻合口情况、导管通常情况以及末端血运情况,一旦发现Hb值过高的患者,则应该根据医嘱合理使用抗凝药和促红细胞生成素,避免血液过于浓稠出现血栓状况。

个性化随访护理:采用微信、电子邮件以及电话随访等手段,定时为患者提供血透治疗和动静脉内瘘护理的资料信息,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改善建议。

1.3 观察指标

(1)动静脉内瘘失功率:形成血栓,再次内瘘手术后继续进行血液透析后继续行血液透析治疗,为完全失功;内瘘狭窄部位形成血栓,辛溶栓治疗后可保血容量充足,可继续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判定为不完全失功[2]。失功率为完全失功率与不完全失功率之和。(2)生活质量:护理后采用QLQC-30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失功率

研究组动静脉内瘘失功率为10.34,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8.57%,P<0.05,见表1。

表1 两组动静脉内瘘失功率比较 [n(%)]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

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分组(n) 角色功能 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常规组(n=28) 61.25±8.75 60.27±8.19 70.06±7.55 71.02±7.44研究组(n=29) 80.16±9.21 79.12±9.05 78.99±8.67 81.01±8.18

3 讨 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室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默契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命的主要治疗方式,进行血透前,必须建立血管通路。但是,血透过程中,低血压、患者自身血管因素等多种因素都会引起患者动静脉内瘘堵塞,进而影响血透效果[3]。为了保证血透的效果,本研究应用个性化护理,以患者为核心,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实际需求,为患者提供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避免不必要因素影响血透治疗效果。在个性化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基本信息、血透治疗现况、动静脉内瘘情况等信息资料,对患者的健康状态进行详细评估,病根据评估结果,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为其制定了合理的护理计划。在此基础上,强化了内瘘护理,患者更了解自身病情,掌握自身健康状况,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护理与治疗。最后,通过现代化媒体进行随访,通过强化沟通,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经过个性化护理后,患者能够正确认识血透动静脉内瘘,能够乐观配合医务人员的临床工作,在角色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得到了显著提升。本文通过研究发现,经个性化护理的研究组动静脉内瘘失功率仅为10.34%,显著低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常规组(28.57%);且研究组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角色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与张雅娟[4]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引用个性化护理,能够降低动静脉内瘘失功率,从角色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多个方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1] 吉蓉蓉.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临床护理[J].心理医生,2016,22(28):166-167.

[2] 赵 婷.个性化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3):170-171.

[3] 倪海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护理[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7,11(10):216-217.

[4] 张雅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效果评价[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5,32(5):71-73.

猜你喜欢

血透内瘘动静脉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与分析
超声引导下二次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术后再狭窄效果观察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宫颈妊娠合并子宫动静脉瘘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