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护理中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的应用分析
2018-06-23孙媛媛
孙媛媛
(山东省昌邑市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1300)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健康教育对患者的临床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健康教育中,通过科学的手段能够对患者进行正面信息传播,从而帮助患者更好的认识自身,并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近些年以来,随之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护理管理工作也在日益完善中,健康教育逐渐成为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作者对我院收治的120例剖宫产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总结了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剖宫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对于本次研究工作,样本的选取为我院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剖宫产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数字编码,选取其中1~60号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模式,患者年龄21~33岁,平均年龄为28.5岁。61~120号患者为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开展的是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其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为28.4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等基础数据,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 方法
对于对照组患者,其在临床治疗中开展常规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而对于观察组患者,其在产妇治疗过程中开展的是持续性健康教育,距体的护理措施为:首先是术前护理工作,对于剖宫产产妇,护理人员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需要对孕妇进行产前访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然后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护理措施,并将治疗过程中的麻醉方式以及孕妇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告知孕妇,并帮助增加对医生的信心,消除其内心的紧张情绪等。然后是术后护理工作,产妇在剖宫产手术完成之后,其需要采用平卧方式禁食6h以上,同时在术后1h内由护理人员指导进行母乳喂养,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帮助产妇纠正喂养姿势,并采用按摩等方式帮助产妇促进乳汁的分泌。在产妇手术后6h左右帮助其选择自由体位进行恢复,同时告知患者家属多为产妇进行翻身,从而促进产妇的肠道功能恢复,在这一恢复阶段,产妇需要尽量食用鱼汤等易消化其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帮助产妇加快伤口愈合等。
1.3 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患者的临床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临床病情进行反馈,其得分越高则表明患者的病情相对严重。同时对患者术后肛门排气率和母乳喂养成功率等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判断。
1.4 统计学方法
针对本次研究工作,患者的临床数据统计采用SPSS 18.0软件,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的方式进行表示,当P<0.05时表明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术后患者身体恢复情况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数据进行统计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24h内肛门排气率达到了60.0%,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5.0%,此外,患者术后当天进行母乳喂养成功率中,观察组患者的75.0%也要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5.0%,且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2.2 产妇情绪变化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观察组患者的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情绪变化
3 讨 论
在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中,其需要根据剖宫产的不同阶段开展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而健康教育的开展形式也不固定,需要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包括健康手册的发放和现场指导等,这些方式都能够帮助产妇更好的认识剖宫产。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开展持续性健康教育具有以下效果:第一,持续性健康教育患者在护理工程完成之后,患者的舒适度、安全感以及SAS和SDS评分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第二,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完成之后,其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第三,在护理完成后,观察组患者的肛门排气率和母乳喂养成功率也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满足P<0.05。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对于持续性健康教育的开展,其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术后恢复效果,帮助患者更好的消除剖宫产造成的影响。
[1] 韦雪芳.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用于剖宫产护理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2):308-309.
[2] 王 英,廖翔燕.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09):1393-1394.
[3] 杨 莉.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应用于剖宫产护理效果评价[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0):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