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运用分析

2018-06-23段晓萌

中国市场 2018年17期
关键词:权责发生制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段晓萌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在传统会计制度中,最为主要的实收付实现制的管理模式,无法满足信息完整性的要求,难以针对现金流进行严格的控制。而在使用责权发生制的过程中,可简化会计信息,提升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权责发生制;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7.159

行政事业单位在使用责权发生制会计制度的过程中,需全面分析制度特点与内容,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充分发挥责权发生制的积极作用,以此提升财务资产负债的准确性,增强财务预算管理效果。

1 责权发生制特点分析

1.1 资产负债准确性特点

责权发生制之下的会计工作,主要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与费用进行分析,直观展现实际情况,且可以真实地反映计提折旧内容、贷款利息内容与隐性负债内容等,可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决策方面的依据,促进单位的稳定发展。

1.2 预算管理优化性特点

行政事业单位是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统称,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履行的是执法监督和社会一些管理职能,所以,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会计人员使用责权发生制模式,可以直观反映事业单位的费用支出情况,预算管理人员将其作为参考依据,针对现实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然后开展预算管理的优化工作,提升收入与支出的平衡性,促进预算管理工作的良好实施。

1.3 会计数据透明性特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之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在逐渐改革,且市场化发展已经形成了主要趋势。在此期间,事业单位可参考普通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增强服务化与商业化,使用责权发生制的方式增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且在实际工作中,可实现会计信息的合理管理,提高会计管理工作效果。

2 责权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重要性

2.1 具有先决性特点

责权发生制可针对会计进行分期与可持续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针对单位资产与支出等情况进行合理的分析,实现各类要素的归属工作。在此期间,会计人员可以详细且准确地记录应收信息、代扣信息与预提信息等,虽然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会计业务具有业务性的特点,但是,在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发展中,责权发生制的应用,可凸显先决性的优势,明确各方面先决条件,完善传统的会计管理模式。

2.2 具有迫切性的优势

在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发展期间,未将盈利作为主要的经营管理目的,这是与普通企业之间的主要差别。但是,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性质,仍然会产生资金收入、资金支出与负债等。这就需要会计机构可以针对会计制度进行改革与完善,合理使用责权发生制的方式,明确各方面工作要求,利用合理方式进行会计核算与记录,提升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可制定完善的决策方案。权责发生制能够改革传统的实现制方式,创建全新的会计信息管理体系,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占有较高的位置。

2.3 具有一致性的优势

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发展中具有国有资金的性质,且自身与社会利益行为存在抑制性的特点。在此期间,传统收付管理工作已经无法满足现实性的要求,应合理使用责权发生制,提升会计信息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根据经营管理内容,客观地分析各方面会计信息,明确会计信息之间的联系,促进自身与金融机构相互合作。在责权发生制的支持下,可加强会计信息与利益之间的一致性,通过科学的方式增强整体管理工作效果,优化管控工作体系,全面提升整体管理工作质量与水平。[1]

3 责权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应用措施

3.1 根据行政事业单位性质开展管理工作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会计人员可根据自身的经营性质,明确全额财政拨款与差额财政拨款、自收自支等方式。一些新兴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虽然已经明确了责权发生制的应用,但是,受到传统管理方式的影响,未能将制度与单位性质结合在一起,缺乏针对性与合理性,无法明确重点与难点内容,导致会计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因此,需对其进行严格的分析,利用科学方式解决问题。

其一,在全额财政拨款单位中,资金的来源为政府的款项,因此,会受到政府政策方面的影响,且凸显较为明显的公益性特点。在此期间,可以结合单位的性质,针对会计业务进行合理的划分,丰富业务类型与内容,完善管理方式,提高业务频率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将责权发生制作为辅助方式,以此形成良好的业务管理机制与模式,提升管理工作效果,满足当前的实际发展需求。[2]

其二,对于差额财政拨款事业单位而言,主要来源多数为国家政府款项,也有很多资金来源于自主经营,例如:医院单位、学校单位等,对于财政资金的影响很小,在此期间,使用责权发生制的方式,协调各方面工作之间的关系,促进会计管理循序渐进。[3]

其三,对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而言,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运营资金都是来源自主经营,可以脱离财政款项的支持与束缚,且在经营管理期间,与普通企业较为相近,可合理使用责权发生制的方式,创建多元化与现代化的管理机制,提升整体管理工作效果。[4]

3.2 针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与业务较为简单,面临市场的压力很小,因此,通常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会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不高,导致会计人员的素质与专业能力不高,且平均水平低。在使用责权发生制的过程中,未能总结丰富的工作经验,难以创建合理的责权发生制的管理模式,将严重影响各方面管理工作效果。因此,为了更好地落实责权发生制,行政事业单位需建设高素质会计人才队伍,聘用专业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要求其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可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合理使用责权发生制。且在实际工作中,需针对会计人员进行阶段性的培训,使其掌握专业知识与先进技能,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在实际培训期间,还需针对人力资源结构进行全面的优化,充分发挥责权发生制的积极作用,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为其后续发展奠定基础。[5]

3.3 加大法律的建设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在使用权责发生制会计制度的过程中,需加大法律的建设力度,明确各方面工作目的与要求,全面提升整体管理工作效果。一方面,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需使用法律方式开展管理工作,提升会计制度的落实效果,为权责发生制的落实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在管理工作中,需明確改革要求,优化管理工作体系。[6]

4 结 论

在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应针对会计制度进行合理的管理与协调,合理使用责权发生制的方式开展工作,协调各方面工作之间的关系,加大管理力度,全面优化管理工作体系,增强整体工作强度。

参考文献:

[1]施玲.论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运用[J].中国市场,2017(20):245-246.

[2]魏建英.论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运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12):16-17.

[3]肖天宇.探究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运用[J].商情,2017(51):9-10.

[4]于思远.论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运用[J].中国商论,2016(8):41-43.

[5]李妍.论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应用意义[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17):48-49.

[6]汪文锦.论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应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33):59-60.

猜你喜欢

权责发生制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问题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