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对策研究
2018-06-23姜梅
姜梅
摘要:当下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及凝聚于此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魂”之所在。价值观即人们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辨别美丑善恶及是非正误的基本标准,而社会的价值观指该社会所展现的文明与文化的素养,是社会在精神上的支柱与追求,是社会的明显标志及内在动机。本文先介绍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再简单描述中国传统文化对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传统文化 大学生 核心价值观 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7-0112-02
十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作为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有着怎样的价值观既影响着国家的命运与未来,又对自己的未来方向造成了影响。“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因而高校要充分吸取我国传统文化的珍贵之处,赋予它新的内涵,为培养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源泉及实施对策。
一、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所在
从首次提出到深入诠释最后是全面部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共产党立足于社会建设而作出的大型理论创新,给高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点明了方向;是国家建设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性思想,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有着十分深刻的历史意义及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文化日趋多元化,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国外与本土相冲撞,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严重落后,甚至对其欠缺基本的信心。而青年时期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处在形成、发展、稳定的关键时期,急需科学性价值观的指引。当下,互联网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它已是大学生捕获信息的主要途径。网络文化的盲目性、杂乱性、非控制性、隐密性等特征,促使社会意识形态及不同取向与性质的价值观念倾向于通过网络文化的形式与网络传播的途径来扩张其影响力度。[1]造成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便是他们不经思索地接纳互联网上的所有信息,然而在互联网时代学校的无所用心,必然会失去其虚拟世界的制高点。因而强化网络文化的建设,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对策。
(二)有助于在交锋中赢得主动
当下国际形势错综复杂,西方的一些国家从未停止利用不同渠道与不同形式对我国造成意识形态的渗入,反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陆续显露,带来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关乎于青年的战争。大学生消极错误甚至颓废的意识形态、对马克思主义浅薄的信仰、对西方文化的盲目推崇等都或多或少地对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在将马克思主义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各大高校应毅然坚定以马克思主义为主的思想,让大学生确立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培养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三)有助于高校传承并创新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文化传承创新”被胡锦涛同志提为高等教育的第四大职能。“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大学生应担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忧国恤民的忧患意识、发奋图强的民族精神、重义轻利的价值观、人道主义与民本主义等都是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资源。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的必要性
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表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学校抓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另外,还提出要“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校学生的核心价值体系要通过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质资源来构建,它给当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立了基调并指明了方向。[2]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中华传统文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探索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质资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亦是强化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国政府正在大力建设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同时利用国民教育的便利优势,在大学校园里进行传统文化的基地建设与科研创新等工作,实施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将传统文化教育当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载体,激励大学生们学习并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开辟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3]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实施对策
在长远的发展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早已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生活智慧、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及文化积淀,是形成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土壤,它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标明了正确的思路,指引了明确的方向,有助于从本质上来解决大学生的思想与行动的问题。高校要培养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需谨记立德树人的主旨,改变之前“重专业、轻德育;重能力、轻素质”的思想,尽最大可能行使文化传承的机能,把中国传统文化当成引导者,形成以环境育人、教书育人及实践育人等多重维度的立体式的培养核心价值观的实施策略。
(一)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完成环境育人
校园文化是推进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是学生价值传统、精神风貌、育人效果及人文环境的集中体现。积极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普遍展开读书活动、定时举行高水平学术报告、组织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宣傳与展览,以营造并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的氛围。同时强化校园网络的建设,达到以优雅的文化氛围打造学生、以典型的事例和楷模鼓舞学生、以优良的文化与精神激励学生的高层次校园文化素养。
(二)建造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课程体系
实行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的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建立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等多门类教育的课程框架,凸显中国传统文化在通识教育这门学科中的作用与地位。另外,要加大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力度,提高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及自信。
(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
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主要渠道的功用,转换思想政治理论课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的现状,运用渊博的理论资源,完善思想政治的理论教学。另外,要试图扩展课堂教学的网络空间,并强化网络课程的建设,将第一、二课堂有机结合,采用多种网络交流的方式,引领学生去正确地看待国情、党情与社情,确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最终实现由知识体系到信仰体系的变动。
(四)以实践为载体开展各式各样的社会活动
学校可以通过学生实训基地的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专业实习、“三下乡”等方式,正面指引大学生多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还能组织大学生们一起去参观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利用实践活动来巩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加强他们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从而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四、结语
要想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来培养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需从多方面入手。学校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与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大学生的内心;同时要给予学生良好的文化氛围,并积极组织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们自觉地践行核心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积极配合,因而各高校都要不断摸索培养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对策,将核心价值观真正地转换成他们内心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刘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7):1-2.
[2]林鹏,朱杉.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2):127+77.
[3]王会,薛卿.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载体[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8,34(1):56-59.
责任编辑:刘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