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树堆砂蛀蛾的为害特点与防治措施
2018-06-23林雄毅
林雄毅
华安县位于闽南西北部,九龙江北溪纵贯全境107公里。全县土地面积1315平方公里,海拔梯度从10至1030m。华安立足整个县域是国家森林公园这一背景,积极探索“田园都市、生态之城”新模式,从2010年开始规划发展花卉绿化苗木产业,目前规模达2000km2。其中红豆树约10万株,是我县主要推广种植的绿化树种,现有鄂西红豆树和本土普通红豆树两个品种。
随着林木树种结构的调整和规模化的种植,一些有害生物优势种群危害凸显,据我县高车乡前岭村井仔口(海拔250m)和新圩镇千字白自然村(海拔200m)红豆树种植园有害生物调查,堆砂蛀蛾危害尤甚,以幼虫钻蛀枝干皮层,进入主干,破坏输导组织,轻者影响生长,重者树枝枯死,是红豆树等绿化树中常见的主要害虫之一。
1.形态特征 鳞翅目蛾科,成虫是一种小型昆虫,体长8~10mm,翅上有银白色光泽鳞片,无花纹,前后翅缘毛为银白色。卵乳黄色,球形。幼虫长约15mm,腹部各有6对黑色小点,前列4对,后列2对黑点,上各有细毛1根。蛹圆筒形,红褐色,腹末有1对三角刺突。
2.生活习性 一般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或蛹于树干蛀洞内越冬,12月至次年3月老熟幼虫在虫道内吐丝作茧化蛹。3月下旬至4月初开始羽化产卵,卵多产于树主干蛀洞内,5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幼虫盛期,可延续到8月,可见各虫态同时存在,世代重叠。
3.为害特点 据调查,三年生的植株危害较为严重,常见每株虫口密度达到7~8条,多的每株达到20多条。以幼虫为害,特点是初孵幼虫咬破嫩皮钻入新梢,形成长约5cm虫道,虫道有一孔口,幼虫怕光,隐居虫道,白天少见活动,夜间向上蛀食危害,其排泄物和木屑与所吐丝粘合于蛀孔周围,形成堆砂状,有酒糟味。随着虫体的增大,表皮被蛀食的程度加深,直至木质部,红豆树枝干表皮有甜味,危害尤为严重。植株受此虫危害后,树体的养分和水分的输送受阻,导致枝叶枯萎,生长衰弱,主干经蛀害后常见树干流胶,诱发病害,树干蛀空后遇上大风易折断。
4.调查方法 主要调查幼虫发展生消长情况,于当年3月初,在田间调查主干有堆砂状的幼龄植株,从基部到第一分杈分别锯断取回,置室内,将其按虫洞纵面剖开直至发现虫卵,观察虫态变化情况,当幼虫孵化时,即开始用药防治。
5.防治措施
5.1农业防治 受害严重的绿化树,冬季可根据情况采取重修剪或修剪病虫枝等方法,将蛀害后的枯枝剪下集中烧毁。
5.2物理防治 被害虫枝附有虫粪堆,目标明显,可用铁丝主蛀孔刺杀幼虫。或用棉花沾乐果、敌敌畏原液等挥发性药剂塞入蛀洞内并用胶布封储洞口进行防治。
5.3化学防治 5月至7月幼虫为害盛期,可用敌敌畏、乐果等挥发性强的药剂800~1000倍液喷被蛀害的树干和树枝,间隔5~7d一次,连续喷3次。对周边杂草和其它作物进行迷雾状喷药防治,予达统防统治效果。
5.4树干刷白 刷白是冬季苗木养护的一种常见措施,将生石灰、石硫合剂、盐、水四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再用刷子蘸取刷到树根表面处,对于树木保暖防冻和消灭树干上的寄生病菌、害虫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