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应用小剂量氯沙坦和低分子肝素对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2018-06-23刘剑辉丰雪妮王剑梁晓鹏
刘剑辉 ,丰雪妮 ,王剑 ,梁晓鹏
1.辽宁医药职业学院,辽宁沈阳 110101;2.辽宁何氏医学院,辽宁沈阳 110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中常见疾病,以呼吸困难、气促、胸闷等为主要临床症状,有较高的致残率、病死率,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2]。COPD急性加重期主要是由于空气污染、细菌感染、心肺疾病等因素导致病情加重,往往需要住院治疗,且预后较差,容易引起肺动脉高压以及血液高凝状态等[3]。因此,COPD治疗的关键就在于及时纠正肺动脉高压,从而改善预后。基于此,该研究选取该院于2016年3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56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小剂量氯沙坦+低分子肝素治疗,旨在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应用小剂量氯沙坦和低分子肝素对肺动脉高压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沈阳维康医院收治的56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关于疾病严重程度分级的中、重度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存在高血压、肾病综合征、糖尿病以及左心室功能不全者;②该研究开始前2周使用抗凝药以及降低肺动脉高压的药物者。随机将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28)与研究组(n=28)。对照组男13例,女15例;年龄52~83岁,平均年龄(66.36±5.31)岁;疾病分级:Ⅲ级 9 例, Ⅱa级 10例,Ⅱb级9例;肺动脉高压分级:中度19例,重度9例。研究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54~82岁,平均年龄(66.63±5.15)岁;疾病分级:Ⅲ级 8例,Ⅱa级 9例,Ⅱb级11例;肺动脉高压分级:中度20例,重度8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该研究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该研究已上报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并获批准通过。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止咳、营养支持以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氯沙坦(国药准字H20080371)和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国药准字H20060190)进行治疗。前者温水送服,12.5 mg/次,2次/d,后者采用皮下注射 5000 IU/次,2次/d,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FEV、FVC、FEV1/FVC)、肺动脉收缩压、血浆 D-二聚体(D-D)含量。①临床疗效判定标准为:临床体征和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肺功能及肺动脉收缩压明显改善为显效;临床体征和症状明显减轻,肺功能及肺动脉收缩压有所改善为有效;临床体征和症状无变化,肺功能及肺动脉收缩压没有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②肺动脉收缩压: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机进行心脏超声检查。③血浆D-二聚体(D-D)含量测定:取清晨空腹肘静脉血,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测定。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s)表示肺功能指标、肺动脉收缩压、血浆D-二聚体(D-D)含量,采用t检验,以百分比(%)表示临床疗效,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肺功能指标
治疗前,研究组PEFR、FEV1以及FEV1/FV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EFR、FEV1以及FEV1/FVC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肺动脉收缩压、DD含量
治疗前,研究组肺动脉收缩压、DD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肺动脉收缩压、血浆D-D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该组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PEFR(L/sec)治疗前 治疗后FEV1(L)治疗前 治疗后FEV1/FVC(%)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28)对照组(n=28)t值P值1.21±0.721.22±0.73(2.95±0.51)*(2.35±0.47)*1.09±0.331.11±0.36(1.72±0.49)*(1.28±0.22)*51.04±6.5151.05±6.41(65.64±6.71)*(57.64±6.41)*0.052>0.054.578<0.050.217>0.054.335<0.050.006>0.054.562<0.05
表3 两组肺动脉收缩压、DD含量比较(±s)
表3 两组肺动脉收缩压、DD含量比较(±s)
注:与该组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研究组(n=28)对照组(n=28)t值P值肺动脉收缩压(mmHg)治疗前 治疗后血浆 DD(mg/L)治疗前 治疗后57.28±11.2657.04±10.23(45.18±5.26)*53.85±5.471.16±0.381.09±0.37(0.34±0.22)*0.98±0.320.084>0.056.046<0.050.698>0.058.721<0.05
3 讨论
COPD是一种慢性疾病,具有病情反复发作、发展迅速、死亡率高等特点,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死亡原因[4]。临床常采用常规抗感染、支气管舒张剂、祛痰药等对其进行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是疗效一般、见效慢,达不到有效纠正肺动脉高压,影响预后,甚至加重病情,导致患者因呼吸衰竭死亡[5-6]。相关研究表明[7-8],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在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止咳、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的同时,可采用抗凝药物治疗与降压药物治疗,以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缓解肺动脉高压尤为关键。
近年来,氯沙坦和低分子肝素被广泛应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治疗中,并得到广大医师与患者的亲睐。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PEFR、FEV1以及FEV1/FVC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幅度更大;治疗后,研究组肺动脉收缩压、血浆D-D均明显下降。徐蔚东等[9]采用小剂量氯沙坦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后肺动脉收缩压为(51.21±11.85)mmHg,明显低于治疗前(57.92±12.56)mmHg,与该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采用小剂量氯沙坦和低分子肝素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以及血液高凝状态,缓解肺动脉高压,从而使肺毛细管血流量提高,血流灌注增加,促进功能恢复,以改善预后。分析原因为氯沙坦是一种非肽类受体拮抗剂,可以对肺血管缺氧性收缩进行抑制,有效重建慢性缺氧后肺血管床的结构,从而降低患者肺动脉压力。此外,当患者出现慢性缺氧还会导致血容量增多,血液粘稠度增加,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肺细小动脉原位血栓,使肺血管阻力增强,进而引起肺动脉高压。低分子肝素作为一种抗凝药物,具有抑制凝血因子,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的作用,从而达到抑制血栓形成。据报道[10],低分子肝素属于临床常用抗凝药物,且抗凝效果是普通肝素的数倍,对凝血活性因子与凝血酶有抑制作用,对血小板作用尤为明显,可对微血栓症状进行改善。而血浆D-D是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重要指标,可以体现体内存在继发纤溶与血液高凝状态。两种药物同时使用可以起到协同作用,有效对肺血管收缩活性物质与血栓形成进行抑制,不但可以改善肺功能指标与血液高凝状态,而且还降低了肺动脉高压,达到纠正缺氧状态的目的,有利于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小剂量氯沙坦和低分子肝素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以及血液高凝状态,缓解肺动脉高压,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1]伍滔.低分子肝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2):2,5.
[2]黄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中低分子肝素早期干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0):5876-5877.
[3]王玉春.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6):38.
[4]舒彩敏,冯兰芳,吴代强,等.低分子肝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D-二聚体、肺动脉压力的影响[J].浙江医学,2016,38(17):1447-1448.
[5]曾建红,曾军,李越利,等.低分子肝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4):46-48,51.
[6]林朱森,刘树元,胡媛琴.抗凝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6,8(3):93-96.
[7]吴静华,王斌,李永权.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辅助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J].医学综述,2016,22(10):1999-2002.
[8]景淑艳.氯沙坦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42例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26-27.
[9]徐蔚东,张永娟,李潍林,等.小剂量氯沙坦和低分子肝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2):1002-1004.
[10]陆献大,吕成,徐静,等.氯沙坦对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右心室Tei指数与血浆NT-proBNP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2):22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