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头垫在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2018-06-22倪倾凤高莹莹
倪倾凤,王 婷,高莹莹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福建 泉州 362000)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原则上是手术治疗,对于裂孔较大或巨大裂孔,黄斑裂孔或合并脉络膜脱离,或合并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复杂视网膜脱离,一般选择玻璃体手术治疗[1]。术中注入硅油或气体者,术后必须采用强迫性体位—俯卧位,其意义主要有两点:一是治疗,应用其向上的浮力更有效地发挥其顶压作用,因此脸朝下姿势对玻璃体切割术后的治疗非常重要;二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角膜混浊、白内障等[眼内气体与晶体或角膜内皮(无晶体眼)长时间接触会引起不可逆的白内障及内皮损害]一般要求患者术后5 d每天俯卧位12~16 h,一周后根据视网膜裂孔情况调整头位[2]。临床工作中,大部分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可坚持正确体位,但由于长时间的处于俯卧位或头低位,可造成患者在体力上极大的消耗,同时还可以引起颊面部水肿﹑消化功能减退﹑四肢及背部肌肉酸痛,老年患者甚至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严重不良反应[3]。被动体位在患者间的依从性区别很大,一些患者无法按医嘱执行足够时间的面向下体位而影响了手术的效果[4]。传统海绵垫填充物普遍质软,受压容易塌陷即无法达到支撑作用,又缺乏稳固性影响头面部透气。气圈垫容易漏气,缺乏透气通道,容易引起患者憋气、呼吸障碍,长时间压迫容易引起局部皮肤损伤。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患者进行细致观察和精心研究,根据人体面部轮廓特征和被动体位的顺应性特点对传统头枕进行改良,研制了适用于面向下体位的头垫,并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制作
1.1材料:选取30 cm×25 cm木质材料底板,30 cm×25 cm木质材料顶板,顶板根据人体面部解剖特点设计成中空“U”形结构,3 cm长木质支撑柱四个,“U”形软枕一个,系带两条。
1.2制作方法:将底板置于下层,四个支撑柱与底板四角固定,固定边与支撑边的夹角为直角。上层在四个支撑柱的另一个固定边与“U”形顶板四角固接,同样固定边与支撑边的夹角为直角。最后在上层放置柔软舒适“U”形软枕并用系带固定于支架上。此软枕便于装卸,可随时更换清洗。此头垫可灵活放置并且有底座与支架连接,使用起来稳固、舒适、简单、环保、经济耐用,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正确卧位保持时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见图1。
图1 传统头垫与改良头垫对比图
1.3临床应用
1.3.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眼科病房住院行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单号进入试验组,双号进入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45±10)岁。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8±10)岁。
1.3.2干预方法
1.3.2.1对照组干预方法:术前向患者讲解术后体位要求的原理及其意义。玻璃体切割术后加惰性气体或硅油填充,其主要原理是气体或硅油较轻,在眼内向上浮的压力及气泡或硅油的表面张力能够关闭裂孔,使视网膜复位,术后裂孔应持续处于高位[5]。手术前指导患者练习面向下俯卧位的姿势。术后使用传统头垫置于俯卧位或低头坐位的颜面部下方,并向其讲解卧位对手术效果的重要性,使其自觉坚持被动体位。在保证裂孔处于最高的前提下,告知患者可采取俯卧位﹑坐位面朝下、床上头低位交替进行。所有面向下体位患者均悬挂标识,护士在巡视病房时,知道哪个患者需要特殊体位,如果姿势不正确,及时进行纠正并指导。特殊体位患者进行班班交接,夜间护士在巡视病房时也要着重巡视患者,并嘱其注意安全,患者夜间避免床旁低头坐位[6]。
1.3.2.2试验组干预方法:术前向患者讲解术后体位要求的原理及其意义并指导患者练习面向下俯卧位的姿势。术后具体使用把改良头垫置于俯卧位或低头坐位的颜面部下方,使患者前额及两颊部靠在头垫软枕上,而患者的双眼、口鼻悬空于“U”形顶板中间的空间内。双臂自然放松的置于头垫两侧。指导患者采取俯卧位﹑坐位面朝下、床上头低位交替使用。特殊体位患者床头悬挂标识,值班护士班班交接。护士巡视病房并对患者体位进行评估,如果姿势不正确,及时进行纠正并指导。
图2 卧位姿势图
1.4评定指标:舒适(Comfort)是指个体身心处于轻松、满意、自在、没有焦虑、没有疼痛的健康、安宁状态中的一种自我感觉。不舒适(Discomfort)是指个体身心不健全或有缺陷,生理、心理需要不能全部满足,或周围环境有不良刺激、身体出现病理现象,身心负荷过重的一种自我感觉。
两组患者均在术后接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研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正确卧位舒适度进行评分[7-8]。使用前对患者作详细的解释工作,让患者理解该方法的概念。基本的方法是使用一条长约10 cm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使用时将有刻度的一面背向患者,让患者在直尺上标出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根据患者标出的位置为其评出分数,临床评定以“0~2”分为“优”,“3~5”分为“良”,“6~8”分为 “可”,>“8”分为“差”。同时采用科室设计的卧位方式(俯卧位、坐位面朝下、床上头低坐位)及面向下体位保持时间表(1~24 h)由责任护士及夜班护士各班巡视记录再由专人负责收集统计。以此对术后两组患者对于正确卧位舒适度及保持时间进行比较。见图2。
