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药油走罐联合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35例*

2018-06-22邱桂荣吴允波蓝宏荣连婉怡梁育徐敏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走罐银屑病皮损

★ 邱桂荣 吴允波 蓝宏荣 连婉怡 梁育 徐敏

(1.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2.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 南昌 330001;3.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

银屑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寻常型银屑病的皮损形态呈多形性,分为点滴状、斑块状及地图状等。本病全球的发病率为2%~5%[1],发病与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有关[2]。近年来,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 Bound Ultra Violet B Light,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得到一致认可。紫外线(UV)可达表皮深层并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表皮细胞过度增殖,起到治疗作用[3]。中医外治法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逐渐引起人们重视,走罐法可使斑块型银屑病的皮损变薄,促进药物吸收,加速皮损消退,提高疗效,缩短疗程[4]。本课题组运用中药药油走罐联合NB-UVB照射治疗35例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及住院部患者70例,均符合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诊断标准[5]及中医辨证为血热证、血瘀证证型标准[6]。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18~62岁,平均(30.62±12.78)岁,病程3月~31年,平均(8.6±2.35)年;对照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18~64岁,平均(31.89±13.8)岁,病程20天~27年,平均(7.64±3.23)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PASI评分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年龄16~60岁;②无UV照射禁忌证;③近1个月内均未系统使用过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维A酸及维生素D3衍生物治疗;④无高血压、糖尿病及肝肾疾病;⑤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试验前1月内使用维甲酸类药物或曾接受过中医走罐治疗;②对NB-UVB过敏及患有光敏性疾病者;③伴有严重原发性疾病或精神病患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对本研究使用的药物成分过敏者;⑥皮肤破溃、溃疡、水肿、流血者。

1.4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中药药油走罐合并NB-UVB照射治疗。对照组:单用NB-UVB全身照射治疗。

1.4.1 中药药油制备 本研究使用的中药药油是本院院内制剂。药物配方:黄连100g,当归120g,姜黄100g,丹参120g,生地150g,青黛60g,黄芩100g,黄柏100g,紫草120g,冰片10g。中药药材鉴定和药油制作均由本院药剂科完成。药油制作方法:将上述药材(除外冰片、青黛)洗净晒干后研为极细粉末,过200目筛,将药末均匀混合后,加入芝麻油2000mL,浸泡96h,之后用文火加热至药油不起泡为止,再用武火熬炼至棕黑色,并散发出很浓的焦油味时离火,取出药渣,用数层消毒纱布过滤,待其温度降低后,再将冰片、青黛倒入拌匀,凉后分装于500mL的消毒瓶中,密封备用。临床用药均由本院药剂科提供。

1.4.2 中药药油走罐 操作方法:为避免交叉感染,玻璃罐常规消毒,标注好走罐点。患者采取自然体位(以自觉舒适为度),暴露皮损部位,医者在其皮损处、走罐部位及玻璃火罐罐口涂上药油,用闪火法拔上火罐,右手握住火罐,在皮损处远心端上下左右来回推动,保持推力与罐体走向一致,并着重在膀胱经。只要患者能耐受,推动可达40次,推至皮肤充血或出现略高出皮肤的红紫色瘀血点为度。走罐来回间隔不超过10s,然后将罐启下,每10次更换火罐。启罐后用无菌纱布擦净,间歇期间及走罐后皮损处涂中药药油保湿,禁止使用其他外用药,同时走罐当日不淋浴。视罐印消退情况,隔日操作1次,1周操作3~4次。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8周。

1.4.3 NB-UVB全身照射 采用NB-UVB治疗仪(德国Waldman公司,型号:UV1000L)照射。治疗初次剂量为0.5J/cm2,以后每次增加0.1J/cm2,以无明显红斑为宜。有明显红斑者,下次照射时剂量不增加;有中、重度红斑甚至有水疱者,停止照射,对症处理后待皮损消退时再行照射,照射剂量应在原剂量基础上下调0.2~0.3J/cm2,若无异常,可再逐渐加量,但应<2.0J/cm2。3次/周[7],连续4周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NB-NVB照射中佩戴黑色专用眼罩,男性穿棉质内裤保护外阴,并避免服用光敏剂。

1.5 疗效评定标准 以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评价疗效[8]。PASI总分值=(0.1×头皮面积分×头皮严重分)+(0.2×上肢面积分×上肢严重分)+(0.3×躯干面积分×躯干严重分)+(0.4×下肢面积分×下肢严重分)。PASI下降指数=(治疗前PASI评分-治疗后PASI评分)/治疗前PASI评分×100%。基本痊愈:PASI评分下降>90%;显效:PASI评分下降60%~89%;好转:PASI评分下降20%~59%;无效:PASI评分下降<20%。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记录患者开始治疗前、治疗2、4、8周时的皮损面积、脱屑程度、PASI评分及改善程度。观察因紫外线照射出现红斑、红斑水疱、瘙痒、灼热疼痛、干燥脱屑等不良反应。若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退出者,判为无效。对基本痊愈和显效患者随访半年。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的比较 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4%,经Ridit检验,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35)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PASI评分的比较 见表2。两组间治疗前后PASI评分比较,治疗前、治疗2周时无显著性差异。治疗4周、8周时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内治疗前后PASI评分比较,治疗2周时无显著性差异,疗效不明显。治疗4周、8周时,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疗效明显;观察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疗效非常明显。

