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几点措施研究

2018-06-23吴金梅

中国市场 2018年17期
关键词:经济管理重要性事业单位

吴金梅

[摘 要]文章围绕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分析了事业单位开展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解决对策进行了重点探究。

[关键词]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重要性;问题;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7.087

事业单位通常又被称作非营利单位,其经济支持依靠国家的拨款,因此,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弱化以及忽视经济管理的现象。在新时期的背景下,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实施,更好地生存以及发展已成为各级事业单位工作的主要目标,与此同时,经济管理在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中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1 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探究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经济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浪潮下,事业单位的改革正在不断实施,如何有效获得生存以及发展已成为我国事业单位开展工作的主要目标,因此,经济管理的作用就变得更为重要。在我国,由国家机关组建,并利用国有资产为社会提供服务的非营利机构,就被称之为事业单位。通常情况下,经济管理和利润有直接的关系,而开展经济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更好的经济收益。但实际上,这种理解方式具有较强的片面性,非营利是经济规律给予事业单位的性质,非内在规定。一方面,经济管理是通过成本的节约、效率的提升而达到最大效益的资本运营,其中所说的效益,包括社会以及经济两方面内容。事业单位作为非营利单位,并服务于社会的机构,通过有效的经济管理,能够加强其创造更高的社会效益,因此,强化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应该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为完善内部经济机构,加强经济成本的收益,促进经济管理效益等而积极努力。

2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问题分析

2.1 缺乏健全的经济管理制度

健全的制度是事业单位有效开展经济管理的基本保障。现阶段,虽然我国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已经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然而缺乏健全、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依然是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使事业单位的发展受到了制约。经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主要表现为:首先,尚未构建出科学且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同时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致使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在缺乏制度约束的状态下开展,以致在处理事务的时候一直沿用传统的方式,相关负责人在工作中无章法可循;其次,一些事业单位及时构建了经济管理的相关制度,但由于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导,致使其无法得到落实;最后,经济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致使一些财务人员能够钻空子,从而产生腐败现象。

2.2 固定资产缺乏严格的管理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固定资产是其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然而,现阶段事业单位的一些领导却不能严格地管理以及使用固定资产,主要表现为:一是固定资产具有偏低的使用率,一些固定资产已成为压箱底的东西,根本发挥不出其自身的作用;二是资源消耗以及浪费的现象比较严重,固定资产的使用没有做到高效利用;三是固定资产具有较高的流失率,当一些固定资产出现损耗时,只要上报就可了事,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检查,致使相关人员逃避责任。由此可见,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势在必行。

2.3 财务风险意识淡薄

在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不仅是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最容易受不确定原因而产生影响的一项内容。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浪潮下,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也逐渐由单一的行政管理转化为市场+行政管理。事业单位虽然属于由国家拨款支持的组织机构,但依然要受到来自于市场的各种考验,致使其财务状况要承受一定风险。加之,一些事业单位的领导者仍存旱涝保收的观念,导致资金的不足和资金不合理等状况层出不穷,无疑增加了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的风险。

2.4 欠缺合格的经济管理人才

受我国长期以来计划经济的严重影响,大多数事业单位都缺乏对经济管理的重视,同时也忽视了在日常工作中引入经济管理人才。一方面,我国事业单位缺乏经济管理部门的设立,也缺乏合格的经济管理人才,其工作大多由财务人员完成,致使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依旧停留在财务管理的层面上,所以,在控制成本费用、管理预算、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上相对薄弱,致使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相对落后;另一方面,我国事业单位领导通常出身为行政管理人以及技术人员,并没有经历过专业化的经济管理训练,因此对经济管理缺乏重视,不能有效应用降级管理的方式开展单位管理,以致单位的经济管理水平得不到提升。

3 加强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策略

3.1 健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

现阶段,我国社会正大力加强人治到法治的转变,其制度的建设也主要为法治建设内容。科学的经济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指导经济管理工作的实施,进而使其工作趋于有序化、正規化以及常态化。首先,使经济管理常规制度得以健全,让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有规章可遵循、有法律可以依据,让相关负责人以及有关部门能够了解自身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其次,构建与常规制度相符合的监管体系,有效地监控经济管理行为,一旦发现问题就要作出及时的更正,避免导致较大的经济损失。

3.2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在经济管理中,财务管理既是其主体,也是其重点。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对市场经济的参与程度也变得逐渐加深。事业单位中的传统财务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阶段的发展趋势。在事业单位中,领导者应该不断强化自身的财务风险意识,并加强对单位中固定资产的损耗和管理的重视,关注单位中各项成本资金的使用以及来源,使财务风险问题得到有效的规避。与此同时,应该加强对财务人员业务能力以及职业素质的培养,使其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得到提升,进而提升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效益。

3.3 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

在事业单位开展经济管理的过程中,预算管理是重要的手段之一,通过预算的编制、执行以及反馈,可以有效实现计划、控制以及监督的全程管理,进而使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效率得到提升。预算编制过程也是各种资源分配以及使用的过程,单位应该制定相关支出定额,利用预算提升各部门对成本的控制。此外,事业单位还应该运用预算提升管理固定资产的效率。在进行年度预算时,根据固定资产的使用以及占有情况,开展有效的预测,使预算编制可以准确反映资产的使用和价值,进而为将来的资产管理提供有效的依据。事业单位通过加强预算管理,能够使资产的使用效益得到提升,进而使单位的运行效益得到提升。

3.4 转变经济管理理念,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一是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中应该遵循成本效益思想,确保单位社会效益充分的同时,尽量以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效益。事业单位应该把优化配置当作经济效益的着手点,并向社会大众提供优质化的服务;二是事业单位应该不断地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此为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在事业单位中,各级领导应该加强重视管理工作,并构建独立的经济管理部门,将专业化的人才引入该部门,对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监督和领导;三是事业单位还应该加强全体员工对经济管理的正确认识,促使所有员工都能够积极参与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

4 结 论

综上所述,在当下市场经济体制的浪潮下,我国事业单位面临的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因此,事业单位想要得到自身的发展,并推动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就应该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健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转变经济管理理念,提升管理人员素质等,以此提升自身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进而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勇.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7(6):48-49.

[2]李晓慧.关于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5(26).

猜你喜欢

经济管理重要性事业单位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读《边疆的重要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