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居民理财环境引导居民财产性收入平稳增长

2018-06-22张继娥

中国市场 2018年13期

张继娥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成本正变得越来越高,房价和物价也在飞涨,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重视理财。文章通过全面分析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概念来对其财产性收入的路径进行全面地分析和研究,并通过分析居民财产增收方面存在的几大问题和解决措施来更好地让群众拥有更多财产性的收入,最终能够使得老百姓的理财水平进一步提升,老百姓本身也能够拥有更多财产性的收入。

[关键词]财产性收入;理财水平;理财环境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3.088

财产性收入是衡量国民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相继提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在居民收入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挖掘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潜力,促进财产性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是居民增收的重要保证。近期,为探究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实际状况,结合对吕梁市居民抽样调查的调查结果,了解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现状和存在的短板,并提出相关建议。

1 问题提出

近年来,居民收入结构逐步改变,财产性收入增加逐渐成为增收亮点。但从吕梁市居民调查情况看,财产性收入增长不容乐观。住户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财产净收入同比下降9.3%,2017年一季度,财产净收入增速继续下跌。一季度,居民财产净收入增长乏力,人均147.1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7.17元,同比下降25.27%,增速明显回落。从财产净收入的主要构成看,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03.45%,出租房屋收入同比下降47.15%,红利收入同比下降66.98%,几项主要收入均同比减少,严重影响财产性收入增长。

一季度,财产净收入增速创近年来新低,由往年的增收排头兵陡然转为“吊车尾”,给上半年乃至全年居民收入增长蒙上了一层阴影。增速下滑,是否意味着财产净收入增长后劲不足,还是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后出现趋势变化?抑或其他偶然因素造成“失速”。作为统计调查数据综合监测部门,高度重视这一新情况、新变化,赴全市多地展开了密集调研,分析梳理数据变化背后的脉络及深层次原因,以便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

2 基本情况

从细项收入分析,房租出租收入小幅增长,主要原因是房屋出租量下降,承租人收入增长缓慢,导致部分地段房租被迫下调,另外是经济正处于恢复性增长中,外来务工人员减少,租房需求减少。

分红收入增速下降,主要原因是集体分红收入的下降较大。近几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集体经济运行效益不高,企业利润增长缓慢。

3 主要问题

从实地调研情况分析,一季度,财产净收入增长“失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从中长期看,居民财产净收入增加仍存在一些障碍因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居民财产基础较为薄弱,财产净收入水平差距大

拥有财产性收入的前提是要有财产积累,也就是要有财可理。但从调研汇总情况看,财产性收入较高的主要是高收入阶层、城中村及部分城郊居民,这类居民依托家庭现金类资产、房产和所在村(社区)较强的集体经济实力,从而获取较多的投资收益、租金和股份分红收入。而多数居民,财产存量较少,财产创收能力弱。对于低收入阶层来言,基本无财可理,拥有财产性收入只能是美好愿望。同时,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极不均衡,集体分红收入高低不一。从全市看,居民间财产性收入的差距较大,而且这一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1]

3.2 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单一,发展后劲不足

调查发现,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留用地项目。留用地的多少、地段的好坏、项目开发的模式,都直接影响收益。目前,留用地指标落地难,经合社市场主体地位的不完整性与市场充分竞争之间的矛盾,经营管理人员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不相适应,主要依赖出租房产、地产来增加收入,这一系列因素使得集体经济发展遇到了瓶颈,后劲不足。

3.3 农村居民增收渠道有限,金融理财意识不强

农户的土地和资源性财产盘活能力相对有限,住宅和宅基地等资产交易受到限制,使存量财产难以产生财产性收入。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主要依赖房屋出租,但房屋的出租主要集中于城乡接合部,偏远农村缺少房屋出租的市场需求,基本无房租收入。农村投资信息体系相对不发达,部分农村居民受传统观念和自身对金融等市场知识欠缺的影响,往往选择银行储蓄来理财,或将余钱用于民间借贷,不愿或者不懂将资金投入货幣基金和股票债券等市场中。近几年,民间借贷的高风险日益显现,部分债务人资金链断裂,一些债权人血本无归,收入不增反减。[2]

4 几点建议

4.1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夯实财产性收入增收基础

财产性收入源于家庭财产,家庭财产的积累则离不开稳定的收入来源。劳动所得首先用来支付日常生活开销,收入的剩余部分逐渐转化为存款、有价证券、房产等财产,再由这些财产带来财产性收入。因此要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提高收入是关键。要全力确保经济健康平稳运行,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居民就业,确保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为居民的财产形成与积累创造条件,夯实财产性收入的增收基础。

4.2 扶持集体经济做大做强,逐步探索经合社退出机制

要在资金、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为集体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要推进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通过契约化管理公开选聘职业化、市场化经营团队,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确保集体经济的保值增值,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持续增加。对集体土地基本被征用、已完成撤村建居、社会保障和社会事务管理与城市完全接轨的经合社,在充分尊重绝大多数成员意愿的基础上,可以探索经合社有序退出机制,将社员拥有的集体资产转为个人财产,便于居民更加灵活配置资产,提高财产收益水平。

4.3 提升居民理财水平,拓宽财产性收入增收渠道

只有让更多的家庭学会理财,才能让更多群众增加财产性收入。鼓励相关机构和各种社会力量加强理财知识宣传,在投资观念和风险教育等方面进行培训,坚定居民投资理财的信心,提高对投资风险和收益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投资理财能力。引导居民通过储蓄、债券、股票、基金、保险、不动产投资等金融产品的投资获得股息、利息、分红、租金。教育居民不参与非法集资,谨慎参与高风险性、搞转型的股票和金融衍生品投资,不购买不熟悉、不了解的投资产品,规避金融投资风险。[3]

4.4 加快农村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要加快推进农村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保护和增进农户合法财产权益,推进宅基地流转、置换方式创新,探索集体土地合法出让,让农户分享土地升值的收益。完善土地流转激励机制和服务体系,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使农民获得稳定的收入。此外,应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农村居民后顾之忧,增强抗风险能力,使其敢于将节余资金参与风险相对较大、收益率更高的投资项目,从中获得尽可能多的财产性收入。

4.5 完善房屋租赁市场,确保租金收入稳步增长

要不断推进房屋租赁规范化市场体系建设,完善信息发布、后勤社会化管理、纠纷调解和协商、安全保卫等政府监管与市场服务,确保租赁房屋管理规范有序,保证居民合法获取房屋出租收入。同时,鼓励出租人与承租人签订长期住房租赁合同,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给予支持。注重承租人居住权利保障,稳定住房租赁关系和租金水平,确保居民租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

参考文献:

[1]宋燕铭,李桂萍.山西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问题探讨[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09(5):25-27.

[2]马广奇,余姝纬.陕西居民财产性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分析[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25(1):92-94.

[3]武燕玲.中小城市居民财产性收入研究——以安阳市为例[J].商业经济,2010(22):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