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委中穴放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2018-06-22仝冬利
仝冬利
(河南省温县中医院针灸理疗疼痛科 温县 454850)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随着疾病进展,可导致下肢、腰部感觉功能障碍,且容易反复发作,威胁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1~2]。临床多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案,若治疗无效则考虑进行手术治疗[3]。本研究观察针刺配合委中穴放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7年7月收治的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观察组男35例,女23例;年龄23~72岁,平均年龄(45.21±3.16)岁;病程 1~4.5 个月,平均病程(2.63±1.13)个月。对照组男36例,女22例;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44.63±3.82)岁;病程 1.2~5个月,平均病程(2.59±1.32)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标准;(2)经过MRI或CT检查,存在椎间盘脱出;(3)患者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出现马尾神经麻痹或者单根神经麻痹者;(2)合并其他原因导致的腰椎管狭窄或占位性病变者;(3)合并心脑血管、肾、肝及造血系统等疾病者;(4)合并精神病者;(5)合并腰椎感染、肿瘤及结核者;(6)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刺联合委中穴放血治疗。(1)采用0.35 mm×60 mm毫针,取承山穴、阿是穴、夹脊穴、环跳穴、大肠俞、命门、腰阳关、肾俞等穴。(2)针刺治疗:对患者进行局部消毒,随后进行针刺,进针深度30~50 mm,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30 min,1次/d,7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疗程之间间隔2 d。(3)委中穴放血治疗:先拍打患者双侧腘窝,拍打至潮红后常规消毒,使用三棱针迅速刺入患者委中穴,进针深度2~3 mm,迅速拔针,放血量控制在1 ml,放血结束后,使用消毒干棉球按压止血,隔日1次,持续治疗7次。对照组予以单纯针刺治疗,方法与观察组一致。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症状评分、疼痛评分及临床疗效。(1)症状评分。参考日本骨科学会(JOA)制定的有关标准:包括临床体征(感觉障碍程度、直腿抬高试验、肌力,每项0~2分,最高分6分)、主观症状(步行能力、是否伴有腿痛、腰痛发生频率,每项0~3分,最高 9分)、膀胱功能(分值为-6~0分)、日常生活(卧位转身、弯腰等7项,每项0~2分,最高14分),满分为29分。(2)疼痛程度评估采用VAS评分量表,分数越低,患者疼痛程度越低。(3)疗效标准,无效:患者腰腿痛等症状未改善,甚至恶化;好转:患者腰腿痛等症状部分消失,直腿抬高试验有所改善,可以担任较轻的工作;显效:患者腰腿痛等症状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达70°,基本可以正常进行日常工作;治愈:患者腰腿痛等症状完全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可正常进行日常工作。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93%,对照组为65.5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JOA评分比较 观察组JO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JOA评分比较(分,x±s)
2.3 两组VSA评分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后VSA评分分别为(7.16±1.31)分、(2.24±0.87)分,观察组分别为(6.88±1.56)分、(1.16±0.62)分。治疗前两组VS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t=7.699 0,P<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痹症、腰痛病”等范畴,病因多为肾、肝亏虚,湿、风、寒外袭,属本虚标实之证,主要表现为腰腿痛、活动障碍,甚至出现肢体感觉障碍和脊柱侧弯[4]。临床治疗方法有O3溶核、胶原酶化学溶解、针灸推拿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5~7],针刺可使患者产生内源性类啡肽样镇痛物质,改善腰部神经根周围微循环,减轻炎症、水肿,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此外,针刺还可缓解患者局部肌肉组织紧张性痉挛,促进腰部肌肉关节力学平衡的恢复,提升脊柱稳定性;委中穴放血可降低血浆中前列腺素E(PGE)与髓核组织中磷脂酶 A2(PLA2)含量,抑制炎症反应的启动和进展,同时还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触觉与步态功能。本研究中,针刺命门、腰阳关及肾俞穴可强腰肾、补肾元,针刺环跳穴可活气血、祛风湿、通经络,针刺大肠俞穴利腰膝、通肠道,针刺阿是穴、夹脊穴可通络止痛、疏通局部气血;委中穴放血,可实现活血化瘀、止痛、疏通经络功效,二者标本兼治。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说,针刺配合委中穴放血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效果,在发挥针刺和委中穴放血治疗的基础功效上,还可发挥二者的特异性功能,提升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1]庞青民,赵欲晓.温针灸配合委中穴拍打放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6):193-194
[2]赵满.局部温针灸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
[3]王世友,钱海良,章新玲,等.针刺联合委中穴放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4):715-717
[4]纪品川,陈亚军,赵艳娟,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进展[J].医疗装备,2016,29(22):193,194
[5]洪秋阳,王桂玲,王世广,等.通督补肾活血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45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7,49(8):54-56
[6]刘晓雪.温针灸结合委中穴拍打放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9):117-118
[7]封迎帅,刘百祥,阳大为.电针环跳、委中穴与常规针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对照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3):116-119