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淮地区黄秋葵露地高产栽培技术

2018-06-23曹帆

农家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黄秋葵栽培技术

曹帆

摘 要: 黄秋葵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黄秋葵;生长学特性;栽培技术

黄秋葵 ,又名秋葵、羊角豆、补肾菜,为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圆柱形,疏生散刺。叶掌状,裂片阔至狭,托叶线形,被疏硬毛。花单生于叶腋间,花梗疏被糙硬毛,小苞片钟形;花萼钟形,密被星状短绒毛;花黄色,内面基部紫色,蒴果筒状尖塔形,种子球形,具毛脉纹。花期5-9月。

黄秋葵为嫩果供食,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盐和多糖物质,素有蔬菜王之称,有极高的经济用途和食用等价值。经常食用有健胃、润肠、保肝强肾,增强耐力、增强抗癌能力,是公认的保健蔬菜之一。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入药:根:止咳。树皮:通经。用于月经不调。种子:催乳。用于乳汁不足。全株:清热解毒,润燥滑肠。

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生物学特性

1.植物学特征

黄秋葵为直根系,主根发达,茎直立,木质化程度高,株高1.5m左右,基部节间短,易发侧枝,上部则不易发生侧枝。茎多为绿色事紫红色。叶互生,下部阔大,上部狭长,掌状3~5深裂。一般从第3片真叶以上,每节叶腋着生一花,为两性花,花冠黄,花瓣、萼片各5个,花萼表面有少量茸毛。果实,顶端尖细,弯似羊,果面有5~10个棱,果长5~20cm。果实表面密生茸毛,子房5~11,平均每果结籽47~180粒。嫩果初始浓绿,后为深绿色。果实成熟后变黄,最后变褐,自然开裂,种子近球形,直径4~6 mm,种皮呈灰绿色,种子发芽年限为3~5a,千粒重约55g。

2.生长发育周期

(1)发芽期。播种到2片子叶展平为发芽期,约需10~15天。25~30℃适温下播种4~5天即可发芽出苗。通常露地直播幼苗出土约需7天左右,地膜覆盖可提前2~4天出苗。

(2)幼苗期。从2片子叶展平到第一朵花开放为止,约需40~45天。一般子叶充分展开后,经15~25天,第一片真叶展开。以后每2~4天发生一片真叶。幼苗期生长缓慢,地温过低时更甚。

(3)开花结果期。从始花到采收结束,约需85~120天。出苗后需50~55天,第一朵花即开放。开花初期,由于外界温度低,从开花到收获所需天数稍长。以后随温度升高,收获时间缩短。通常播种后70天左右即可第一次采收。在白天28~32℃,夜间18~20℃适温下开花后4天即可收获。黄秋葵果实生长速度快,长势增强,尤以高温下生长更快,7月每3天即展开1片真叶,9月则需4~5天展开1片真叶。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

黄秋葵,喜温暖、怕严寒,耐热力强。当气温13℃,地温15℃左右,种子即可发芽。但种子发芽和生育期适温均为25~30℃。日均温低于17℃,即影响开花结果;夜温低于12℃,则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狭窄,开花少,落花多。26~28℃适温开花多,坐果率高,果实发育快,产量高,品质好。

2.光照

黄秋葵,属短日照作物,在短日照下可提前开花。黄秋葵对光照条件尤为敏感,要求光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因此,应选择向阳地块,加强通风透气,注意合理密植,以免互相遮荫,影响通风透光,影响产量。

3.水分

黄秋葵较耐旱、耐湿,但不耐涝。在生长前期温度适,适当控制水分,促进根系的生长。在结果期,应始终保持土壤湿润。 若土壤缺水,植株长势不良,嫩果生长变小,产量降低,品质变劣。

三、栽培技术

1.栽培季节

在徐淮地区,露地栽培黄秋葵,整个生育期需要安排在无霜期。播种期的确定以开花结果期在高温季节为原则。一般在4月上中旬育苗,5月上中旬定植,6月下旬~10月上旬收获。

2.整地

黄秋葵不宜连作,也不能与果菜类接茬,以免发生根结线虫。土壤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壤土较宜。整地时,撒施腐熟有机肥5000 kg/667m2,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20 kg/hm2,混匀耙平作畦。

在徐淮地区,黄秋葵多采用高畦双行栽培,利于排水和防涝。一般行距70~80cm,株距60~70 cm,通风透光,利于黄秋葵的健壮生长。

3.播种育苗

(1)浸种催芽。播种前宜将种子用55~60℃温水处理15~20min,再继续浸泡6~8 h,冲洗干净,沥干水后即在25~30℃环境下催芽。催芽期间,每天早晚用温水各冲洗一次,待种子“露白”时即可取出播种。

(2)穴盘育苗。采用50孔穴盘基质育苗技术。将穴盘排放好后,用配好的基质进行装盘,刮平,基质浇透水后,用同等规格大小的数个穴盘叠放在一起压出播种穴,深度为1 ~ 1.5 cm,播种后覆盖基质,并盖上地膜保溫保湿。

