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学校体育课中实施归因训练的思考

2018-06-23尹瑶李成刘名远

体育师友 2018年2期
关键词:归因转化教学

尹瑶 李成 刘名远

摘 要:归因训练是目前归因研究的重要领域,通过归因训练能够使参加体育课学习的高等学校学生将其成败归因、情感、期望水平和心境等向积极方向转化,继而提高学生的坚持性、成就动机等。

关键词:归因;归因训练;转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8.02.002

归因问题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对学生的动机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人们需要控制周围的环境,并且预见他的行为才能更好地在复杂社会中生活。因此,本文是想通过体育课这个平台运用科学的指导手段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积极的生活方式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等。在体育学科教学中渗透归因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从而为学生今后进入社会可以很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归因

归因是人们对他人或者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就是观察者对他人的行为过程或者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人们如何解释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是人们对影响或解释其行为的因素做出结论的一种认知过程。

1.2归因训练

本文将归因训练定义为通过在体育课中实施一定的训练程序,使学生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增强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积极的归因风格、情感以及期望,从而增强成就动机、矫正自卑心理、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2 影响归因的相关因素

2.1 内外向

内外向是指原因的控制点,主要是对行为结果的成功或失败从内因或者外因进行批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相信某些因素控制我们的生活,这些因素可能是外部的,也可能来自人内部本身。而对于成就较高的人来说,控制点往往是内部的因素,这些影响因素主要是处于人的主动控制之下。

2.2 可控性

可控制主要是归因者认为原因是否可控,“可控”因素是指经过努力完全可凭主观意志控制的一些影响因素,如个人获得成功的时候是由于自身的努力程度,他是从自身的角度作为出发点,把成功的影响因素主要看做是自身主观能动的控制外在的影响因素。相反为“不可控”因素,那些把成功归结于别人对自身的激励、外部的环境等。

2.3 稳定性

稳定性指的是内因与外因的稳定是否。像个人的能力高低与任务的难易度属于较为稳定的因素,而努力多少和幸运则是不稳定因素。长期系统的训练和学习可以提高我们的各方面个人能力,对于问题的解决也会变得相对简单容易。这一过程是长期效应的积累和个人综合能力指标的体现。

2.4 意向性

意向性是心灵的代表和呈现事物、属性或状态的能力。人的很多心理活动是关于外部世界的,我们不能把注意力无法集中看做是导致失败的意向性影响因素。

2.5 整体性

整体性指某一原因影响一特定情境中的特定事件,还是影响多情境的许多事件。比如,一场篮球比赛失利后,如果认为自己根本不是打球的材料,这种的想法会把原因扩大化,导致我们的自信心下降,甚至,对篮球失去信心,但是如果认为自己只是对防守人的打法还不是很适应,这样就会将原因控制在具体的范围之内。那么,今后的练习会更加的具有针对性,加强自己的适应能力和不同的变化方式。

3 高等学校体育课的特点

3.1 课程的非衔接性

众所周知,各门学科的教学具有严谨的递进规律,例如,学习英语最基础的要从认识字母、单词、句子开始介入,逐渐的掌握英语基础,从而了解英语专业。但是对于体育课来说就有所不同,不接触排球照样可以打篮球,不会乒乓球也可以学习排球,体育课相关的教学内容关联性不是很强,这样给体育课的教学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带来了相应的难度,但是也给学生提供了选择喜欢课程的机会。

3.2 考核方式的多样性

体育教学会伴随着受教育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所进步。但是,由于体育课受身体发育规律的影响,它的动作掌握和成绩进步并不一定呈直线上升趋式。因此,对于体育课的考核方式我们不能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要求每一个学生,考核方式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相应的进行评分,最终让学生们感受到体育带来的乐趣,而不是为了达到规定的成绩成为负担。最重要的是转变观念,在体育课中切实地让学生了解锻炼身体的方法以及相应的健身知识等。

3.3 团队学习精神

体育课程的实施更多的是强调集体活动和团队合作为主,而不是个人的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不管是个人项目还是集体项目,体育运动中都应该讲求的是团队协作,即使是独立的项目,大家的鼓励、支持也会促使我们能量的迸发。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相互的交流、沟通也体现一种团队文化。这种文化是我们在除了挑战自己时几乎很少经历的一种状况。它会增强自信心、勇气以及挑战的欲望。大学体育课上那种突出集体力量、感受个体渺小的氛围是任何其它教学形式所不能相比的。