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患者对术后正确体位感觉舒适者,试验组为39例,占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例占72.5%(χ2=9.80,P<0.05);本次研究中患者能保持正确体位时间≥12 h者,试验组为39例占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例占77.5%(χ2=7.3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表1两组行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患者术后正确卧位舒适度比较
组别例数患者舒适度例数(例) 舒适 不舒适 舒适率(%)对照组40291172.50试验组4039197.50①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表2两组行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患者术后正确体位保持时间比较
组别例数正确体位时间比较(例)≥12 h <12 h掌握率(%)对照组4031977.50试验组4039197.50①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 讨论
能否坚持正确的卧位与手术疗效密切相关,长时间的面向下体位无论从心理上和生理上都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9]。采取有效的措施减轻患者不适,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是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环节[10]。本研究中,我科医护人员通过改良设计此卧位头垫即规避传统头枕的无支撑、透气差、易移动等缺点,又可避免因市面上的俯卧位器具各式各样缺少统一标准,患者难以选择或选择错误。该头垫根据人体面部轮廓特征和被动体位的顺应性特点选取木质材料设计成中空“U”形、四面通气支架、底层带固定垫板、上层放置柔软舒适“U”形软枕。器具取材容易,材质环保、使用稳固、经济耐用。优点:一方面可保持呼吸顺畅,同时起到散热﹑保护术眼的作用;另一方面患者的双臂可以自然放松的置于头垫两侧,极大地减轻了双臂由于长时间的过度外展而引起的不适,适用于坐位及卧位的头低体位,整个体位的正确方法简单易操作。通过对选取的两组患者正确体位舒适度及保持时间情况的比较,客观的反映该头垫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正确卧位保持时间。通过对患者资料的收集统计,患者普遍认可使用该头垫能稳固地支撑头面部,避免术眼受压,透气性好、利于呼吸,能有效地缓解被动体位造成的肢体疲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4 参考文献
[1] 赵家泉.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66.
[2] 王东叶,王爱金,王 瑛,等.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术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71.
[3] 郑瑞莲,龚咏梅.玻璃体切除术后患者的体位护理指导与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关系[J].养生保健指南,2017,3:215.
[4] Seno Y,Shimada Y,Mizuguchi T,et al.Compliance with the Face-down Positioning After Vitrectomy and Gas Tamponade for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s[J].Retina,2015,35(7):1436.
[5] 鲍学英,俞 萍,张 清.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体位护理的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2):181.
[6] 王红霞,赵 滨,刘 影,等.体位干预联合卧位标识在玻璃体网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35):2690.
[7] Gould D,Crichton N.Information point: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J].J Clin Nurs,2001,10:697.
[8] Paul-Dauphin A,Guillemin F,Vifion JM,et a1.Bias and precision in Visual Analogue Scale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m J Epidemiol,1999,150(10):1117.
[9] 陈 琳.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体位对手术恢复的重要性[J].医学信息,2015,14(42):14.
[10] 柳 玲,范湘鸿,余桂香,等.俯卧位面部支架的研制及在玻璃体填充术后患者舒适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