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源新体系必然会与互联网结合

2018-06-25

中国石化 2018年6期
关键词:能源行业天然气能源

□ 闵 剑

能源互联网理念在能源行业已形成广泛共识,成为推进能源革命、保障能源可持续供应的重要因素,按照规模可分为城市能源互联网和全球能源互联网。李晓东 供图

能源行业可以与互联网协同发展,使互联网成为可以预期的产物。

当今的世界能源体系构建在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基础之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戴彦德称,过去40多年里,全球80%以上的能源消费增量来自于化石能源。

目前世界上最广为使用的油气资源集中在中东、北美及俄罗斯等主要的几个能源供应国手中。欧佩克国家占据全球石油资源的71%以上;天然气中的71.2%分布在前苏联和中东地区。这些国家在国际能源供应中具有较强的话语权,对众多能源消费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全球能源消费重心加速向中国、印度等非经合组织经济体转移,现有的能源供应体系在产油国的操控和地缘政治的动荡中,严重制约了新兴经济体乃至世界的经济增长和稳定。化石能源大量使用导致的温室效应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巨大威胁,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例达到30%。

体制制约能源市场化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2017年达到44.9亿吨标准煤。能源行业生产增速远远低于消费增速,同时由于国内石油资源条件和天然气开采能力限制,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比例居高不下,油气对外依存度快速攀升。我国现有能源体制也严重制约了能源市场化进程。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探明可采储量2440亿吨,位居世界第二。但是目前煤炭清洁利用水平较低,在大量使用煤炭作为一次能源的同时,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温室气体及有机废水等。其他问题还包括产能过剩、负债率高、盈利能力弱等。2013~2015年我国煤炭行业经历了快速的产能扩张,在2015年达到峰值,产能过剩情况加剧,2016年产能利用率降低到65%以下。因环境承载能力的约束,“十三五”期间,我国大力淘汰煤炭行业落后产能,加强能源结构调整,煤炭行业将进一步整合与减产。

我国石油资源相对匮乏,石油产业原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2010年对外依存度54%,到2017年已经上升到68%。我国炼油行业受地缘政治影响越来越严重。同时国内成品油供应过剩,炼油装置平均开工率从2011年的90%降到2016年的83%,但炼油规模仍然在不断快速扩张,因成品油定价机制非市场化,国有企业考核机制不完善,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供需调节。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和石油加工炼制产能过剩两个产业问题之间没有直接关联,但却是两个难以解决的顽疾。石油产业链中,炼油、化工两个市场发展不平衡,未来炼化企业供给侧改革需要进一步在市场环境中进行结构性升级。

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开发仍然处于中早期,每年新增探明可采储量远远高于生产与消费的增速。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和可燃冰在未来是天然气行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天然气是碳排放强度最低的化石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高,大力推进天然气的利用是我国能源结构清洁化的重要发展途径。我国天然气产业现阶段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市场化程度不够,市场无法起到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上游,资源区块垄断在“三桶油”,勘探开发活动不活跃,产能、产量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消费增长速度。在天然气进口方面,主要基础设施也掌握在“三桶油”手中,社会买家从国际采购的天然气无法进入国内市场。而天然气价格也在寡头垄断,以及政府对天然气销售与输配价格干预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天然气的推广。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截至2016年底,中国风电、光伏发电、水电装机量均位列全球第一。中国的能源体系在政策推动下,正在由以煤炭为基础、高环境成本,向低碳、环境友好型转变。到203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非化石能源比例将占20%以上,2050年达到60%以上。然而,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也面临交易非市场化问题。可再生能源发电统一由电网公司购买,再销售给用户。现阶段正在进行的电力体制改革正着力解决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市场化销售问题,有望近期取得突破。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融合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互联网的去中心化和民主化要求传统行业必须做相应的调整。对能源行业来说,打破行业高度集中,实现供需双方互联互通,才能有望从本质上与互联网融合。对石油、天然气行业来说,上游供应主体多元化、中游基础设施公平开放、定价机制市场化是行业调整的方向。对可再生能源来说,实现与用户的直接电力交易是最重要的。然而,这些问题在现有的行业供需框架下是无法实现的。我国政府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提出了能源革命。

