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与乡的梦
2018-06-24王淳钰
王淳钰
【摘 要】《三三》是沈从文创作于1931年的一篇短篇小说,文章清新优美,意境深远。笔者在本文中将从沈从文的“小乡城文化”选择入手,浅析城乡二元对立下,乡下人对都市文明的美丽梦幻和城里人的乡村梦幻。
【关键词】《三三》;沈从文;“小乡城文化”;城乡二元对立;梦
《三三》是沈从文的一个短篇小说,作品清新优美而又深富内蕴。长期以来它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以致多种沈从文文集均未收录。但实际上,《三三》是沈从文最钟爱的一部作品。
沈从文是一位真性情的作家。其祖父沈宏富是汉族,祖母刘氏是苗族,母亲黄素英是土家族。因此,沈从文的民族应是汉族,但沈从文本人却更热爱苗族,他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对于苗族风情的描述,这也直接决定了沈从文的文化选择——“小乡城文化”。
沈从文笔下的“小乡城”多凭山临水而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湘西文化包围中的孤岛,而这就是沈从文曾经生活的地方,既处于城、乡过渡地带,又是多种文化冲突、整合的场所。“三三”就生存在这样一个封闭自足的环境里,“杨家碾坊在堡子外一里路的山嘴路旁。堡子位置在山弯里,溪水沿到山脚流过去,平平的流到山嘴折弯处忽然转急,因此很早就有人利用到它,在急流处筑了一座石头碾坊”[1]。
三三,是沈从文笔下塑造的一个单纯、美丽、淳朴、可爱的湘西农村少女形象。她生活在一个优美的山寨,五岁失去父亲,与母亲过着温馨的日子,来往的都是些纯朴善良的人物[2]。她长至15岁还只能与潭里的鱼、家里的鸭子、花猫、黄狗为伍[3]。但寨主的亲戚——“白白脸庞”的城里人来村子养病,激起了他们对外部世界的神往,引发了母女对未来命运的遐思;三三的纯美也给了城里人一份惊喜、一个梦。然而,正当她们充满遐思的时候,非常关注他们的城里人却不治身亡。三三和她妈妈若有所失,“三三站立溪边,眼望一泓碧流,心里好像掉了什么东西,极力去记忆这失去的东西的名称,却数不出”[4]。三三到底失去了什么呢?笔者认为,应该是一个梦。
在一个夏天的黄昏,“苗条如一根笋子”的15岁少女三三,在杨家碾坊的小溪边不期然遇到了从城里来乡下养病的白脸少爷。管事先生似假还真的让少爷娶三三的笑话、母亲对女儿婚姻不着边际的浮想,使这位“一切得傍着妈妈”的乡下女孩从此有了一点朦胧的心事,多了一份敏感的娇羞。
自从白脸少爷和白帽女人到碾坊后,母女俩的城里话题便多了。她们甚至根据种种想象,模拟了城里的一切景况。“一座极大的用石头垒就的城,这城里就有许多好房子。每一栋好房子里面住了一个老爷同一群少爷;每一个人家都有许多成天穿了花绸衣服的女人,装扮得同新娘子一样,坐在家里,什么事也不必作。每一个人家,屋子里一定还有许多跟班同丫头,跟班的坐在大门前接客人的名片,丫头便为老爷剥莲心去燕窝毛。城里一定有很多条大街,街上全是车马。城里有洋人,脚干直直的,就在这类大街上走来走去。城里还有大衙门,许多官如包龙图一样,威风凛凛,一天审案到夜,夜了还得点了灯审案。城里还有好些铺子,卖的是各样稀奇古怪的东西。城里一定还有许多大庙小庙,庙里成天有人唱戏,成天也有人看戏。看戏的全是坐在一条板凳上,一面看戏一面剥黑瓜子。坏女人想勾引人就向人打瞟瞟眼。城门口有好些屠户,都长得胖敦敦的。城门口还有个王铁嘴,专门为人算命打卦”。她们总是梦见到了城里,梦醒之后又总是静静地笑着。
《三三》几乎没有什么戏剧性情节,全篇充溢着的就是这样一个悠忽而来又悠忽而去的朦胧的梦境。但令人颇感意外的是,三三和母亲在一切梦幻都破灭了之后,竟是那样的平静。她们没有过多的惊讶,也没有沉重的叹息,只是感到一切结束得似乎太早了一点。“就死了,就死了,真不像会死!”“难道是真话吗?”[5]三三有了一点失落,但很快又归于平静;母亲很快恢复了清醒,重回碾坊的忙碌。
“社会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社会被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构成”[6]。三三和母亲心目中的“城市”带有太多乡村的影子,所以显得怪怪的。“城市”对于她们的吸引力并不是太大,但“城市”毕竟有它令人向往的神秘处。她们喜爱做梦,也习惯做梦,能够带上碾坊、鸡、鸭、鱼到城里走走也无妨。毕竟这想象中的都市,像一个故事一样动人,保留在母女两人心上,却永远不使两人痛苦。她们在自己生活习惯中得到幸福,却又从幻想中得到快乐。然而梦总是要破灭的。三三和母亲深知,城市是城里人的世界,外人是不易走进的,自己的根在乡下,该做什么还得做什么。
在这里,沈从文并没有故意去造梦,他只是诚实地写下乡人们的憧憬[7]。他同样合乎逻辑地写出乡人们接受生活的平静心态。
《三三》中的城里人——白脸少爷和白帽女人是那么体面,那么友好。他们对乡下的人事景物充满好奇,充满好感。他们从纯朴善良的乡下人那里得到了友谊,但他们最终仍不为乡下人真正理解,乡村最后也没能治愈城市里带来的病。他们曾为乡下人吸引,但很快又被乡下人淡忘。少爷原本希望乡村新鮮的空气、鸡蛋和蔬菜能滋补身体,治好自己的痨病。但是,大自然的灵药终究没有发生它的奇效,他还是急急地死了。如此看来,城里人的乡下之行是否也是一场梦呢?
三三对城市和城里人的朦胧的幻想;妈妈对女儿心思的猜测和对其婚姻的浮想;城里少爷对大自然灵药医治痨病奇效的预想……从这些梦的现象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城与乡的“隔”,看见了在那清新的故事和朴实的文字后面,作家“蕴藏”着的“热情”、“隐伏”着的“悲痛”[8]。《三三》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凄凉的余韵,是生死契阔、会合无缘的感伤。梦的破灭与失落,让人产生遗憾,生出隐痛,更让人感到人生无常。
参考文献:
[1][4][5]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M].太原:北岳文艺书版社,2009.
[2]甘泉.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沈从文小说《三三》解读[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3):13.
[3]李天福.一个清凉优美的梦——沈从文小说《三三》赏析[J].电影评介,2006(22):100.
[6]米契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阎嘉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7]唐敏:梦中的三三[A].沈从文名作欣赏[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6).
[8]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A].沈从文文集[M].广州:花城出版社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联合出版,19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