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一次性施肥技术示范应用
2018-06-23李宪卿
李宪卿
摘 要:冬小麦一次性施肥是在小麦高产稳产基础上简化施肥程序的一种小麦栽培技术。化肥是粮食的“粮食”,化肥在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过量施肥、盲目施肥不仅增加农业生产成本、浪费资源,也造成耕地板结、土壤酸化。小麦一次性施肥简化栽培技术是实施节本增效、节能减排以及到2020年實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一项具体的简化栽培技术措施。
关键词:施肥技术;叶面施肥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233019
山东省曹县古营集镇是典型的农业大镇,古营集镇总人口7.8万人,耕地面积0.8万hm2,常年以冬小麦、夏玉米1a2熟种植为主。多年来,曹县古营集镇一直是曹县粮食高产创建示范镇,借助小麦高产创建平台,古营集镇于2015年开始连续2a实施了冬小麦一次性施肥简化栽培技术示范应用,2015年示范面积66.667 hm2,2016年示范面积666.667hm2,取得了较好的示范应用效果,在小麦稳产增产的基础上实现了小麦施肥技术简化、节本增效的目的,主要体会有以下2点。
1 一次性施肥技术比氮肥后移技术更受农民欢迎
时代在发展、技术在革新,特别是小麦施肥技术一直在不断改进和创新,虽然前几年推广了小麦氮肥后移技术在提高小麦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但随着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价格连年增长以及追肥时表施现象的日益增多,尽管施肥量逐年加大,小麦产量提高幅度却不太显著,投入与产出不成比率。
按照山东省小麦高产创建技术规程要求,小麦施肥重视基肥,提倡氮肥后移技术,依据曹县古营镇土地养分测定结果,由曹县农业局推荐的小麦基准配方肥氮18、磷18、钾9,推荐用量50kg/667m2,在小麦拔节期(3月中旬左右),结合浇水追施尿素20kg/667m2。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是,3月中旬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农村留守的妇女、儿童、老年人浇水追肥很难完成,雇佣劳动力成本又高,年年培训,年年讲,年年发资料,拔节期肥水管理就是不能很好的落到实处;当地普遍存在肥料基施时增加用量,后期不追肥,造成后期脱肥减产;需要追肥的农户,春节过后,农民集中外出务工,务工前趁墒追肥,追肥又偏早;另外,3月中旬追肥,人工追施操作困难,多数采用人工撒施,不仅造成肥料浪费、利用率大大降低,又能造成小麦旺长、病虫害加重,埋下倒伏隐患,增加了管理难度,最终影响小麦产量。致使形成追施早、易倒伏;追施晚、操作难等现象。
为解决这些难题,2015年秋种根据曹县农业局的安排,在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设置了66.667hm2一次性施肥示范方,推荐使用由菏泽曹州农化生产的“一炮轰”缓释配方肥,氮24、磷18、钾6,氮肥缓释比例占40%,施用量50kg/667m2,后期不用追肥,小麦整个生育期表现良好,前期不旺长,后期无脱肥、早衰现象,产量比氮肥后移增产5.1%,比传统施肥方式增产15.3%,示范区小麦平均产达到611kg/667m2,一次施肥成本135元/667m2,氮肥后移155元/667m2,减少成本投资20元/667m2,化肥每667m2施量由原来的70kg减为50kg,节约肥料20kg,用工成本减少1~2个,实现了减肥、节本、增产、增效、省工、省时的目标,深受示范区农民欢迎。2016年实施示范面积666.667hm2,示范区小麦平均产达到589kg/667m2,一次性施肥技术普遍被农民所接受。
2 叶面施肥是一次性施肥技术的重要补充措施
作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无外乎根部吸收和叶面吸收。小麦生长中、后期实行“1喷3防”技术,是小麦高产创建的重要措施之一,既能起到良好的防病、防虫、防干热风和防早衰的效果,又能增加小麦千粒重,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已被农民普遍认可,结合小麦“1喷3防”,古营集镇加大了一次性施肥示范区叶面施肥技术的落实,选用磷酸二氢钾为叶面肥,采用超常量喷施,由原来指导的叶面喷施浓度0.2%~0.3%,提高到1.2%~1.3%,即原指导用量50g/每桶水(15kg),每667m2 2桶100g。增加为现在的200g/每桶水(15kg),每667m2 2桶400g,后期喷施2~3次,落实到位的社员小麦田防干热风、防倒伏、防早衰,增加千粒重效果明显,据测定喷3次比不喷,千粒重增加2.7g,喷比不喷增产7.6%。
冬小麦一次性施肥简化栽培技术,在古营集镇关帝庙、周楼、管庄等行政村通过示范、应用效果明显,使用一次性施肥简化栽培技术,正常年份下冬小麦平均产量在600kg左右,得到了当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和认可,推广面积逐年快速递增。
参考文献
[1]谭德水.冬小麦一次性施肥技术[N].山东科技报,2016-09-21(4).
[2]张婧,夏光利,李虎,等.一次性施肥技术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土壤N2O排放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6,35(1):19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