推动能源体系革命性变革已成为大国能源战略的重要取向。2014年我国提出能源革命理念,2016年底我国政府发布了《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简称“能源革命战略”)。低碳技术和低碳发展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能源革命战略”也将低碳能源列为战略核心,提出立足国内推动能源多元化供应,着力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并提出了全面建设“互联网+”的智慧能源。实现能源低碳化有两条路径,一条是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条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前一条途径为能源行业的服务经济提供了发展空间,后一条将会驱动整个可再生能源市场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国际和国内都正在经历一场能源行业的重大变革。在我国,主要面临的变革有能源低碳化和市场去行政化。而在现有的能源供需框架体系下,存在的能源高碳、进口依存度大、市场集中度高等问题均无法解决。只有结合可再生能源发展与互联网商业模式才有出路。

互联网经济背景

互联网经济时代,无形资产(知识和信息)对价值创造的作用突出,有着边际成本为零、规模效益递增的特点。在这一点上,可再生能源也同样存在边际成本为零的特点。在零边际成本的互联网经济中,分享经济取得重大发展。

互联网经济在我国经济结构升级转型的阶段,起到了重要作用,加快了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并促使互联网平台经济的诞生。互联网经济时代最大的商业形态是平台经济。平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双边市场的快速发展。平台经济中,企业的定价方式、商业模式及竞争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平台经济并非新生事物,现下所指的平台经济专指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以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通过跨界网络效应实现商业活动规模效益递增的一种新型经济。互联网与产业融合不断加深,平台经济快速发展,不同行业的平台不断涌现,在零售、物流、金融等方面与产业融合的范围越来越广,平台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经济形态。

平台经济在信息共享、撮合交易等方面能够降低用户的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是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平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双边市场的快速发展。平台经济中,企业的定价方式、商业模式及竞争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平台经济的发展为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价值与影响。零售、租房、打车等各类互联网平台对生产、生活等全面变革,推动了生产和消费方式的重大变革,有力驱动了经济增长。借助平台经济,各产业跨界融合变得更加容易,尤其是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协助下,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极大地推动了产业创新。

总之,平台在驱动产业创新、产业组织模式变革,促进产业资源共享、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平台经济是未来几十年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发展的主要方向。传统企业将借助平台经济思维,为生产和服务领域带来更大的活力,能源行业发展出平台经济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互联网与能源行业结合

能源行业可以与互联网协同发展,使能源互联网成为可以预期的产物。这两个趋势,一个是基于可再生能源的能源民主化,另一个是电气化。能源民主化意味着能源可以随处获取,而不是能源掌控在某一个或某几个国家或企业手中。在能源民主化的趋势下,能源供应侧能够实现去中心化的互联互通,具备了互联网的特点,也有利于发挥互联网的作用。而电气化进程则可以将人们的能源消费架构在电网基础上。智能电网的发展将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将信息技术网络与能源网络完美地结合起来。

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将能源民主化描述为“人人开发能源、人人控制能源、人人享有能源、人人获益能源,人人成为能源的主人……数以万计的人将在家里、办公室里、工厂里生产出自己的绿色能源,并在能源互联网上与大家分享,就像现在我们在网上发布、分享信息一样”。能源民主化是对能源集中供应结构的重构,主要表现形式是随处可得的可再生能源在智能电网上以分散式(分布式)能源的形态构建起去中心化的能源供给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平台经济模式,让电源供应方和电力消费方通过平台实现供需匹配,能源供应更加扁平化,不仅能够实现能源结构清洁化,也更有利于电力资源高效利用,满足用户个性化的用能需求。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电气化水平是不断提高的。国际能源署预测,2020年全球电力消费较2010年增长30%。类似地,“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发展趋势之一是终端用能从一次能源向二次能源转变,即终端用户对电力的使用和依赖将会逐渐增多。在电力成为主要能源消费品的条件下,互联网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将广大用户连接起来,使人们成为电力的“产消者”,让能源与互联网结合起来成为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猜你喜欢

能源行业天然气能源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石油和天然气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天然气:供暖季在即LNG价格持续走高
我国能源行业排污权交易的国内与国外经验研究
天然气:LNG价格已经开始预热了么?
平抑风电出力波动储能技术比较及分析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