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产地连钱草中4个成分含量测定及聚类分析*

2018-06-22黄文平徐旭李伟李艳谭婷冯育林杨世林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绿原药材甲醇

★ 黄文平 徐旭 李伟 李艳 谭婷* 冯育林 杨世林

(1.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2.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南昌 330006)

连钱草为(Glechomalongituba)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的干燥地上部分,其味辛微苦、性微寒,具有利湿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热淋,石淋,温热黄疸,跌打扭伤等疾病。2015版《中国药典》对其进行收载,但无含量测定项[1]。研究表明,酚酸类化合物为连钱草中主要活性成分,绿原酸具有抗菌、抗纤维、抗炎的作用[2-6],迷迭香酸为天然抗氧化剂,同时抗炎、免疫抑制作用显著[7-9];咖啡酸具有抗菌抗病毒、中枢兴奋等作用[9-12]。由于受地理因素和生长环境的影响,不同产区的连钱草化学组成不尽相同。为了进一步固定药材来源,本实验共收集不同产区10批样品,采用HPLC同时测定样品中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及迷迭香酸共4个有效成分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聚类分析,考察不同产区连钱草药材的质量,为连钱草质量的完善提供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安捷伦LC-126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系列;AUW220D型电子天平(十万分之一,日本岛津公司);BS224S型电子天平(万分之一,Sartorius);KQ250DB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KQ5200型水浴锅(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绿原酸对照品(批号:110753-201415),隐绿原酸对照品(批号:110753-201314),咖啡酸对照品(批号:110885-200102),迷迭香酸对照品(批号:111871-201404),均购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所。甲醇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本实验收集到不同批次的连钱草样品共10批(见表1),样品经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钟国跃鉴定为连钱草GlechomaLongituba真品。

表1 10批连钱草药材

2 方法与结果

2.1 连钱草药材供试品溶液 取连钱草药材粉末(过三号筛)1.0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60 %甲醇25 mL,称重,超声提取30min,称重,用60 %甲醇补足减失重量,滤过,滤液经0.45 μm微孔滤膜滤过,即得。

2.2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及迷迭香酸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绿原酸0.012mg、隐绿原酸0.028mg、咖啡酸0.01 mg及迷迭香酸0.25 mg的混合溶液。

2.3 色谱条件 色谱柱:COSMOSIL(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A)-0.3 %磷酸水(B),梯度洗脱(0~30 min, 10 %~25 % A;30~38 min, 25 %~40 % A;38~55 min, 40 % A);流速:0.8 mL/min;柱温:25 ℃;检测波长:330 nm;进样量:10 μL;各待测组分分离度均大于1.5,理论塔板数均大于6000。混合对照品溶液、供品溶液色谱图见图1。

图1 混合对照品溶液(A)和供试品溶液(B)高效液相色谱图

2.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1、3、6、10、15、20 μL 分别进样测定,以峰面积(Y) 为纵坐标,进样量(X) 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和迷迭香酸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6647.7722X-0.4216 (r=0.9999)、Y=2849.0452X-0.4216 (r=0.9999)、Y=6968.9569X-0.321 (r=0. 9998)、Y=1767.0006X+3.9569(r=0.9998);绿原酸在0.012~0.24 μg、隐绿原酸在0.028~0.56 μg、咖啡酸在0.01~0.2 μg、迷迭香酸在0.25~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2.5 精密度试验 取混合对照品溶液,按“2.3”项下色谱条件连续进样6 次,测得混合对照品中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和迷迭香酸峰面积的RSD(n=6)分别为0.74 %、0. 88 %、0. 82 %、1.02 %。

2.6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S8)溶液,室温放置,分别于0、2、4、8、12、24 h 进行测定,得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和迷迭香酸峰面积的RSD(n=6)分别为1.25 %、2. 46 %、2.71 %、0.63 %。