表2 两组PASI评分比较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1。

2.3 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 见表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4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5例。经χ2检验,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35)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银屑病的发生机制比较复杂,目前认为是一种多基因遗传背景下的免疫性疾病,与T淋巴细胞功能异常相关[9]。西医治疗本病,外用药有类固醇、钙泊三醇、他扎罗汀、蒽林、焦油等制剂,系统用药有阿维A、甲氨蝶呤、环孢素等药物,还有最新的生物制剂英利昔单抗、依那西普等。尽管上述治疗有效,但患者常会因副作用或费用昂贵等因素难以坚持。近年来,NB-UVB照射已成为治疗银屑病的常用方法[10]。国内外在窄谱紫外线(NB-UVB)治疗银屑病疗效及安全性方面已有研究,发现波长为311nm、312nm和313nm最有效[11],同时发现能量为50~100mJ/cm2、波长为312nm的UVB比290~320nm的UVB更能诱导银屑病斑块中T细胞凋亡,照射1~2周后能有效改善银屑病的皮损[12]。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中医古籍称之为“白疕”“松皮癣”。本病中医发病病机比较复杂,有研究认为银屑病发病病位在血分,病性多为热、虚、瘀、毒,以血分蕴毒为核心病机,以辨血为主是基本辨证思想;从血论治,把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作为本病基本证型,从而确立凉血解毒、养血解毒、活血解毒等治法[13]。中医药内治、外治在治疗银屑病均能获良效,中药外治疗效肯定、操作简单、费用低廉,逐渐被人们重视。

拔罐疗法,古称“角法”,是将95%酒精棉球点燃后,深入罐内中下段,绕一周后迅速抽出利用空气热胀冷缩形成负压,借助罐中的负压吸附于人体经络、腧穴等部位,具有疏通经络、理气活血、强身健体的功效。走罐疗法由拔罐疗法发展而来,在罐口或施术部位涂上润滑介质后,用闪火法将火罐吸附于施术部位,将罐来回推动或旋转运动的一种集拔罐、温灸、推拿、刮痧及药物治疗为一体的治疗方法。根据治疗目的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走罐手法、走罐方案、走罐介质,走罐会发挥不同的功效。走罐法是通过罐疗的良性刺激,作用于皮部-孙络-络脉-经络系统,不仅可以开泄腠理、扶正祛邪[14],还能够提高肌表内外环境物质、信息交换能力并增强其对药物的吸收能力[15]。观察发现走罐可使体表皮层出现均匀散在的龟裂样裂隙现象。在润滑介质中加入药物,这些裂隙则能促进药物经皮吸收,将药物治疗和走罐疗法完美结合起来,以提高临床疗效[16]。文献报道,斑块型银屑病采用走罐法可使皮损变薄,促进药物吸收,加快皮损消退,提高疗效,缩短疗程[17]。

本课题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银屑病初期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热、湿热之证,随着病情的变化,逐渐出现血热血瘀血燥之征,符合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的辨证。有证候研究发现,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对应进行期、静止期、消退期病程临床分期,发病初期表现血热证,并且随着病情的好转或静止而转为血燥证或血瘀证,可见三种证候中血热既是发病之始,又是病情转化的关键[18]。

据此,本课题组针对银屑病发病病机,把中药、走罐、光疗三者有效结合,采用中药药油走罐联合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药油方中,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研究发现其能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增殖、抗炎等作用,并能干预银屑病发病[19]。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外用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20]。当归润肠通便、活血化瘀、调经止痛;当归多糖能增强IL-2、IL-4、IL-6和INF-γ的表达,其过程是首先激活涉及非特异性免疫作用的巨噬细胞和NK细胞,然后是T辅助细胞,增加抗体数量,进而协同增强免疫功能[21]。姜黄破血、行气、通经、止痛,姜黄素具有抗病毒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抗炎、抗氧化等作用[22]。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丹参既能活血又能养血补血,故有丹参一味同“四物”之说;现代研究,丹参含有的丹参酮ⅡA、丹参素及丹酚酸B具有改善微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免疫调节、抗菌消炎作用[23]。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研究发现生地具有皮质激素样免疫抑制作用[24],该作用正吻合银屑病外用药的作用机制之一。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有研究表明[25],青黛外用可显著减轻皮内的点状出血、红斑及炎症反应。紫草凉血,活血,清热,解毒;紫草含有的成分有萘醌类、单萜苯酚及苯醌类、酚酸及其盐类、生物碱类及酯类化合物,其药理活性有抑菌、抗炎、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26]。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散毒,明目退翳,《本草纲目》记载,冰片有“通诸窍、散郁火”功效,具有“芳香走窜,引药上行”特点,临床上常作为“药引”以增加药物疗效,冰片外用还能促进其他药物透皮吸收[27],方中当归含有的挥发油也有此作用[28]。“方从法出,法随证立”纵观全方,方中三黄、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紫草、丹参、当归、姜黄活血化瘀,生地、当归凉血养血,诸药配伍合用可以看出本方的立意思想完全是针对血分设立,正呼应“血热既是发病之始,又是病情转化的关键”的病机关键。现代研究,方中多种中药既有广谱抗微生物作用,又有抗炎、抗免疫、抗细胞增殖等作用,这些作用又切中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再配合冰片、当归能够有效促进外用药物透皮吸收,显著提高疗效,发挥中药外用的优势。