播种后5 ~ 6 d,待幼苗80%左右出土后,撤除地膜。当苗龄 30~40 d,2~3 片真叶时即可移栽。

4.定植

定植应选在10cm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进行。

定植时,选择冷尾暖头的晴好天气进行,避免在北风天种植,以确保能及时缓苗,保证定植成活率。取苗时注意保护好根系,带土移植。摆苗后,浇足定植水,待水分完全下渗后覆土。定植水不宜过多,以免降低土温,不利于缓苗。

5.田间管理

(1)水肥管理。黄秋葵植株高大,结果多,采收期长,充足的养分是高产的关键。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及时追肥。第一次追肥,在缓苗后结合浇缓苗水追肥,随水带肥施三元复合肥10~15kg/667m2 。第二次追肥,在开花结果初期,施复合肥25~30kg/667m2 。以后,依据长势,酌情施肥,少量多次,避免倒伏或早衰。同时,结合喷施叶面肥。从7月上旬,黄秋葵进入收获盛期,需水量大,地表温度高,浇水宜在傍晚前后进行,避免高温下浇水伤根。另外,本地区夏季多雨,应注意挖沟排水,避免死苗。

(2)中耕除草。黄秋葵每次浇水后,要及时中耕除草,每10天左右进行1次。第一朵花开放前应加强中耕,恰当蹲苗,增进根系发育。开花结果后,植株生长加快,每次追肥、浇水后均应中耕。封垄前中耕培土,避免植株倒伏。7—8月份进入高温雨季,杂草滋生很快,应及时拔草,避免涌现草荒。

(3)打侧枝、疏花。黄秋葵,主枝结果,基部叶腋易生侧枝,应及时摘除。同时,基部6节以下着生花蕾也要及时疏掉,以防止赘秧,降低产量。

(4)搭架、摘老叶。夏季雨水较多,要设立支,支持植株,防止倒伏。在生长前期要避免营养生长过旺造成徒长,中后期对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节老叶及时摘除,既能改良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耗费,又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留作种果的应及时摘心,可促使种果老熟,以利籽粒丰满,提高种子品质。

(5)病虫害防治。黄秋葵病虫害少,主要虫害有棉大巻叶螟、蚜虫、蚂蚁、根际线虫和病毒病。

四、适时采收

1.采收标准

总的要求嫩果应硬韧、色绿、鲜亮,种粒开始膨大但无老化迹象。供鲜食的嫩荚,气温高时荚长7-10厘米,横径1.7厘米;温度较低时荚长7-9厘米,横径1.7厘米。供加工的嫩荚,长6-7厘米,横径1.5厘米为甲级品;长8-9厘米,横径约1.7厘米为乙级品;荚长10厘米以上为等外品。无论鲜食或用来加工,荚长都不要超过10厘米。如果采收不及时,肉质老化,纤维增多,商品食用价值大大降低。

2.采收时间

黄秋葵,食用器官为嫩果,应及时采收。 徐淮地区,黄秋葵采收时期主要在7~9月,夏季气温高,生长速度快,开花后4~5天即可采摘。 若采收过迟则纤维多、品质劣,甚至失去食用价值,同时还影响后期座果。 一般隔天采收一次,温度低时则隔3~4天采收。 采收时应穿长袖衣服并带手套,用剪刀将果柄剪下,以免硬刺毛扎伤手,最好在清晨采收。

3.采后保鲜

嫩荚果呼吸作用强,采后极易发黄变老。如不能及时食用或加工,应注意保鲜。即将嫩荚装入塑料袋中,于4-5℃流动冷水中,经10分钟冷却到10℃左右时,再贮于7-10℃环境下,保持95%的相对湿度,可保鲜7-10天。远销外地的嫩果,必须在早晨剪齐果柄,装入保鲜袋或塑料盒中,再轻轻放入纸箱或木箱内,尽快送入0-5℃冷库预冷待运。如嫩荚发暗、萎软变黄时,应即处理,不可再贮藏。

4.留种

咖啡黄葵采种技术比较简单。当其进入生育期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为避免抑制生長和降低产量,早期结的下部果实不要留做种用;植株顶部果荚难以充分成熟,即使成熟充分,籽粒也不饱满,质量差,不宜留种。因此,宜选留符合本品种特征的健壮植株中部、籽粒饱满的老熟果荚(果实外壳变黄褐,出现有裂沟),晒干、脱粒、清选后,贮存于布袋中备用。

参考文献:

[1]何现文. 黄秋葵露地直播栽培技术要点[J]. 南方农业, 2017, 11(23):1-2.

[2]赵科选. 黄秋葵的高产栽培技术[J].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7(9):60-60.

猜你喜欢

黄秋葵栽培技术
绿色无公害特色蔬菜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营养食材黄秋葵
黄秋葵补肾不是传说
餐桌上的“高富帅”
海南儋州黄秋葵畅销京粤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