2.7 重复性试验 取连钱草样品(S8),按“2.2”项下方法平行制备6 份供试品溶液,以“2.3”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得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和迷迭香酸平均含量分别为0.4124、0.2115、0.0249、0.8913 mg/g,RSD分别为2.43 %、2.52 %、0.76 %、0.93 %。

2.8 加样回收率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样品1.0g,共6 份,分为3 组,按100 %的量各加入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和迷迭香酸对照品,按“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3”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计算加样回收率,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和迷迭香酸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64 %(RSD=0.93 %)、99.09 %(RSD=1.39 %)、99.30%(RSD=1.39 %)、101.23 %(RSD=0.86 %),表明方法的准确度符合要求(n=6)。结果见表2。

表2 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

2.9 样品含量测定 取10批样品各3份,按“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3”项下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样品测定结果 mg/g

注:“-”表示未检出。

2.10 聚类分析 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对4个酚酸成分含量进行聚类分析,采用组间联接聚类方法,距离的计算方法为Pearson相关性,进行层次聚类分析,见图2。通过分析可将上述10批次药材分为两类,长江以北(山东和河南)可以归为一类,长江以南(江西、云南、湖北、安徽、贵州、江苏及浙江)可以归为一类。从表3和图2中可以看出,不同成分,地域不同导致含量差异性比较明显。

3 讨论

本实验研究发现,流动相中水相含酸能明显改善酚酸类成分色谱峰的对称性,流动相采用有机溶剂乙腈与甲醇相比较,甲醇较乙腈分析效果更优。指标成分吸收波长经综合考虑,

选定330 nm为检测波长。

结果表明,10批连钱草样品,4个酚酸类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长江以北的批次(S8-S10)中绿原酸含量均值较长江以南的批次(S1-S7)的高,而(S8-S10)批次所含的迷迭香酸含量均值较(S1-S7)批次均值的低,推测可能由于地域的不同而导致含量的差异。因此在针对某一成分起功效时,可以选定特定产地的药材进行入药。本文收集样本较少,后续将扩大样本量并对各成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开展更深入研究。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170.

[2]周志娥,罗秋水,熊建华,等. 绿原酸、异绿原酸A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机制[J].食品科技,2014,39(3):228-232.

[3]戚晓渊,史秀灵,高银辉,等. 绿原酸抗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5):139-143.

[4]史秀玲,高银辉. 绿原酸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9):199-202.

[5]李钦,张信岳,陈国神. 含绿原酸的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其机理探讨[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9,26(7):555-558.

[6]沈亚芬,杜伟锋,郑敏霞,等. HPLC同时测定野菊花中绿原酸、咖啡酸和蒙花苷的含量[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5,32(9):1 117-1 120.

[7]乃海燕.迷迭香酸的研究进展[J].美国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5,7(1):83-86.

[8]郭道森,杜桂彩,李丽,等.迷迭香酸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抗菌活性[J].微生物学通报,2004,31(4):71~76.

[9]李林,黄松明,赵三龙.迷迭香酸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中氧化应激及炎症介质分泌的影响[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7,21(12):888-890.

[10]刘冯, 肖丁华. 咖啡酸片治疗慢性难治性 ITP 的临床疗效观察[J].淮海医药,2011,29(5): 377-379.

[11]张强,胡志力,王福文,等. 咖啡酸对阿糖胞苷致小鼠白细胞, 血小板减少及血小板体积变化的预防和治疗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8, 13(5): 508-511.

[12]侯晋,付杰,张志明,等. 咖啡酸衍生物的生物活性与化学结构的改造[J].复旦学报 (医学版),2011,38(6): 546-552.

猜你喜欢

绿原药材甲醇
低温甲醇洗甲醇换热器腐蚀原因分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甲醇:需求增长能否支撑价格高位稳定?
气相色谱内标法测洗涤剂中的甲醇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蔓三七叶中分离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绿原酸对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
绿原酸对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不确定度的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