4 高等学校体育课植入归因训练

体育课中植入归因训练预测会产生很好的效果,不仅在于归因训练方法的新颖性和有效性,而且体育活动本身具备一些可以进行归因训练的特点。通过测试与练习让学生反馈和强化归因。

4.1 创设课程内容成败情景

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安排课堂内容的难易度,让学生既可以体验到失败也可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内容安排的难易度要根据学期的教学大纲来相应的确定,对于刚开始的内容安排要选择一些难度比较小且学生比较接近可以完成的任务,重点是让学生很快的融入体育课这个“大家庭”,通过学生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使他们逐渐的产生信任感。教师应给予积极的反馈,要充分肯定他的能力,进行相应的表扬,让学生们产生自豪和成就感。但是,随后我们要选择一些技巧性且不宜太难的项目,让他们也体会失败的感觉,从而可以让学生们进行一下反省,然后教师对于学生要充分的给予鼓励和支持,暗示學生一个人的成功有较强的能力还不够,更重要的在于努力。

4.2 及時反馈个人取得的进步

教师要认真的观察课上的每一名学生并且了解相关的信息,比如:性格、品质等。每一节课都要建立相应的课上记录档案,了解学生的表现情况。积极的引导学生建立适当的运动目标,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引导学生与先前的表现相比来判断现在的表现,自己的进步才是最大的进步,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乐观的去生活。从而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因模式,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激发其成就动机。

4.3 引导学生进行努力归因

每个人的心中都具有崇拜的偶像,看到他们辉煌时候的成就,可是谁也不会想到这辉煌的背后竟是无数的汗水聚流而成。教师要准确的了解每一名上课的学生,对于表现比较好的学生,教师要把该学生为什么表现的好,怎样才能表现好的原因告诉大家;或者是为什么这个学生的运动表现这么优秀;或者可以讲解一下某名运动员光环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等。暗示他们一个人的成功是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才可以取得的。个体有选择与自己类似的人进行比较的倾向,提高自己的斗志。因此榜样的树立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归因方式,让学生深深的感受到努力定会成功。

4.4 学生进行分享

电子设备的高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便利,我们可以搜索到自己想要的任何信息与资源。但是,与此同时它也带来了相应的弊端,人们总是无时无刻的在关注一些没有感情的“机器”,手机一天几乎不会离手,似乎一种魔力在吸引着我们,人与人之间缺少了沟通和交流。因此,对于我们来说为了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进彼此的友谊健康发展,教师应该在每一节的课后留一段时间让学生们进行分享。学生通过分享可以敞开心扉,端正学生的观念,可以更好地与人交流,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通过别人的认定与肯定,当事人获得巨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结语

高等学校是以培养人才为中心,遵循教育规律,不断的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目标,是我国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当今高校的大学生随着现代社会的竞争日益加强,大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学习压力大、学习状态紧张、人际关系、就业等压力越来越大。使大学生活泼好动的个性得不到发展,严重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因此,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现代生活方式,已成为当今大学生的一种需求。

参考文献:

[1] 周新华, 王晓成. 创建大学体育课新模式的思考[J]. 体育学刊, 2001, 8(2):99-100.

[2] 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3] 姜宝安. 对大学体育课教学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 价值工程, 2010, 29(25):190-191.

[4] 王斌, 马红宇. 归因训练研究的理论综述[J]. 体育科学, 2000, 20(3):79-82.

[5] 尹治国, 刘舫. 归因训练及其在中学运动训练中的运用[J]. 怀化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07(4):100-101.

[6] 成云, 卢清. 高中生不同课堂情境的成就归因训练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5):72-77.

[7] 曾永忠. 运动归因与学生积极体育活动态度的关系[J]. 山东体育科技, 2002, 9(2):44-46.

[8] 王斌, 马红宇. 中学生体育学习中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1996.

[9] 魏希芬. 通过归因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实验研究[J]. 教育科学, 2001(4):29-33.

猜你喜欢

归因转化教学
班主任引导高三学生考后积极归因的探索
虐待对儿童归因风格的影响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把成功归因于自己 把失败怪罪给别人?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