中药药油走罐联合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具有简、便、廉、验的治疗优势,不仅有利于降低医疗成本,而且是一种安全有效适合临床推广应用的新治疗手段。

[1]徐社,李锋,吴龙茂,等.BRAP基因多态性与寻常型银屑病的相关性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6,51(9):1 325.

[2]Li XH,Fan X,Zhang KM,et al.Influence of psoriatic peripheral blood CD4+T and CD8+T lymphocytes on C-myc,Bcl-Xl and Ki67 gene expression in keratinocytes[J].Eur Dermatol,2007,17(5):392-396.

[3]Beani JC,Jeanmougin M.Narrow-band UVB therapy in psoriasis vulgaris:good practice guideline and recommendations of the French Society of Photodermatology[J].Ann Dermatol Venereol,2010,137(1):21-31.

[4]张成会,李斌,丰靓,等.中医特色外治疗法对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0):2 470-2 427.

[5]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 011-1 012.

[6]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9-302.

[7]殷文浩,许玲.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局部序贯疗法治疗寻常银屑病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10(2):109-110.

[8]张长宋,赵天恩,陈树民.银屑病病情严重程度评判指标的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分册,2002,28(2):82-84.

[9]Li XH,Fan X,Zhang KM,et al.Influence of psoriatic peripheral blood CD4+T and CD8+T lymphocytes on C-myc,Bcl-Xl and Ki67 gene expression in keratinocytes[J].Eur Dermatol,2007,17(5):392-396.

[10]顾有守.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在皮肤科的应用[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5(3):190-191.

[11]李虹,于霖,刘克英,等.窄谱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6):372-373.

[12]Ozawa M,Ferenczi K,Kikuchi T,et al.312-nanometer ultraviolet B light (narrow-band UVB) induces apoptosis of T cells within psoriatic lesions[J].J Exp Med,1999,189(4):711-718.

[13]陈维文,周冬梅,王萍,等.“辨血为主,从血论治”规范化方药辨证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0):3 614-3 618.

[14]娄亮亮.拔罐疗法机理及在面瘫治疗中的运用[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6):123-124.

[15]张成会,李斌,丰靓,等.走罐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频率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0):2 592-2 594.

[16]余楠楠,陈泽林,陈波,等.天人地三部走罐法的内涵释解[J].上海针灸杂志,2011,34(3):260-264.

[17]张成会,李斌,丰靓,等.中医特色外治疗法对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0):2 470-2 427.

[18]秦万章.银屑病血证与调血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7(1):1-4.

[19]徐佳,张苍,瞿幸,等.芩柏软膏治疗进行期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7):614-618.

[20]翟华强,王双艳,张硕峰,等.黄连、丁香外用药理作用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6):192-195.

[21]Han SB,Kim YH,Lee CW,et al.Characteristic immunostimulation by angelan isolated from Angelica gigas Nakai[J].Immunopharmacology,1998,40(1):39-48.

[22]李伟锋,蒋建兰.姜黄素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10):957-960.

[23]叶剑.丹参的药用成分与药理作用探析[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35(5):71-73.

[24]魏桂芳,刘雪萍,何希瑞.地黄药理与临床应用[J].陕西中医,2013,34(8):1 073,1 096.

[25]陈丽红,赵文杰.复方青黛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60 例[J].光明中医,2014,29(7):1 413-1 414.

[26]詹志来,胡峻,刘谈,等.紫草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21):4 127-4 135.

[27]王原,吴伟康,黄志宏,等.冰片在正常人皮肤增加曲安缩钠的透皮生物利用度[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2,8(特辑):178-180.

[28]蔡贞贞,魏莉,徐蓬英.当归所含挥发油对阿魏酸透皮吸收的影响[J].中成药,1999,21(7):333.

猜你喜欢

走罐银屑病皮损
除湿祛痛,走罐更管用
除湿祛痛,走罐更管用
张虹教授应用体针浅刺配合灸罐治疗儿童近视的验案举隅
寻常型银屑病合并手指Bowen病一例
中医辨证论治联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观察
面部皮损的组织病理对其美容治疗及效果的影响研究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
寻常型鱼鳞病患者皮损中间丝聚合蛋白及其基因的改变
妊娠与银屑病
面部肉芽肿1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